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课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篮球课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cda12f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6

篮球理论课教案

第 1次课 教学主题:篮球运动概述,篮球技、战术简介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了解篮球运动的文化发展以及对篮球技术、战术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指导实践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篮球运动概述,篮球技、战术简介 教学难点:篮球技、战术 学习要求:精神饱满、积极思维、认真讨论 序号 1 2 3 总时间 主 要 内 容 篮球运动概述 篮球技、战术简介 机动:课堂常规 教学方式 讲授 讲授、提问 讲授 时间(分) 40 55 5 100 课堂提问及讨论的问题: 1.篮球运动的起源于何时、何地、由何人发明的? 2.简述篮球的技术分类。 3.篮球基础配合包括哪些? 讲 授 内 容

一.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篮球运动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在加拿大出生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1891年发明的。他受启发于当地青年摘桃仍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这是篮球运动的雏形。 现代篮球运动的演进: 包括有5个阶段: 1.初创试行阶段:1892年,奈.史密斯将比赛场地按照进攻方向分为后场、前场、中场。同时明确了比赛的要求,不久又提出了13条简明而必须严格执行的比赛规则。

2.完善、推广时期:

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的日内瓦由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士、意大利、希腊、拉托维亚、捷克斯洛伐克、阿根廷等欧美8国的代表酝酿组织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会上以美国大学生篮球竞赛规则为基础,初步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竞赛规则13条。规定比赛人数为5人;场地上增加了进攻限制区,进攻投篮时,若对手犯规,则投中加罚一次,未中加罚2次;竞赛时间该为20分钟一节共赛两节等。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篮球运动被列为男子正式比赛项目,现代篮球从此登上国际竞技舞台。

1 / 86

3.普及、发展时期:

20世纪50—60年代篮球运动员的高度开始成为现代篮球竞赛中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进攻、防守技术和战术有了明显提高。 4.全面提高时期: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篮球赛中,女子篮球正式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80年代中期,篮球竞赛规则对进攻时间、犯规罚则做了修正,并规定了远投区,增加了3分球的规定。

5.创新、攀登时期: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纳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以美国“梦之队”中的乔丹、约翰逊等为代表的现代篮球技巧表演,把这项运动技艺表现的更加充实完善,战术打法更为简练实用。

第二节: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 一、空间对抗性特点 1.高空性 2.瞬时性

二、内容多元化特点 三、多变、综合性特点 四、健身、增智性特点 五、启示、教育性特点 六、职业、商业性特点

第三节: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1.智在充实 2.高在壮、灵 3.悍在凶狠 4.快在节奏 5.准在提高 6.全在综合 7.变在瞬时 8.星在奇特 9.技在升华 10.阵在机动 11.帅在智谋 12.男、女篮并趋

第四节: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篮球运动传入中国

现代篮球运动是于满清末期(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派往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的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介绍传人我国天津市,因此,天津市是我国篮球运动的发源地。 (见教科书19—38页)

1.篮球运动的本质是一种娱乐、健身的体育游戏,也是一项国际性的竞技体育运动,又是一门学科课程,还是新兴的一种体育产业,总体上说这是一种人类进步的社会文化现象。

2.篮球运动自1895年传入中国后,于1914年1月,旧中国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才被列为比赛项目。

2 / 86

第二课:篮球技、战术简介 篮球的技术分类:] 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类

进攻技术包括有: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移动和抢篮板球技术。 防守技术包括有:抢、断、打球和防守对手以及移动和抢篮板球技术。 篮球的战术分类:

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类 一.个人进攻与防守的战术 二.战术的基础配合:

进攻基础配合包括有:传切、掩护、突分、策应 防守基础配合包括有:

1.针对掩护而来的挤过、穿过、绕过、交换防守。 2.其他有:关门、夹击、补防、围守。 三.全队战术:(按教学顺序)

1.快攻 —— 防守快攻

2.人盯人防守 —— 进攻人盯人防守。包括有:半场、全场和全场紧逼。 3.区域联防2—1—2阵型——进攻区域联防1—3—1阵型 4.区域紧逼 —— 进攻区域紧逼

5.混合防守 —— 进攻混合防守(指同一时间内出现两个防守体系的交叉)

6.固定配合 —— 防守固定配合 一般在半场掷端线球时的配合。 第三节:篮球教学与组织管理: 一、篮球教学原则: 1.自觉积极性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向综合发展,使学生系统渐进地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 (1)篮球教学中贯穿循序渐进原则,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安排教学顺序,要注意攻守技术、战术体系的系统性。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好教学进度和课时计划,使教学进度符合篮球运动教学的规律,使课时计划既系统又综合,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从无对抗到有对抗,运动量逐渐增加。

(2)篮球教学中贯穿循序渐进原则,应注意教学方法的系统性,要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从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分化阶段)到熟练阶段(自动化阶段),都要依据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特点来组织教学。 (3)篮球教学中贯穿循序渐进原则,还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产生疲劳是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疲劳在技术教学和训练中有积极的意义,没有疲劳就没有超量恢复,没有超量恢复就不可能提高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也不可能提高技术水平。 3.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篮球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视觉、听觉和肌肉本体感觉,获得对篮球技术和战术的生动表象和感觉,并使之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从而促进掌握篮球技术、战术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

篮球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直观方式有动作示范、沙盘演示、电影、录象、技术战术

3 / 86

图片与演示、观摩比赛、阻力与助力的运用。 4.实效性原则。 5.综合性原则。 二、篮球教学方法

(一)篮球技术教学方法

篮球技术教学一般由四个环节组成,即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和纠正错误。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其教学的目的,篮球技术教学通常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有序进行。

1.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包括有讲解、示范、试做。 2.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 包含有:

(1)在简单条件下练习与掌握正确规范动作。 (2)掌握组合技术,巩固技术动作。 (3)掌握假动作,提高应变能力。

3.在攻守对抗条件下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 包含有:

(1)在规定的攻守条件下进行练习。 (2)在消极攻守对抗条件下进行练习。 (3)在积极对抗条件下练习。 (二)篮球战术的教学方法

1.建立战术概念,掌握战术方法。

2.逐步培养攻守转换和综合运用战术的能力。 3.提高战术运用和应变能力。 (三)发现与纠正错误 1.观察中注意捕捉错误。 2.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3.纠正错误采用的方法。 三、篮球教学文件的制定:

篮球教学文件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教案。 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时数分配、教学基本内容、考核方法、教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参考书目。

教学进度是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时数分配,把教学内容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文件。

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具体工作计划,是根据教学进度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基本条件设计的,是教师执行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基本文件。 四、篮球教学课的组织管理

(一)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手段 1.基本要求:

篮球课的教学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法手段四个要素构成。

教师处于教学的主持地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管理者,因此,教师必须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师是组织者、教育者,教书育人工作应贯彻到课堂的始终。

(2)篮球课堂容易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

4 /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