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b62d1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8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所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所闻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文献摘录:

杜牧: (803~约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与当时另一著名诗人李商隐被后人并称“小李杜”。他的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特别是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诵。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市)人,唐朝诗人,其诗多登临纪行之作,不事雕琢,《枫桥夜泊》较有名。

霜叶红于二月花: 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现代大文学家茅盾把他的一部小说取名为《霜叶红于二月花》。陈毅同志也有这样的诗句:红叶遍西山,红于二月花。

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枫桥镇,始建于梁天监年间。相传唐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打杂和尚寒山子,戴着桦树皮做的帽子,穿着木拖鞋,披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一路笑着、唱着来到姑苏城。别看他疯疯癫癫,其实他很有学问,诗也作得很好。他不愿意奉承那些达官贵人,终于离开天台山国清寺,到苏州城外的妙利普明塔院住下,直到终老。因为他很有骨气,不趋炎附势,将名利视若浮云,人们很尊敬他,便将妙利普明塔院改名寒山寺。现存建

筑为清末(光绪三十一年)重建。该寺因张继所写《枫桥夜泊》中有“姑苏城外寒山寺”而名扬天下。

教学反思:

4做一片美的叶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出示树叶:同学们,植物的叶子你们看得一定不少,知道这小小的叶子有什么用吗? (给植物提供养料)

2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 (板书)。

3学生读题,提出问题:谁做叶子?为什么要“做一片美的叶子”呢?

让我们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两个问题吧。

二、初读指导

1让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1)反复朗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根据生活实际尝试理解。 (3)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检查自学效果。 (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形态各异 奉献 输送 茁壮 乳汁 整体 位置 葱翠

①哪些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

形态各异:样子各不相同。 整体:事物的全部。 茁壮:强壮、健壮。

②哪些词语通过看插图就能弄懂意思? 葱翠:(草木)青翠。 ③哪些词语平时我们就已经懂得?

乳汁:奶水。 位置:所在的地方。 之间:表示在某两个事物的中间。 奉献:贡献。 输送:运送;从一处运到另一处。

(3)师生讨论文章层次划分:

①远望(第一~二自然段) ②近观(第三~八自然段) ③联想(第九~十一自然段) 三、写字指导

1讲解字形。

左右结构,写时左窄右宽。“车”旁的笔顺是横、撇折、竖、提。“人”起笔要高,“短横”写在横中线以上,下部要写舒展。

2用钢笔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4做一片美的叶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很多树,高的、矮的,粗的、细的等等。我们的注意力往往被树上开的花吸引了,可是我们忽略了树叶。的确,树叶太多了,太平凡了,它们没有花的美丽,没有果实的营养,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