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考试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考试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a886a6ee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8

即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聚酯。

23. 请写出增塑剂的定义,根据其增塑机理不同主要分为哪两类?

能降低塑料的熔融温度或熔体粘度,从而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并能增加产品柔韧性、耐寒性的一类物质称为增塑剂。其主要分为外增塑剂和内增塑剂。 24. 请写出润滑剂的分类,及其各自作用机理?

通常把润滑剂分为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内润滑剂与聚合物有一定的相容性,其作用在于减少聚合物分子间的内摩擦。外润滑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很小。在成型过程中,易从内部析出而粘附于与设备接触的表面,形成一润滑层,防止塑料熔体对设备的粘附。

25. 请写出挤出成型的基本工艺和设备?

26. 螺杆转速对挤出有何影响?

(1)增大螺杆的转速,可强化物料的剪切作用,提高料温;(2)也有利于物料的充分混合与均匀塑化;(3)对大多数热塑性塑料还可显著降低粘度;(4)螺杆转速的增大,还可增大料筒内物料所承受的压力。 27. 简述中空吹塑薄膜的挤出工艺?

从挤出机挤出的熔融物料经机头呈圆管形挤出,并从机头中心吹入压缩空气,将管坯吹为直径较大的管状薄膜,经牵引后卷取成制品。

28. 中空吹塑薄膜工艺控制中,吹胀比α和牵引比β如何定义,其相互如何计算?

吹胀比α是泡管直径与口模直径之比;牵引比β是指牵引速度与挤出筒坯的线速度之比;设吹胀比α、牵引比β、口模环隙宽度b 薄膜平均厚度δ,则相互关系如下:

29. 请说明注射成型中,模具的作用和基本构成?

模具的作用在于:在塑料的成型加工过程中,赋予塑料以形状,给予强度和

性能,使它成为有用的型材。注射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三大部分所组成。

30. 模具设计中有哪些基本原则?

从缩短成型周期和减少再生料量上考虑,将流道尽量缩短。适当的流道阔度,以最小阻力使充模顺利并驱使型腔内气体排出。多腔模具要遵循的是要让塑料均匀地注入,既要考虑充填时间及压力的均一,又要考虑质量和热量的平衡。 31. 请说明注射成型制件中飞边的主要发生位置及产生原因有哪些?

飞边又称溢边、披锋、毛刺等,大多发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动模和静模的分型面、滑块的滑配部位、银件的缝隙、顶杆孔隙等处。产生原因还包括:棋具分型而精度差、模具设计和入料配置不合理和机台真正的锁模力不足 32. 请说明注射制件中熔接缝产生的原因及彻底解决方法?

熔融塑料在型腔中由于遇到嵌件、孔洞、流速不连贯的区域、充模料流中断的区域而以多股形式汇合时,因不能完全熔合而产生线状的熔接缝。解决方法可采用增加熔合井的方法,将熔体汇合点移出制品外。 33. 请介绍橡胶成型加工的定义和基本工艺?

橡胶制品的成型加工系指以生胶及其配合剂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与物理作用制成橡胶制品的过程。加工工序主要包括:生胶的塑炼、塑炼胶与各种配合剂的混炼、成型及胶料的硫化 三、问答题

1. 请写出熔体纺丝的前提条件及其基本过程?

熔体纺丝条件:1)成纤高聚物必须是线型高聚物。2)只有其分解温度(Td)高于熔点(Tm)或流动温度(Ts)的线型高聚物才能采用熔体纺丝。

熔体纺丝的基本过程包括:1)熔体的制备;2)熔体自喷丝孔挤出;3)熔体细流的拉长变细同时冷却固化;4)以及纺出丝条的上油和卷绕。

2. 以纺丝速来划分纺丝技术路线类型可分为哪几类,请写出各自纺丝速度和其相应卷绕丝种类及英文简称?

(1)常规纺丝:纺丝速度1000~1500m/min,其卷绕丝为未拉伸丝,通称为UDY;

(2)中速纺丝:纺丝速度1500~300m/min,其卷绕丝为中取向丝,通称为

MOY;

(3)高速纺丝;纺丝速度3000~6000m/min。卷绕丝为预取向丝,通称为POY。

(4)超高速纺丝:纺丝速度为6000~8000m/min。卷绕丝为全取向丝,通称为FOY。

3.请写出湿法成型聚丙烯腈纤维的后加工的主要工艺及其作用?

湿法成型聚丙烯腈纤维的后加工主要包括:拉伸、水洗、干燥致密化、卷曲、热定型、上油及打包等工序。拉伸:提高材料取向度和性能;水洗:脱除纤维中残留的溶剂;干燥致密化:通过干燥去除纤维中的水分,使纤维中的微孔闭合。卷曲:提高纤维的抱合力;热定型:提高纤维的结构均匀性和形态稳定性。上油:减少纤维表面的摩擦;干燥打包:便于运输和使用。

4. 请写出粘胶纤维纺丝中凝固浴的作用和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

粘胶纺丝凝固浴的作用是使粘胶细流完成凝固和纤维素磺酸酯的分解过程,主要为硫酸、硫酸钠及硫酸锌的水溶液。硫酸:一是使纤维素磺酸酯分解,纤维素再生并析出;二是中和粘胶中的NaOH,使粘胶凝固;三是使粘胶中的副产物分解。硫酸钠:一是作为强电解质,促使粘胶脱水凝固;二是与硫酸的同离子效应,延缓纤维素磺酸酯的分解。硫酸锌: 一与纤维素磺酸钠作用,生成纤维素磺酸锌,有利于后期拉伸,提高纤维物理性能;二是纤维素磺酸锌作为分散的结晶中心,避免纤维结构生成大块的晶体。 5. 请写出粘胶纤维后处理的工艺及其目的?

(1)水洗:可除去纤维上的硫酸、硫酸盐等;(2)脱硫:纤维上少量的硫黄需要化学法脱除;(3)漂白:为了提高纤维白度,以改善织物外观。(4)酸洗:中和残存在纤维表面的碱性漂白剂或脱硫液;(5)上油:调节纤维的表面摩擦力,即使纤维具有柔软、平滑的手感;(6)干燥:粘胶纤维水分降至标准11%~13%。 6. 分析注射成型中制件不满产生的原因和改进方法?(三种以上) 可能原因:

1.进料缺料造成预塑背压偏小时,可能引起制件不满,改进方法主要是补充加入适当的原料;

2. 多料:造成缓冲垫过大,注射时螺杆或柠塞要消耗额外多的注射压力来压

紧、推动料筒内的超额囤料,大大地降低了进入模腔的塑料的有效射压,造成制件不满。改进方法主要是移出多余原料。

3. 注射压力不足:熔融塑料在偏低的工作温度下粘度较高,流动性差,造成注射压力不足,制件不满。改进方法主要是提高注射压力和延长注射时间。 4. 料温过低,包括前炉、后炉和喷嘴温度过低,模具的冷却作用将令粘度过早地上升到难以流动的状态,妨碍了对远端的充填,造成制件不满。改进方法主要是提高相应加工温度。

5. 模具温度低或温度分布不合理:由于模具局部或整体温度过低,熔料入模后冷却过快,难以充满各个角落。改进方法主要是对模具采用加热棒等进行补充加热。

6. 塑料流动性差:塑料在不同产地、批号、型号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流动性,有时波动还较大。另外,再生碎料往往会反映出粘度增大的倾向。改进方法主要是添加增塑剂等。

7. 塑料熔块堵塞加料通道:塑料在料斗干燥器内局部熔化结块使塑料在进入进料口缩颈位置或螺杆起螺端深槽内过早地熔化。粒料和熔料互相粘结,形成难以下落的料块,部分或全部堵塞进料通道。改进方法只有在凿通通道,排除料块后才得根本解决。

8. 模具设计不合理:主要包括模具过分复杂,转折多,阻块多,进料次序不当,浇口数日不足或形式不当,模腔内排气措施不力等。改进方法主要是重新设计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