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通道安全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行通道安全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bbc511a8114431b90dd8c6

良好可以达到通风和防尘的要求也可不受此限制;装载机具时不得超过限界,装载大体积或超长料具时,应捆扎牢固,并加游车与保险绳,派专人负责指挥。 2、装碴作业安全规定:人力装碴时,装车前应把车停稳并制动,解除制动要使用工具。

起动前要鸣笛或吹哨。棚架上扒碴应保持碴堆稳定,防止零星石块坍塌伤人;装满时应发出信号;掌子面装碴,司机要注意未处理干净的危石,特别要注意断层变化发生坍塌,砸坏机械的事故发生。

3、运输作业安全规定:在洞内施工地段的正常行车速度不得超边10km/h,会车时不得

超过5km/h;

4、车辆在行驶中不得超车。会车时,空车让重车、重车要减速;两车辆前后安全间距

必须保证20m,严禁超载,在洞内能见度较差时要加强安全距离。洞内倒车与转向,必须开灯鸣笛或有有专人指挥,进出洞人员必须走人行道或靠边行走,不得与车辆或机械抢道,不准扒车、追车或强行搭车。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人时应关闭大灯,改用小灯或近光灯。

5、弃碴场内应保持4%的上坡段,并应在碴堆边缘80cm处设置挡木,危险倒车卸碴场

应派人指挥,以防止在倒车时陷车或翻车。 七、施工安全技术

1、由于隧道施工条件相对较差,操作人员经常在振动、噪声、地下水、有害气体的不

良环境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新奥法施工操作要求高,要做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创造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工序、工艺方法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2、重视目测观察:目测观察既省事又能起到重要的安全作用,应该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观察信息进行判断,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目测观测的主要内容:岩质和分布,节理裂缝发育程度和方向,接触面填充物的性质、状态、涌水量和涌水压力,隧道顶部、侧部的稳定状态等;开挖后已支护的锚杆是否被拉断,喷射混凝土层是否产生裂缝、剥落和剪切破坏,钢架有无被压曲现象,隧道是否有底鼓现象等。当围岩变形无明显减缓或混凝土层产生较大剪切破坏时,应停止开挖作业,及时采取辅助措施进行加固。

3、重视洞口段施工:隧道进出口为地质薄弱地段,一定要按设计要求及时支护。

- 5 -

4、重视锚杆施工:为了避免锚杆选择不当,或因地下水的影响而使锚固用的砂浆流失,

将得不到足够的锚固力,从而导致锚杆脱落造成事故,应指定专人定期检查锚杆的抗拔力。同时注浆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戴防护手套、口罩、眼镜、防护罩等,注浆作业前和结束后,应认真检查、清洗机械管路和接头,检查后应试运转,经运转无问题后方可正常作业。

5、喷射混凝土及二次衬砌施工:喷射混凝土作业前应有专人检查围岩受喷面,彻底清

理危石;同时应有专人检查施工机械的安全性能;对拌合机和皮带运输机的回转部分应进行加罩防护。平台上两侧加防护栏杆,防护人员要系安全带。 八. 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或工人调换工作岗位、新工人上岗时,必须进行新操作方法的培训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达标准不得上岗。 2.制定实现安全目标和保障目标的详细规章制度,并且从上到下逐一落实制度,严格实施安检人员一票否决制。工程进场后及时和业主建立对应联系制度,严格执行施工安全协议书和批准的施工计划,遵守安全规定,互相监督,协调配合,尽职尽责,堵塞漏洞,消除不安全因素。

3.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申报审批制度,按审定的过渡方案、范围和批准的封锁慢行计划组织施工,认真落实施工安全措施、维修天窗。

4.认真接受运输、设备管理单位和部门安全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要立即整改。

5.安全组织制度——建立积极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切实可行的把安全意识落实到位。

6.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7.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坚持定期进行安全学习活动,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以及场内外的安全事故展开讨论,总结反思,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对既有线施工的安全员、防护员、爆破员、带班人员和工班长必须经过铁路局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合格证)上岗。

8.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做到时时有监督,分分讲安全; 9.安全生产奖罚制度——提高员工安全生产警惕性与责任心。

10.重大安全事故上报制度——一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须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检察机关,并通知甲方代表。

- 6 -

11.安全保证金制度——为安全生产提供资金保障。

12.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实施、总结制度——切合实际的科学的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并予以实施、定期总结。

13.安全生产检查验收制度——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评比,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安全因素,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14.安全生产资料归档、备案制度——统计数据、总结经验,更好的实施安全施工。 九.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一)用电安全技术

1、电气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定,对电气设备工具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凡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工具要停止使用。

2、电工人员严禁带电作业,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线,正确使用电工器具。 3、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配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人220/380V三相五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宜采用220/380V三相五线制供电,即“三相五线制”。 4、电气设备接线采用“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5、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塑胶线,所用绝缘导线型号及截面必须符合临电设计。 6、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各种绝缘防护用品,不得违章操作。 7 、现场施工非电工人员不得擅自拉线、接线,玩弄电气设备。 8、地下室及上部楼层楼梯通道处照明系统采用36V安全电压。 (二)。电气防范措施

1、 严格执行上述安全用电技术措施,防止电路漏、短、老化等故障造成电气火灾。 2 、施工重点部位建立特殊安全用电、电气防火规定;设置警告标志,配备相应的

消防器材。

3、现场电力负荷比较集中和有可燃物的地方,配备专用灭火机。 6、4、 员工宿舍严禁使用电加热设备。 十、通风、防尘 (一)通风

1、洞内的空气成分、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测定一次,隧道内的气温不得超过28℃。

- 7 -

2、洞内通风设备的安装、拆除、使用、检查、维修等工作应有专职人员负责,发现漏

风应及时进行维修。管道要做到平顺、接头严密,压入式和吸出式的管口均应设在洞外。

3、人员不得在封管的进出风口停留;不得把工具和硬物放在通风管上。 (二)防尘

隧道内的防尘主要采用湿式凿岩、水封爆破、喷雾洒水、机械 通风和个人防护等综合措施。 十一、环境保证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认真编制环保计划和措施,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加强环保教育。认真彻贯各级政府和管理处相关水土保护、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和文件,建立环境保护保证体系,贯穿施工全过程,使社会环境受到的影响减到最低程度。具体措施为:

1、加强防水排水设施的修建,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

2、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冲刷与淤积。施工时避免干扰水系的自然流动,做好边坡的防护,减少对附近水域的污染。统筹处理废料废方,力求少占土地,按规定综合整治利用。

3、集中处理施工废水、生活污水,采取过滤、沉淀池或其他措施,做到达标排放。严格管理施工物料如沥青、水泥、油料、化学品的堆放和储存,防止物料随雨水排入地表及水域造成污染。

4、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在施工区随时洒水抑尘,运输细料用盖套覆遮,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投料器安装防尘设备。

5、尽量降低施工场地的噪声,符合噪声限值的规定。

6、严格控制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保护现有绿色植被。因修建临时工程破坏了现有植被,拆除临时工程时予以恢复。

7、隧道弃碴尽量减少弃碴场占用林地的面积。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