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5db111f78a6529647d53c4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以永靖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为例

王国赟

内容摘要: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是追求旅游目的地生态、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和谐共生,要想保证这一目标的有效性并最终实现,必须推行社区参与,开展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活动。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对社区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对社区中“三农问题”的解决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大量相关资料的阅读,从社区参与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阶段、运作机制,希望能对永靖县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生态旅游社区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生态旅游 社区参与 模式 运作机制

Abstract:Eco-touris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futur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The goal of eco-tourism is to coordinate ecological,economical,culture and social factors of target tourism areas.To achieve this goal effectively,local community involvement of tourism activity is required.

Eco-tourism with community involvement brings great benefi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population quality enhancement of community,solving job problems of surplus labor force,solving “three dimensional issues” of rural community.This text author make fact finding and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interrelated reference books, systematically states the models,stag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These achievements of this paper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co-tourism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yongjing county.

Key words:eco-tourism community involvement model operation mechanism

- 1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对拉动经济增长、带动社会就业、促进文化繁荣和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大的作用。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CC)统计,旅游业每年产出达4.7万亿美元,占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为全世界提供约20,700万个直接或间接就业机会,被看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新热点,据估算,生态旅游年均增长率为20%~30%,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但是人们对旅游与自然生态、民族风俗、旅游社区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我国的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当地带来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社会文化受到冲击、旅游业收益分配不均等。当地的社区居民被动的承受了这些负面影响,却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获得应有的补偿或权益,这对他们来说是极不公平的。长此以往,将会引起社区居民心里的怨恨、不平衡,出现多克西(Doxey)所说的现象,即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经历欣喜、冷漠、愤怒和对抗等阶段,最后社会文化和环境遭到破坏[1]。要想很好地解决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必须从旅游区社区居民的角度出发,很好地处理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能使旅游者、旅游管理者、政府以及社区居民全面获益,才能达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实践的各个环节,提出操作性强、符合实际的社区参与模式和机制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将具体分析永靖黄河三峡生态旅游风景区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方案,对永靖县旅游可持续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

一、社区参与概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1985年,墨菲(P. E. Murphy)出版了《旅游:社区方法》一书,引入了社区参与的概念,开始尝试从社区的角度研究和把握旅游[2]。国外旅游学者随后对社区参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Cernea认为社区参与是指当地居民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来管理资源、制定政策和进行控制;Brandon进一步提出了更为主动的概念,认为社区参与是使旅游地社区“获利于”旅游而不是“受利于”旅游;Petty根据动机、方式等特征的不同,将社区参与划分为7种形式,从操作性参与(manipulative participation)到自发参与(self-mobilization)等[3];而皮尔斯与莫斯卡多(Pearce & Moscardo,1999)在研究和规划议程上提到了社区旅游

- 2 -

不断进步的状况,他们叙述到:“世界旅游领导人关于旅游社会影响的会议建议,各个国家无论在规划、落实、监督还是在旅游政策、程序和项目的评审过程中,都应该使社区更大程度地融入到其中。与此类似,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在研究旅游和环境问题时建议,旅游业及旅游规划应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4]。

(二)国内相关研究

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之一,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5]。随后,国内学者逐步开始关注社区参与问题:唐顺铁探讨了旅游地建设的社区化,提出从社区互动、社区进化和社区结构优化的角度指导社区旅游开发[6];杨桂华将社区参与原则作为生态 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十原则之一;刘纬华认为社区参与是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决策和执行体系中,社区是旅游发展的依托,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并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8]。

二、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生态旅游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一Lascurain)1983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生态旅游”这一概念。 1987年他在题为《生态旅游之未来》(The Future of Eco-tourism)一文中所定义的生态旅游为“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野生动植物和所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而进行的旅游。”

宋瑞(2003)认为: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环境(同时包括了原生文化成分)、在以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为前提的、严格的规划、管理和规范框架下所进行的旅游,它具有保护和发展功能,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区、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受益,从而达到环境、社会、经济和体验的可持续发展[9l。

Honey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原则:“影响低且小规模”,“有助于教育游客”,“有利于经济发展”,“尊重各民族文化和人权”,“并且要提供资金用于保护”[10]。

2、社区

[7]

- 3 -

社区(Community)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其概念社会学家有多种定义。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的解释和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可以认为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11]。

3、社区参与

联合国大会在1969年发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1971年发表的《广泛参与》和1981年出版的《广泛参与作为一种战略推动社区层面的行动和国家的发展》中对社区参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修敏(2005)认为:广义的社区参与既指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方式和手段,也指社区居民参加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之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发展之成果的分享。狭义的社区参与概念则仅仅指居民的参与实践。社区参与最重要的主体是社区居民,社区参与的客体是社区的各种事务,社区参与的心理动机是公共参与精神,社区参与的目标取向是社区发展和人的发展。只有居民的直接参与和治理,才能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才能有效地整合与利用社区自身的各种资源[12]。

4、社区参与与旅游发展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作为主体的社区居民,在政府行为和政策指导下,参与到旅游的决策、规划、开发、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在参与中充分享受经济、社会等各项利益,并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的维护和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最终使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得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13]。

蒋艳(2003)认为:社区参与旅游是指社区进入旅游发展的决策、执行体系中,并参与社区利益的分配。社区参与包括广义的社区参与和狭义的社区参与。广义的社区参与包括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过程的积极、消极、主动、被动的参与。狭义的社区参与仅包括社区居民对有助于旅游发展的方面的参与,是有利的、积极的、主动的[14]。

(二)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