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9b506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f

故答案为:<,=,<,>.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同分母的比分子,分子大的就大;同分子的比分母,分母大的反而小.

7.(2分)6的4倍是 24 ,24是6的 4 倍.

【分析】求6的4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24是6的多少倍,用除法计算;直接列出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6×4=24; 24÷6=4;

答:6的4倍是24;24是6的4倍. 故答案为:24;4.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搞清: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8.(2分)四边形有 四 条直的边和 四 个角.

【分析】由四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四边形,四边形有4个角;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知: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故答案为:四,四.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四边形的含义和特征进行解答. 9.(2分)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它的边长是 9 厘米.

【分析】因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所以边长=周长÷4;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解:36÷4=9(厘米). 答:它的边长是9厘米. 故答案为: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10.(2分)一根绳子对折2次,每段是全长的.

【分析】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就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了4份,每段占全长的.

【解答】解:一根绳子对折2次,每段是全长的.

故答案为:.

第9页(共19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个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来解答问题的能力.

11.(2分)一场电影从下午2:10开始,放映了90分钟,应在 3:40 结束. 【分析】用开始的时刻下午2时10分加上经过的时间90分就是结束的时刻. 【解答】解:2时10分+90分=2时10分+1小时30分=3时40分,即3:40; 答:此时是下午3:40结束. 故答案为:3:40.

【点评】解决本题要根据: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进行计算.

12.(2分)三年级(1)班王杰的身份证是530120200701060157,王杰的出生日期是 2007 年 1 月.

【分析】身份证的7~14位是出生日期,由此确定出各个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从而求解. 【解答】解:三年级(1)班王杰的身份证是530120200701060157,王杰的出生日期是 2007年 1月. 故答案为:2007,1.

【点评】本题是考查身份证的数字编码问题,身份证上: 1,前六位是地区代码; 2,7~14位是出生日期;

3,15~17位是顺序码,其中第17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 4,第18位是校验码.

13.(2分)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观大象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人.去动物园的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由题意,用25+30就是只参观熊猫馆、只参观大象馆以及两个馆都参观的人数和,再减去重复计算的两个馆都参观的人数,即得去动物园的总人数. 【解答】解:25+30﹣18 =55﹣18 =37(人)

答:去动物园的一共有37人.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25+30把两个馆都参观的人数多算了一次,所以要减去.

14.(2分)三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16 厘米. 【分析】用三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方法只有一种.求出拼成后长方形

第10页(共19页)

的长是(2+2+2)厘米,宽是2厘米,据此解答. 【解答】解:拼成的长方形如下图:

[(2+2+2)+2]×2, =[6+2]×2, =8×2, =16(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故答案为:16.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拼成后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周长公式求出它的周长. 15.(2分)在一张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彩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厘米,周长是 20 厘米.

【分析】长方形内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最短边,所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再利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 所以周长是:5×4=20(厘米), 故答案为:5;20.

【点评】根据长方形内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特点,得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每题1分) 16.(1分)把一块月饼分成4块,每块是它的 . × .(判断对错)

【分析】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块,每块是它的,但是此题中没有“平均”两个字,

因此得解.

【解答】解:因为不是把月饼平均分成4块,所以每块不一定是它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来解决问题.

17.(1分)一个乘数的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一个0. × (判断对错)

第11页(共19页)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一个乘数是50,另一个乘数是2或3,分别求出积,然后再判断. 【解答】解:假设一个乘数是50,另一个乘数是2或3; 50×2=100,100的末尾有2个0; 50×3=150,150的末尾有1个0;

所以,一个乘数的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一个0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18.(1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周长相等,得出长宽的和相等,再根据长与宽的情况进行判断.

【解答】解:长方形周长相等,那么出长宽的和相等,和相等的两个加数有多种情况,所以长与宽不一定相等.

例如: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为24厘米,则长宽和为24÷2=12(厘米),即长+宽=12,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1厘米和1厘米,10厘米和2厘米,9厘米和3厘米,8厘米和4厘米,7厘米和5厘米,6厘米和6厘米(特殊的长方形). 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根据是周长相等,则长宽的和相等,但和相等的两个加数有多种情况,所以即可判断出长和宽不一定相等.

19.(1分)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任何数. 错误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是关于0 的计算,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原数,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对于本题我们可以采取举例子的方式进行例证.

【解答】解:0×1=0, 0×100=0, 0×1000=0;

总结: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所以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0 的计算,这些都是日常计算中的小常识,多加注意就能正确的解答.

第12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