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试题物理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试题物理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611a5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f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3 分)

18.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 P 点,请你 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如图:

【考点定位】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19.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电源的“+”“ -”极,并用箭头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

【答案】如图:

【解析】

试题分析: 安培定则的内容是:伸出右手,四指指向螺线管导线中电流方向,拇指所指的是螺线管的N极;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如图所示。 【考点定位】安培定则,磁感线。

20.。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 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 或“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 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 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作用。由。

【答案】(1)10.6(10.2~10.8 均可得分)。(2)照相机,左,变小。(3)没有。(4)发散。前方(或前面、前边)。

【考点定位】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及其应用。

21.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小灯泡(额 定电压为 2.5V)、电流表(0~0.6 A 0~3 A)、电压表(0~3 V 0~15 V)、开关、两节干 电池、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下图为该小组连接的实物图。

(1)请指出实物图连接的两处错误。 ①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电流表示数为 _A,则小灯泡电阻为 Ω(计算结果。 保留一位小数)

(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录下不同时刻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计算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数据处理表格如下所示,其中有一处是不恰当的,这一处是 ,原因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4)该小组又利用这个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 电压/V 1.0 1.4 1.8 2.0 电流/I 0.17 0.18 0.22 0.23 电阻/Ω 5.9 7.8 8.2 8.7 平均电阻/Ω 7.7 【答案】(1)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错,滑动变阻器接线柱接错误。(2)0.24,9.6。(3)计算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小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会发生变化,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确定电阻值。(4)2.5, 0.625。

【考点定位】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额定功率的实验探究过程。

2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实质上是由于液体对其上、下表面的压力不 同造成的。在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物体受到的压力也越大。浸没在液体中 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呢?为探究这个问题,实验室准 备了弹簧测力计、天平、石块、木块、细线、烧杯、水。请你根据需要选择器材,完成以下题目。 (1)提出问题: (2)实验器材: (3)实验步骤: (4)分析与论证:

(5)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时,有同学提出实验过程中未保证物体“浸没”在水 中,你认为他能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为什么?

【答案】提出问题:探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是否有关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烧杯、水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中加适量水

②用细线拴好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多次改变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分析与论证:计算出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的浮力,比较它们的大小。若相等,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深度无关;若不相等,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深度有关。

交流与合作:不能,因为只有“浸没”才能保证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