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e2cfc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c

word文档 下载后可自由复制编辑

克什米尔帮绝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倾向于巴基斯坦,而当时克什米尔邦土王是印度教徒,倾向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得到解决,日后不断引起争端。印巴两国多次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发生冲突,并导致三次印巴战争(1947,1965,1971)。第一次印巴战争中,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双方均表示接受。1949年7月双方正式停火后,印度占领克什米尔月3/5的土地,拥有3/4人口,其余归巴基斯坦领有。1953年两国总理曾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最实际方法是举行公正无私的公民投票”。但后来印度反对举行公民投票。克什米尔争端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阻碍印巴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主要症结之一。印巴两国战后就克什米尔问题曾多次举行会谈,一直毫无结果。至今该争端仍为南亚次大陆局势不稳的重要根源。

33.印尼—马来西亚和平协定: 指1966年8月11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雅加达签署的和平协议。二战结束后,在英国的极力支持下,1948年2月,原马来亚和新加坡等组建了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同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组建了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成立后对外奉行独立不结盟政策。强调同东南亚各国的团结与联合。印度尼西亚政府在1948年2月以来,一直对英国扶植的马来亚联合邦持反对态度,支持那里的人民独立,摆脱殖民主义者的控制。马来西亚组建后,印马关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没有转变。1966年8月11日,印尼和马来西亚终于签订了和平协定,从此结束了若干年来印尼对马来西亚实行的军事与政治方面的对抗政策。

34.印尼—荷兰圆桌会议协定: 又称海牙圆桌会议协定,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荷兰扶植的邦区同荷兰于1949年11月2日在海牙签订的一系列协定的总称。其主要内容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将与荷兰扶植的“东印度尼西亚邦”和“加里曼丹邦”共同组成“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荷兰于1949年12月底前向该“联邦共和国”移交主权;印尼联邦共和国加入“荷兰—印度尼西亚联邦”,荷兰女王为最高元首;新印尼联邦在一切方面同荷兰持久合作;两国将谈判解决西伊里安问题。这项协定实际上是荷兰殖民主义者企图在二战后以新的形式继续对印尼实行统治,因此“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寿命短暂。1950年8月,印尼取消了“联邦共和国”,建立了统一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56年4月21日印尼—荷兰圆桌会议协定宣布废除。

35.尼克松主义: 又称“关岛主义”或“和平新战略”。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为在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下确保其日益衰弱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全球战略。60年代末,由于侵越战争的失败,经济日益恶化,美苏战略核均势的出现,西欧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发生了动摇。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与基辛格等人谋划,调整了美国的亚洲政策及全球战略,以加强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会见随行记者时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演说,强调在处理与亚洲盟国的关系时,将恪守条约义务。但在军事防卫问题上,将鼓励亚洲国家自己负责。尼克松的关岛谈话不仅是美国对亚洲的政策,而且是美国决心“收缩力量”修补和调整其全球战略的一个信号。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出了题为《7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报告,对尼克松主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提出了尼克松主义三大支柱:即“伙伴关系”,“谈判”和“实力地位”。其实质是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以伙伴关系为核心,重新获得与苏联抗衡的主动权,但不轻易卷入地区性的冲突。尼克松主义是在美国势力衰退的情况下,美国为维持其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对策。

36.共同安全计划: 也叫共同安全法。美国通过对外援助进行干涉控制的法案。战后初期,美国曾通过援外法案,以推行马歇尔计划。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51年10月10日通过《共同安全法》,取代过去以经援为主的援外法。主要内容:设立共同安全署取代原来的经济合作署,由署长

word文档 下载后可自由复制编辑

统一掌握对外军事,经济和技术的各种援助;确定4年(1951—1954)的援外拨款数额,增加军援的比重等。并宣称:要“以军事,经济和技术援助的办法来促进美国外交政策的实现”“为了美国的利益”要开发“不发达”国家的资源等,后来,美国曾不断补充修改,其组织机构也多次变动。1961年,美国政府制定了军援经援分开的新援外法案。《共同安全法》才为之所取代。

37.西柏林协定: 1971年9月3日,苏,美,英,法四国在柏林签署的有关柏林 问题的《四国协定》。该协定由三个部分和四个附件组成。四方共同保证:今后不在西柏林地区使用武力威胁。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问题,以防止该地区发生纠纷和局势复杂化。美,英,法三国政府声明: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一部分,它今后也不受联邦德国的管辖,但是仍要保持和发展联邦德国与西柏林的联系。《西柏林协定》签署后,两个德国为实现该协定的规定都采取了积极行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之间,民主德国与西柏林市政府之间,相继进行谈判,并于同年12月17日和20日分别签定了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柏林西区之间非军事人员和货物过境交通协定,关于西柏林长住居民去民主德国访问和旅行的协定,以及解决地区问题的协定。这些协定的签定和两个德国间关系的改善,导致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双方于1972年12月21日在波恩签署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关系的基础条约》,规定了两个德国“在平等权力的基础上发展正常的睦邻关系”“以和平手段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不能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条约于1973年6月21日生效后,两个德国的关系进入正常化。

39.有限主权论: 80年代末期苏联领导人提出的有关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主张。是一种霸权主义的理论。1968年8月,苏联以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局势的发展对捷社会主义制度造成威胁,社会主义国家按同盟条约规定履行集体自卫义务为理由出兵占领捷全境。11月11日,勃列日涅夫苏共代表团在波兰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讲话称“当某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出现了对该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威胁及对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问题和关心的事。”肯定苏联出兵捷克的行动是“兄弟国家提供军事援助”来消除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同利益造成的威胁。这就是有限主权论。

40.刚果事件: 美国为同比利时争夺对刚果的控制权,利用联合国,阴谋颠覆刚果合法政府的事件。1960年6月30日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利)即扎伊尔)诞生,阿巴科党的卡萨武布当选为总统,民族运动当的卢蒙巴组成内阁,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比利时殖民主义者不甘心失败。7月6日,刚果军队开始驱逐比利时军官,这一运动触怒了比利时殖民当局,他们便以保护侨民为借口,7月8日派军入侵刚果,策动冲伯集团在加丹省宣布独立。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苏投票赞成的情况下,通过了派联合国军队进入刚果的决议。实际上,联合国军队完全是由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军队进抵刚果后,非但没有执行联合国关于比利时军队从刚果撤军的决议,反而纵容比利时军队向刚果增兵。刚果人民为反对比利时侵略军和联合国军队,在卢蒙巴的领导下,进行了激烈的斗争。1960年9月5日,卡萨武布总统在美国的策动下,宣布解除卢蒙巴的总理兼国防部长职务,这一举动遭到刚果议会和内阁的反对。美国转而又策划反卢蒙巴政变。11月,卢蒙巴被迫逃离首都,不久即被绑架,1961年5月,被冲伯集团杀害。副总理基赞加继续领导刚果人民同侵略军作坚决的斗争。1962年联合国军队和阿杜拉军队又解除了基赞加的职务,并将其关进监狱。1962年底,联合国军队占领了加丹省,从而美国直接控制了刚果。

41.伦敦--巴黎协定: 1954年9月28日至10月3日和10月21日至23日,美,加,英,法,比,荷,卢,意等《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与联邦德国在伦敦会议和巴黎会议上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的统称。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武装联邦德国,通过先召开会议等外交活动而签订的协定。经过各有关国家国会批准,1955年5月5日《伦敦—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其主要内容是:伦敦会议决定,邀请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参加布鲁塞尔条约;将原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协商委员会改为

word文档 下载后可自由复制编辑

有权对组织活动作出决定的理事会;扩大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活动范围;规定成员国对北约防务的最高限额;监督除英国外的成员国在欧洲的军备机构;规定成员国的国内防务部队和警察部队的人数和军备;英国保证继续在欧洲保持四个师和战术空军;联邦德国保证不以武力实现德国统一和改变前疆界等。巴黎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改组布鲁塞尔条约为“西欧联盟”,以及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加入“西欧联盟”的议定书;关于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的议定书;关于在联邦德国驻扎外国军队的条约;关于在萨尔问题上法德两国均有所得的萨尔地位的议定书;关于修改布鲁塞尔条约,把原布鲁塞尔的以“防止德国侵略政府复活”改为促进西欧团结,鼓励德国不仅恢复主权,获得独立国家的地位,而且使美国武装联邦德国合法化的计划得以实现。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军事集团,使联邦德国和“西欧联盟”纳入了北约的战略轨道。从而最终形成了以盟国为盟主,以联邦德国为骨干的西方政治军事集团,进一步加剧了东西方的对立。

42.苏联外交“新思维”: 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新的的国家领导人以后提出的以“新的政治思维”看待当今世界和处理国家关系的苏联外交活动思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苏联外交“新思维”的主要内容有: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化和充满矛盾的被共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国际社会各国相互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需要有效的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国际秩序和机制”,核武器的出现和应用“使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利益”;“战后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已经成了强有力的国际体系,成了世界政治的极为重大的因素”,但是暂时还“不具备列宁所说的那种榜样力量”,在上述“多元和矛盾的”世界里,每个国家都“应考虑到每个国家的利益,尊重每个民族的利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还将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共存;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新的政治思维的基本原则很简单,核战争不可能成为达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及任何目的的手段”,“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公式已经动摇”,在核战争是全人类共同毁灭的时代,“安全是不可分割的”,“和平共处”的概念比过去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它不仅要排除战争,而且要加强相互的联系与合作;在解决当代两个超级大国关系上,新思维主张美苏核裁军,停止军备竞赛,并付诸行动;在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上提出,长期以来出现的严重不协调现象“主要是由于过去几位苏共领导人执行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政策造成的”,表示“今后一定要在完全自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整个政治关系体系”,不再提“输出革命”,不再坚持“以苏联为中心”和“社会主义共同规律”,同时又说“苏联在大家庭中的作用是由我国的客观形势决定的”,苏联外交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发生了重大变化

43.苏联南斯拉夫关系正常化: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于1953年6月恢复了与南斯拉夫之间的正常的外交关系。1955年5月26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率领苏联政府代表团到达贝尔格莱德,与南斯拉夫政府举行了自1948年两国关系破裂后的第一次首脑会谈。6月2日双方发表《苏联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两国政府宣言》,又称《贝尔格莱德宣言》。宣言强调相互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相互平等,和平共处,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同时两党同意缔结必要的条约,协定以调整和促进两国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不久,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也先后同南斯拉夫恢复正常关系。1956年6月1日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对苏联进行正式友好访问,6月20日双方发表了《莫斯科宣言》,强调了各国社会主义发展形式的多样性,双方恢复了两党之间的关系。

44.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 苏联出兵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改革的事件。1968年1月,杜布切克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后,开始了内政和外交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在党内实行民主,允许自由批评;宣布国民议会为捷克斯洛伐克的决策机构;主张在平等,主权,相互尊重和国际主义团结的基础上发展同苏联的友好关系。这些行动引起了苏联的极大不满。同年8月20日深夜,苏联以“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安全”为借口,以华约国家的名义联合波兰,民主德国,保加利

word文档 下载后可自由复制编辑

亚,匈牙利四国悍然出兵,对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军事占领。次日,苏联发表声明,诡称其行动是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邀请”而给予的“紧急援助”。8月21日,捷共中央大厦被围,杜布切克和切尔尼克总理,斯沃博达总统等领导人被押送苏联进行“会谈”。在苏联的压力下,10月16日,苏捷签订了《关于苏联军队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的条件的条约》。苏联的侵略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及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谴责和抗议。1970年捷共通过决议,宣布“布拉格之春”为反革命事件,并在党内进行大规模清洗。1989年11月30日,捷共中央宣布苏联等五国出兵捷克是错误的。同年12月4日,苏,保,匈,波和民德五国领导人承认,1968年出兵捷克“是对捷内政的干涉,应当受到谴责”。

45.杜鲁门主义: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由于英国在1947年2月27日宣布无力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政府提供大力援助以镇压两国日益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杜鲁门主义。它在反共的目的下宣称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会“危害美国的安全”。要求美国国会向希腊,土耳其政府提供4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帮助它们维持其统治,从而便于美国在该地区建立反共阵地和排挤英法势力。宣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其他国家“复兴”的使命。同年5月22日杜鲁门签署了“援助希,土法令”。这是战后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把“冷战”作为美国的国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在发动侵朝战争前以“援助”为名的侵略战争的基础,集中体现了战后美国企图占领中间地带实现其独霸全球战略目标的总意图。

46.里根主义: 苏联称之为“新全球主义”。里根政府在美苏争霸总战略中新的第三世界政策。一般认为,是指美国采取支持亲苏国家的反政府武装等做法,谋求在第三世界把苏联已经取得的进展推回去,并巩固和扩大美国影响的一整套具有进攻性的政策。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力图“重振国威”,对苏联采取强硬姿态,遏制苏联在第三世界从事新的地区扩张。里根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其发端可以看作是里根就职后第六个星期时签署的一份批准中央情报局组建第一支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秘密报告。其后,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经营,吸收了杜鲁门主义的“遏制政策”和尼克松主义的“以当地力量”对付“地区性冲突”的做法而逐步形成。它集中体现于1986年3月14日里根发表的题为《自由,地区安全与全球和平》的外交咨文。咨文认为,对以下第三世界国家四种情况应采取不同对策。第一,对亲苏的第三世界国家要展开“低烈度战争”,力求实现“有限推回”。其中对有反政府武装活动的“热点”地区,如尼加拉瓜,阿富汗,安哥拉等国家采取支持反政府武装的办法,不惜打破惯例,提供有可能导致战争升级和美苏直接对抗的先进武器,如“毒刺”防空导弹,以此对苏进行军事讹诈,打击亲苏力量,并把这些地区视为“有限推回”苏联地盘的第一线。对非“热点”地区,改变越战后美军不直接介入地区冲突的方针,选择某些亲苏国家和恐怖主义“发源地”,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实施直接的军事打击。如1983年出兵黎巴嫩和入侵格林纳达,1986年两次袭击利比亚。第二,对亲美的第三世界国家实行“现实主义”政策,不择手段巩固地盘。其中对亲美独裁政权提出既反“左的暴政”,又反“右的暴政”,要求他们实行政治上的民主化改革,以免发生动乱为苏利用。同时扶持这些国家的其他亲美势力,保证无论政权更迭与否,都能维持美国在当地的利益和影响。这体现在美国对海地,菲律宾,南朝鲜,智利等国的政策上。对受到反对派或亲苏政权威胁的亲美亲美国家,则继续加强经济和军事援助,防止苏联推行新的扩张和渗透。这体现在美国对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政策上。里根主义的推出是为了适应对苏战略和第三世界形势变化的需要,目标比较明确,因而其实施也收到一定效果。

47.灵活反应战略: 美国总统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8)的军事战略。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非拉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美苏核僵局日趋明显,这种形势下,1959年美前陆军参谋长马克斯韦尔 泰勒上将在《音调不定的号角力》一书中提出灵活反应战略,抨击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战争没有选择余地,提出应对国际政治,均势局势作出灵活反应。肯尼迪政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