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e2cfc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c

word文档 下载后可自由复制编辑

体现了和平共处总路线的外交政策。但有时苏联也利用制造危机的办法,试图对西方施加某种压力,如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等。(3)调整同东欧一些国家的关系。鉴于斯大林对东欧政策的失误及其引起的东欧国家的普遍不满,苏联首先恢复了同南斯拉夫的关系,实现了苏南关系正常化;较为妥善的处理了波兹南事件之后的波兰问题,发表了处理兄弟党之间关系的宣言;建立了华约组织,从军事上抗衡北约。但苏联并没有真正放弃大国沙文主义,把持有不同意见的阿尔巴尼亚赶出华约组织和“经互会”;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撕毁协议,撤走专家造成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4)向第三世界渗透。赫鲁晓夫认为,在欧洲存在着两大军事集团直接对峙的情况下,应该把南下作为重点,向亚非地区进军。因而积极地向亚非拉地区推行苏联发展模式,把非洲的几个国家作为所谓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试验地。

89.戴高乐主义: 本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由法国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与指导原则。戴高乐主义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具体内容有:1,撤离北约军事一体化,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的从属地位,维护民族独立。2,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掌握自己的命运;3,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和合作”关系,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作用;4,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的,以法国为中心,以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祖国的欧洲”,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平衡,和平与发展”;5,实行非殖民化,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的政策,以求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与影响。

90.戴维营协议(1978): 在美国总统参与下,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于1978年9月6日—17日在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就和平解决中东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首脑签署了两项文件:《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纲要》,《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即所谓戴维营协议。《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纲要》规定: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不超过5年的自治过渡期,在此期间内,由当地居民自由选举出一个自治机构,实行自治,以色列负责安全,约旦参加警察部队;允许以色列在规定地方驻军;5年内由埃,以,约同当地居民代表讨论决定这两个地区的归属问题;要请约旦参加上述问题的谈判。 《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规定:西奈主权归埃及,埃以在3个月内签署和约;和约签署后3—9个月内,以色列从西奈的部分地区撤出,埃以即建立外交关系;和约签署后2—3年内以色列全部撤出西奈,以色列开在西奈的军用机场归埃及以作民用;以色列船只在苏伊士运河,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自由航行;对埃及在西奈地区驻军人数,位置作了限制,以色列居民在西奈的定居点问题,由以色列议会讨论决定。戴维营协议签署后,以色列除拒绝交出会与亚喀巴湾附近的塔巴地区外,按“埃以和平纲要”分阶段撤出了西奈,埃以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由于以色列顽固坚持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扩张主义立场,《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纲要》未能实施。戴维营协议遭到包括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内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阿拉伯联盟总部也由此迁出埃及首都开罗。

91.德国实现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美英法等国根据大战期间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重要会议在占领,管制和处理德国问题上达成的协议,成立了盟国管制委员会,分区占领德国,共同处理涉及德国全国事宜。战后苏美关系恶化,他们都把分割德国作为欧洲划分势力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德国一步一步走向分裂。1948年6月,西方国家占领的德国西部和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分别实行货币改革,从而引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致使德国不仅从此形成两个不同的经济实体,而且成为东西方直接对峙的前沿阵地。1949年9月和10月,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德国最终分裂成两个国家。1972年10月四大国声明支持两个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1975年8月又通过签署欧安会文件确定两德边界同样是“不可侵犯的”,从而从国际法上肯定了德国的分裂。两德建国后在统一问题上相互间进行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建国初期他们都高举

word文档 下载后可自由复制编辑

统一旗帜,但设想不同,又有四大国牵制,未能在统一问题上取得进展。随着东西方冷战的加剧和两德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东德从60年代起逐步放弃统一旗帜,并于1961年8月起在东,西柏林建筑起一道高墙并全面封锁两德边界,断绝两德往来。70年代,两德恢复了交流与合作。1987年12月苏美签署中导条约后,东西方关系走向缓和,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局势相继发生变化。受其影响,1989年5月后,东的局势急转直下,一发不可收拾。东德政府迫于国内形势的压力,于11月9日晚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与西德的边界,允许东德人只凭身份证即可前往西德和西柏林。柏林墙的开放把当时西德国内和国际上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议论推向高潮,西德总理科尔趁势于11月28日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对此,东德总理莫德罗为争取主动,在征得戈尔巴乔夫的统一后,于1990年2月1日提出统一德国的四阶段方案。至此两个德国都把统一问题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四大国意识到两德统一是大势所趋,被迫调整各自的针对两德统一的政策。2月13日,四大国外长和两德外长共同制定了“2+4”方案,即先由两德解决“内部”统一问题,再由两德同四大国一起解决“外部”问题。3月,民社党(原德国统一社会党)在东德大选中败北,丧失执政党地位。4月,由选举获胜的基民盟组织新政府。东德新政府的施政纲领基本体现了科尔政府的意图,因此两德迅速就统一的目标,方式和速度达成一致,消除了“内部”统一的障碍。5月12日,两德政府就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一揽子条款达成协议,形成第一个“国家条约”。条约规定:从7月1日起统一两德货币,东德人的工资,养老金,奖学金,租金等反复支付的费用及部分存款按1比1发放西德马克,其余一律按2比1折算,西德的联邦银行同时取代东德中央银行;在东德全面实行西德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奉行私有化,自由竞争及商品,劳动,劳务和资金自由流通原则,直接引进西德的主要经济法规;按西德模式在东德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该条约的签署和生效,标志着东德从此放弃国家经济和财政主权,为完成两德统一迈出了决定的一步。8月31日双方又签署了实现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条约规定东德恢复1952年7月23日行政区划改革前的5州建制,并于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第23条集体“加入”西德;西德的所有国内法和所签订的所有双边和多边国际条约,协定以及欧共体的有关法律和条约,从统一之日起都自动延伸到东德;使用西德的国名,国旗,国歌和国徽。首都社在柏林。条约签署后,西德政府各部门随即向东德相应部门派出庞大的工作组,从经济,内政,外交和国防等各个领域对东德实行全面接管。 在解决“内部”统一问题时,两德和四大国外长就统一的“外部”问题举行了四次“2+4”会谈,并对所有外部问题取得一致意见。1990年9月12日,两德和四大国外长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对内对外的全部主权,四大国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随之失去作用;德国保证在统一后三,四年内把德国的武装力量裁减45%,不染指ABC(核,生,化)武器,并制止纳粹势力抬头;确认奥得—尼斯河为波兰西部边界,德国人现在和将来都不对其他国家提出任何领土要求;驻扎东德地区的苏军将在1994年底之前全部撤离,苏军撤离后,除德国不对外,其他国家的军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进驻东德地区。10月1日,四大国外长在纽约发表联合宣言,宣布从10月3日起中止四大国队的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让统一后的德国获得完全的主权。德国统一的迅速实现是1990年欧洲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大事,它标志着战后欧洲以德国分裂为标志之一的“雅尔塔格局”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