2014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人物、理论、著作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4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人物、理论、著作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404c5b4a7302768f99390b

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仰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儿童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就会形成主动性,受到成人讥笑,就会逐渐失去信心。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 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 勇气不为幼儿想象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具所限制”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儿童能顺利完成学习课程,他们会获得勤奋感,对生活、工作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如果过分看重工作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生是可悲的)

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唯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唯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埃里克森把同一

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

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老人体力、健康每况愈下,对此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和适应。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品质 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

3、鲍姆宁:

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模式

认知方式差异

4、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

场独立与场依存两个概念的来源 吉尔福,研究、辐合型认知方式

智力与智力测量

5、(法国)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最初编制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一

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后s—b量表被引入美国,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作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 韦克斯勒量(美国)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wisc)成人智力量表(wais)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6、斯托达德,提岀一个双重进度方案,一部分课程(义修课)釆用异质分组的年级制,而其余课程则釆用同质分组的不分年级制,力图使两种教学形式有机统一起来。

适应学生认知差异旳教学方式

7、布鲁姆,美国(芝加哥大学),提岀掌握学习,(要求80%~90%成功完成教学评价项目)

教学手段

8、斯金纳,(美国)提供,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里现学习程序),计算机辅助教学。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过程及其阶段

1、孔子(中国)最先把“学习” 这两个字联在一起讲孔子主张: A、多闻多见、“博学于文” B、多思多问,“不耻下问”, 身体力行地“每事问” C、“于不疑处有疑”; 有疑则要多思 D、“学而不思则罔,思不不学则贻”, 将学与思辩证地结合起来 E、“学了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我国传统观点将学习过程分为,学与习两大方面和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孔子就特别重视行) 2、加涅(美国心理学家);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提出学习过程结构的八级阶梯模式

动机阶段(预期)—选择(注意)—获得(编码)—保持(储存)—回忆 (检索)—概括(迁移)—作业(反应)—反馈(强化)

学生在学习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相应的八种心理过程:预期、注意、编码、储存、检索、迁移反应和强化

加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强化主宰着人类的学习,因为学习动机阶段所建立的预期,此刻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证实” 3、列昂节夫(达维多夫等人)前苏联心理学家

根据反射弧的原理,将学习过程看成是环求结构系统,分为三个环节:定向、行动、反馈。

列昂节夫的学习过程“环状结构” 理论

学习的类型

1、潘菽(中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把学习化分为四种类型: (1)知识的学习 (2)技能和熟练动作的学习 (2)智能的学习 (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2、布卢姆(美同心理学家)

(教育目标是学习的结果)

布卢姆根据学习的结果,把教育目标分为三类 (1) 认知(认知目标被分成六级由低到高)

知识—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情感 (3)精神运动 3、加涅(美)

加涅根据产生学习的情境,将学习分为八类(八个层次)

(1)信号学习(经典条件反射,不随意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操作条件反射)

(3)连续反应学习(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合) (4)语言的联合(语言单位连接) (5)多祥辨别学习,(认岀多种刺激异同之处) (6)概念学习 (7)、原理学习 (8)、解决问题 4、奥苏贝尔(美)

根据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根据学习内容,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

接受—发现 机械—有意义

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为实现“为迁移而教” 的目标有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

5、彼得罗夫斯基(前苏联)

1972年主编《年龄与教育心理学》;把学习分为反射学习与认知学习;??

彼得罗夫斯基的学习分类表:

学习 反射学习

认知学习 感性学习

理性学习 概念学习

思维学习技能学习

两种基本学习观

1、联结主义的学习观; (1)基本观点是:“学习既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

学习是结合,人之所以长于学习,既因他形成这许多的结合 “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2)代表人物:桑代克、巴甫洛夫

A、桑代克与巴甫洛夫,用不同方法几乎同时揭示了学习基本机制—条件反射的建立

B、他们把学习看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理论) (3)桑代克的联结说又称尝试与错误说

桑代克—试误说

2、认知论的学习观

(1)认知派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

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 (2)代表人物:克勒、布鲁纳

A、克勒;“顿悟说”; 黑猩猩拿起短棒打香蕉的实验 B、托尔曼;主张把s-r公式改成s-o-r公式, ○代表有机体的内部变化;

C、布鲁纳和奧苏伯尔(美国认知心理学代表人)

布鲁纳强调学生的发现 奥苏伯尔强调接受

他们强调已有知识经验作用,学习材料本身內生逻辑结构。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1、桑代克试误说(猫做实验)

桑代克(美)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被公认为联结理论的首创者。

岀版了《人类的学习》、《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1)桑代克把学习归结为刺激(s)-反应(r)的联结形式以猫学习解决疑

难问题为内容

经过多次尝试错误,猫学会了“开” 门闩的行为 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

“学习是结合,人之所以长于学习,即因他形成这许多结合”

(2)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试误而建立的 (3)桑代克认为试误学习成功的条件有三个:

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狗实验)

俄国 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条件反射说被公认为是发现了人和动

物学习的最基本机制的理论。 代表作有:《消化腺机能讲义》、《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

二十年实验》、《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等;

(1)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与恢复的过

程。 他认为:

“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 (他所说的联系就是指暂时的神经联系)

“显然,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

巴莆洛夫提出引起条件学习的一些基本机制:

A、习得律(关键变量) b、泛化 c、分化(辨别)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工具条件反射说)

美 心理学家,曾担任印第安大学,哈弗大学的教授 主要著作:《有机体的行为》、《科学和人类行为》、《教学技术》、《学习的

科学和教学的艺术》、《教学机器》等。

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影响下,1937年提岀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1)斯金纳白鼠按压杠杠实验及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又叫工具条件反射

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两类: 应答性行为(由刺激引起) (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为) 操作性行为(自发反应)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认知派的学习理

吉尔伯特 美心理学家认为:“认知是一个人了解客观世界时所经历的几个过程的总称。它包括感知、领悟和推理等几个比较独特的过程,这个术语含有意识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