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e2cfc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c

word文档 下载后可自由复制编辑

1961年同意了这一主张,下令发展多样化的军事力量,以便能够应付包括核战争,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战争。约翰逊政府执政后继续了这一战略,并将其具体化为“逐步升级战略”,主张在同对手打交道或对抗中,随时准备使冲突逐步升级,以达成威慑目的。约翰逊政府明确提出了“两个半战争”的理论,即同时在欧洲同苏联,在亚洲同中国打两场大战,又能在其他地方应付规模不大的“紧急情况”。这一战略失败后宣告破产。但其关于未来战争的特点和作战方法的基本原则被列为现实遏制战略的内容。

48.纽伦堡审判: 1945年11月20日—1946年10月1日在德国纽伦堡对二战祸首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1月2日签订的《苏美英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精神,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在伦敦签署《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和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45年11月,由上述四国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被告按共同策划或阴谋破坏条约,筹划侵略战争和杀害人民,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等四项主要罪行进行起诉。历时十个月,216个审判日。最后判处戈林,等绞刑;冯克等无期徒刑; 施佩尔等20年徒刑。宣布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保安处,党卫队为犯罪组织。

49.现实威慑战略: 1969年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在美苏核僵局一时难以打破的情况下,对美国的核战略和外交战略作了重大调整,1970年提出了“实力”,“谈判”和“伙伴关系”的政策原则,主张调整全球军事部署,重点加强欧洲,扭转美国在越南战争后的被动局面。1971年3月9日,美国防部长莱尔德根据上述原则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主要特征有:1,常规力量态势”改打两个伴战争”为”一个半战争”,准备在欧洲与苏联打一场大战,同时准备在东北亚,中东等抵达一场小战.2,战略核力量一”充足论”代替”优势论”.同时认为在常规战争和核战争之间存在着一个战区核战争阶段,主张发展战区核力量,增加美国的选择余地. 3, 认为苏联对西欧的进攻将是一场闪电战,驻欧美均要随时做好应战准备,而且要与盟国之间实行”战略分工”,”共同负责”.他的具体做法是: 加强武装”伙伴”,推行”总体部队”原则,把伙伴纳入美国统一的战略计划;减少美军总兵力,提高向海外侵略的机动能力和动员速度;调整战略部署,收缩亚洲兵力,增强本土战略预备部队,保证战略重点,适应美苏全球争夺的需要

50.林中散步方案: 1982年7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美苏限制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第三轮会谈结束前,美国首席代表尼采利用会议休息的时间同苏联首席代表科维钦斯基在森林中散步时正式提出的试探性方案.主要内容是: 如果苏联强其部署在欧洲的导弹减至75枚,并把它在亚洲地区的导弹限制在90枚,同时不把英发独立核力量包括在双方谈判的限额内,美国将放弃在欧洲部署108枚<潘兴II>式导弹的计划,而仅部署与苏联导弹数目对等的75枚陆基巡航导弹.由于这一方案与美苏双方参加谈判的目的背道而驰,它既没有解决苏联削减下来的导弹是销毁还是东移的问题,也没有完全阻止美国在西欧部署新型中程导弹,因此很快就遭到美苏两国政府的否决,这一方案始终未能提到美苏谈判桌上予以考虑.

51.凯南8000字报告: 这是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出的一份关于战后苏联政策动向的电报。1946年月,二战结束后不久,苏联问题专家,美驻苏使馆代表凯南,对战后的苏联有关“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提出了详尽的分析和建议,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等,向美国政府发回了8000字的电报。电文中称,美国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遏制苏联的影响和势力外延,尤其是在欧洲。这份电报得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高度重视和赞赏,责令政府有关部门及驻外使馆官员必须参阅,同时通过报刊披露其主要精神,已引起世人的主意。不久凯南被召回国,提升为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主席,并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名为《苏联行为根源》的文章,全面地阐述了“遏制”的思想,正式提出了对苏的“遏制”政策。

word文档 下载后可自由复制编辑

52.和平战略: 美国肯尼迪政府推行的一种对外战略。肯尼迪在其竞选总统期间就宣扬要推行所谓“和平战略”,声称这一战略以“两种垄断为基础”,一是核武器,一是输出资本和提供技术援助。196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鉴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了挽救颓势。继续推行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肯尼迪对5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作了重新估价和修改,正式提出了“一手拿橄榄枝,一手拿剑”的“和平战略”。他以加强军事实力为基础,辅之以各种非军事手段,加强同苏联的争夺,企图同苏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一方面在军事上采取灵活反应战略,代替过去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另一方面组织“和平队”“粮食用于和平”“争取进步联盟”“攀亲戚运动”等,借以在亚非拉笼络人心,力图将这些国家和地区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加以控制。对东欧各国则采取软化政策,促进其“多样化”,使其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

53.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戴高乐公开抗衡美国的举动。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不甘心让法国处于“受制于人”的地位,要求与美国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在对外关系中开始采取不受美国限制的独立自主政策,自美苏关系中保持适当距离。在防务方面,戴高乐抛弃第四共和国依靠北约,依靠美国军事力量的政策,执行独立的防务政策,把战略重点转移到本土和欧洲,实行以独立核威慑力量为基础的“全面”防务战略。从1958年起,法国在北约内部同美国进行控制与反控制斗争,采取逐步脱离到最终完全退出北约军事组织的做法。1958年9月,戴高乐提出在北约内部建立美英发“三国领导核心”,向美国盟主地位挑战。1959年3月,法国宣布收回北约对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指挥权。6月又拒绝美国在法国领土部署核武器和建立中程导弹基地,除非这些武器交由法国指挥。1963年6月法国撤回驻大西洋舰队的法国军队。1965年1月,法国宣布不参加北约核专门委员会,1966年3月7日,戴高乐正式宣布法国完全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并要求全部撤出美国在法国的驻军和基地。从此法国在北约军事组织内仅保留一名联络参谋。整个60年代,法国以退出北约军事组织为出发点,自世界范围内同美国的离心斗争愈演愈烈,沉重打击了美国霸权地位,也大大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54.波兰事件: (1),亦称波兰10月事件。指1956年10月发生的以波,苏关系为核心的事件。波兹南事件发生后,波兰党和政府进行了改组,重新起用1948年被解职的前总书记哥穆尔卡任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新领导集团主张加强民主,改革经济,维护民族独立,要求在平等基础上调整波苏关系,并建议当时任波兰国防部长的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调回苏联。苏联担心会失去对波兰的控制,立即邀请波党政代表团去苏磋商。但波兰当以即将召开八中全会为由,谢绝去苏。10月中旬,赫鲁晓夫率党政代表团突然飞抵华沙,要求出席正在举行的波党把中全会,同时调动驻波苏军进逼华沙,试图用武力压波党就范。

哥穆尔卡立即向赫鲁晓夫提出抗议,坚持如果苏军不撤退,便立即中止业已开始的波苏谈判。波兰领导人的立场得到了波兰人民和军队的坚决支持。自波方的强烈要求和人民的压力下,赫鲁晓夫被迫同意巴苏军撤回原基地,调回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并立即率代表团离开波兰回国。1956年11月,哥穆尔卡率党政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同苏方举行会谈。会谈协议确认:驻波苏军不得干涉波兰的主权和内政;驻波苏军的驻地,数量,调动都必须事先征得波兰政府统一;双方要在平等,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指1980年7月爆发的波兰工人罢工运动。1980年7月1日,波兰政府决定提高肉类销售价格,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华沙和卢布林市的工人首先举行抗议罢工,到8月下旬,罢工浪潮席卷了几乎整个波兰,并得到天主教会的大力支持。农民和知识分子也参加了抗议活动。工人除抗议肉价上涨,提出增加工资,修改劳动的定额,提高福利待遇和改善市场供应等经济要求外,还提出成立自由工会,保障罢工权利,取消书报检查,保障言论出版自由,释放所有政治犯等21条政治主张。面对动荡的政治局势,波兰党和政府于1980年8月和9月进行了两次大的改

word文档 下载后可自由复制编辑

组,卡尼亚取代盖莱克任党的第一书记,平科夫斯基接替巴比乌赫任总理。1981年2月,波党举行八届八中全会,决定由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接替平科夫斯基任总理。同年10月,卡尼亚中央第一书记职务,雅鲁泽尔斯基任党中央第一书记。波兰党和政府虽然做出种种努力,但始终未能控制住局势。1981年12月13日,波兰宣布国家处于战时状态,成立了以雅鲁泽尔斯基为首的21名高级军官组成的救国军事委员会。拘捕了包括瓦文萨在内的5,000多名团结工会的各级负责人和极端分子,持不同政见者组织的成员以及对70年代错误负有责任的32名前党政领导人。颁布了包括禁止罢工,游行和实行新闻检查等一系列法令,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实行军管。实施战时状态以后,波兰当局逐步控制了国内局势。1983年7月21日宣布取消战时状态。1984年7月21日波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大赦,652名政治犯全部获释。1989年4月17日,团结工会正式获得合法地位。

55.波恩专约: 1952年5月26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英国外相艾登,法国外长舒曼和联邦德国总理兼外长阿登纳在波恩签署的三国同联邦德国关系的一系列条约的总称。它包括:《关于三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关系的专约》,<关于外国军队及其人员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境内权利和义务的专约>,《财政专约》,《关于解决用于战争和占领而发生的问题的专约》等一系列附件及协定。条约规定废止占领法规,美,英,法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联邦德国在平的基础上参加“欧洲防务集团”;在合约缔结和德国重新统一之前,美,英,发有权在德国驻军;设立混合委员会以进一步释放纳粹战犯等。后因“欧洲防务集团”流产,条约不得不加以修改,最后于1955年5月5日生效,取代了1949年美英法三国《关于德国问题的华盛顿协定》。

56.波茨坦协定: 《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的通称。苏,英,美三国首脑于1945年8月2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签订。公报当时公开发表,内容有14项,议定书当时未发表,内容有21项,包括公报中的14项。主要内容有:(1)设立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二战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和商讨成员国间有关的其他问题。(2)确立了处理德国的基本政治原则和经济原则。正是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为此素,美,英,法四国共同占领德国,解除德国武装,铲除或控制可供军事生产的德国工业,摧毁纳粹党的一切组织和制度,并禁止他的复活,逮捕和审判纳粹战犯,是德国沿着和平民主的道路发展。 经济原则:消灭德国之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消灭垄断造成的过分集中,重建着重于农业及国内和平工业发展的经济,并把德国视为一个经济单位。(3),有关德国的赔偿,德国,波兰等国的疆界,同意大利,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五国缔结和约等问题的规定。

57.波兹南事件: 1956年在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发生的骚乱事件。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的秘密报告,在波兰引起巨大反响。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市的斯大林机车车辆厂1万6千多名工人举行游行,要求改善生活,增加工资,减少税收。由于当局处理不当,是游行变为骚乱,警察和群众发生流血冲突。当局出动保安部队和坦克平息了骚乱。冲突中有54人死亡,200余人受伤,数百人被捕。骚乱平息后,波兰统一工人党和政府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原机械工业部部长被撤职,7月召开的党的七中全会上通过了加速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工人和职员工资的决议。

58.柏林墙: 原民主德国在苏联和华约组织支持下于1961年建筑的隔离东西柏林的高墙,是德国和欧洲分裂的象征。波林位于民德境内,原为德国首都。战后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后分成东西两个占区。东柏林在民德成立后成为其首都,而西柏林仍是“西方自由世界”,并有3条铁路,3条公路,2条水路和3条“空中走廊”通往西德。当时两个柏林之间有开放的边界,为西

word文档 下载后可自由复制编辑

德利用西柏林向民德进行渗透提供了便利。一些民的公民向往西德的生活,利用西柏林作为桥梁大批流亡西德。这使东德在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陷入被动。为了遏制西方“继续利用西柏林作为颠覆民主德国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大本营”,民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特别法令,在高度保密和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动员大批军警和工人战斗队,于8月12-13日一夜之间环绕西柏林架设起长164公里的铁丝网,从而在西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将整个边界控制起来。从8月13日开始,民德方面又用钢筋和水泥筑墙取代铁丝网,至8月23日柏林墙一期工程完成。尽管美,英,法,西德以及西柏林工人在此间和此后多次救民德方面的行动进行抗议,但作为东西方冷战产物和德国分裂的柏林前已赫然出现在世人面前。1989年11月后,柏林墙随着东德政局的巨变被拆除。

59.柏林问题: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英,法,苏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由于柏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围绕着柏林的法律问题,长期以来成为美,苏争夺欧洲的焦点之一。苏联巴西柏林看成是长在民主德国领土上的一个毒瘤,千方百计予以割除。而美国则利用西柏林的地理优势,把它作为向民主德国和东欧进行渗透活动的基地,并把保护美国在西柏林的权力看作是“考验西方的勇气和意志的伟大场所”。1948年6月,就柏林实行何种货币问题,导致了东西方对峙的第一次柏林危机。1958年11月,就柏林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导致了第二次柏林危机。1971年9月,苏,美,英,法四国就柏林问题签署了《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协定规定: 四国相互尊重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不得单方面改变既成局面;苏联保证西柏林通过民主德国境内至联邦德国的交通畅通无阻,并享受优惠待遇;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属于其管辖,但可维持和发展与联邦德国之间的联系。协定还规定了苏联向西柏林派驻总领事馆和双方人口的往来等问题。协定签订后,柏林局势趋于稳定,但双方对协定的解释各取所需,因此,柏林问题依然存在,西柏林地位悬而未决。ZL_c

勃列日涅夫主义: 勃列日涅夫集团奉行的一整套为苏联对外扩张侵略,争夺世界霸权服务的理论。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打着“列宁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号,积极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特别是1968年以后,苏联的对外扩张态势更是咄咄逼人,到处进行颠覆,控制,干涉和欺负别国的活动,甚至置别国主权于不顾,公然派几十万大军占领别国。为了掩盖侵略行为,为霸权主义进行辩护,同时为了适应日后对外扩张的需要,勃列日涅夫集团提出了其对外政策新理论。这些理论被称为“勃列日涅夫主义”。其主要论点为:1,“主权有限论”:鼓吹“保卫社会主义利益”是“最高主权”,别国各种主权都是“有限的”。因此,苏联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的利益”可以侵略别国,决定别国的命运,“包括他的主权命运在内”。2,“国际专政论”:宣称“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已超出了一国的范围”,要由苏联实行“国际专政”,即苏联可以在他自己的领土之外的任何地方动用它的专政力量,对别国实行专政。3,“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声称“大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政体”,必须加强大家庭的“统一行动”,也就是说参加大家庭的国家必须听从苏联的“统一”调遣,不能单独行动。苏联妄图利用这一理论来控制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东欧各国。4,“国际分工论”:提出“重新安排各国经济”,“实现经济一体化”,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综合体”。实际上就是由苏联来掌管各国的经济主权,苏联分工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一切从苏联的利益出发。5,“国际工农联盟论”:宣扬所谓亚非国家“工人阶级尚未形成”,只有依靠苏联,同苏联“结成联盟”才会有前途。6,“利益有关论”:声称苏联是“世界大国”,“有着广泛发展的国际联系“,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局势”都“涉及苏联的利益”,苏联“不能消极对待”。苏联舰队要“航行在我国安全的利益需要去的一切地方“。7,“大国特殊责任论”:声称苏联既然是“世界大国”,就对世界事务“负有特殊责任”。这种“特殊责任”实际上是在将苏联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的“特殊责任”,与大国沙文主义无异。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勃列日涅夫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时期(1964-1982)推行的以同美国争霸全球为目标的对外战略。其基本内容是:以美国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