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题库附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药理学题库附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f57556f8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c

A.对眼和胃肠平滑肌兴奋作用强 B.对眼作用较毒扁豆碱温和而短暂 C.选择性激动M胆碱受体 D.松驰瞳孔扩大肌,引起散瞳 E.用于治疗青光眼 2.下列可用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药是( 2.CE)

A.毛果芸香碱 B.新斯的明 C.氯解磷定 D.毒扁豆碱 E.阿托品 3.口服新斯的明的主要作用是(3.CE )

A.加快心率 B.减低眼压 C.兴奋骨骼肌 D.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E.兴奋胃肠及膀胱平滑肌 三、问答题

1.试比较毛果芸香碱与毒扁豆碱治疗青光眼机制。1.毛果芸香碱是M受体激动药。激动虹膜括约肌M受体,虹膜向中心拉紧虹膜跟部变薄,前房角间隙变大。房水易通过巩膜静脉窦流入血液循环,使眼压下降,青光眼缓解。毒扁豆碱是胆碱酯酶抑制剂,通过间接增加乙酰胆碱发挥作用,使瞳孔缩小,降低眼压,作用强而持久。

2.简述新斯的明临床应用的药理学基础。2.新斯的明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神经末梢乙酰胆碱水解减少而表现其作用。治疗重症肌无力:兴奋骨骼肌,除抑制服碱酯酶外还直接激动终板N2受体及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兴奋内脏平滑肌,治疗腹气胀及尿潴留。抑制心脏,减慢心率,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利用其兴奋骨骼肌作用解救非去极化型肌松药过量中毒。

3.试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典型症状。3.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包括M样症:瞳孔缩小,视力模糊,流涎,出汗,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N样症状:肌震颠,无力,甚至肌麻痹,心动过速,血压上升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先兴奋后抑制,不安,头痛,诣妄,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

4.简述M受体阻断剂与胆碱酯酶复活药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4.①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能迅速阻断M受体,缓解由大量乙酰胆碱堆积引起的M样症状和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但不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复活,也不能使体内有机磷酸酯灭活。②胆碱酯酶复活药氯解磷定能使被抑制尚未老化胆碱酯酶复活,亦与体内游离磷酸酯相结合,生成磷酰化解磷定经肾排出,起到解毒作用。两类药联用能提高解毒效果,弥补不足。因两类药作用时间短,需反复用药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第八章 抗胆碱药 自测题 单选题

1.阿托品应用于麻醉前给药主要是(1.C)

A.兴奋呼吸 B.增强麻醉药的麻醉作用 C.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D.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E.预防心动过缓

2.与M受体无关的阿托品作用是(2.D )

A.散瞳、眼压升高 B.抑制腺体分泌 C.松弛胃肠平滑肌 D.解除小血管痉挛 E.心率加快

3.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者,经反复大量 注射阿托品后,中毒症状消失,但出现心悸、瞳孔扩大,视近物模糊、兴奋等症状,应采用(3.B)

A.用新斯的明对抗出现症状 B.用适量毛果芸香碱对抗出现症状 C.用东莨菪碱对抗出现症状 D.继续用阿托品治疗 E.用山其著碱治疗 4.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4.C )

A.散瞳、升高眼压、调节痉挛 B.散瞳、降低眼压、调节麻痹 C.散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D.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E.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5.东莨菪碱与阿托品相比较显著的差异是(5.E )

A.腺体分泌抑制 B.散瞳、调节麻痹 C.心率加快 D.内脏平滑肌松弛 E.中枢镇静作用

6.阿托品对下列腺体分泌抑制最弱的是(6.E )

A.唾液腺分泌 B.汗腺分泌 C.泪腺分泌 D.呼吸道腺体 E.胃酸分泌 7.适用于阿托品治疗的休克是(7.E)

A.心源性休克 B.神经源性休克 C.出血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感染性休克 8.阿托品对下列平滑肌明显松弛作用是(8.C)

A.支气管 B.子宫 C.痉挛状态胃肠道 D.胆管 E.输尿管 二、多选题

1.阿托品禁用于(1.ACDE )

A.青光眼 B.心动过缓 C.前列腺肥大 D.体温过高患者 E.幽门梗阻 2.阿托品中毒时常出现(2.ABCDE)

A.视近物模糊 B.眼压升高 C.皮肤干燥 D.体温升高 E.中枢兴奋 3.下列禁用于青光眼的药物有(3.ABcDE )

A.山莨菪碱 B.东莨菪碱 C.阿托品 D.后马托品 E.琥珀胆碱 4.阿托品的抗胆碱作用可用于(4.ABcD)

A.房室传导阻滞 B.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C.胃肠痉挛 D.全身麻醉前给药 E.心动过速

5.山莨菪碱的作用有(5.ABcD)

A.抑制腺体分泌 B.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 C.散大瞳孔 D.扩张血管 E.心率减慢 6.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机制是(6.AD) A.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B. 受体阻断作用 C.M受体阻断作用 D.细胞保护作用 E.收缩血管

7.下列属于人工合成解痉药有(ABD)

A.丙胺太林 B.后马托品 C.阿托品 D.贝那替嗪 E.山莨菪碱(654) 三、名词解释

1眼调节麻痹:1.因M受体被阻断,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拉紧,晶体处扁平,屈光度降低,视近物此现象称调节麻痹。

2眼调节痉挛:2.M受体被激动,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视远物模糊,象称调节痉挛。 四、问答题

1.简述阿托品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简述阿托品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采用大剂量阿托品化有那些主要指征。简述山莨菪碱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优于阿托品的原因。简述东莨菪碱全身麻醉前给药优于阿托品的原因。 1.作用与应用:①松弛内脏平滑肌,用于缓解内脏绞痛;②抑制腺体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③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④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⑤散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用于虹膜睫状体炎、查眼底、验光;⑥阻断M受体,可缓解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M样症状和部分中枢症状。阿托品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根据中毒程度其用量个体差异大,需先用大剂量形成

2.阿托品化。阿托品化主要指征是颜面红热,腺体分泌减少,皮肤干燥,瞳孔扩大,肺部哆音减少或消失,意识好转。

3.优点是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不良反应少,对中枢兴奋、腺体及眼作用弱。②缓解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显著。⑤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4.优点是①抑制腺体分泌强于阿托品,减少唾液及支气管腺体分泌。②明显镇静催眠作用,增大剂量意识消失。③兴奋呼吸,缓解麻醉药引起呼吸抑制。 第九章 拟肾上腺素药 自测题 单选题

1.防治腰麻及硬膜外麻醉引起低血压,应选用(1.D)

A.多巴胺 B.异丙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麻黄碱 E.间羟胺 2.治疗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首选(2.E)

A.关羟胺 B.多巴胺 C.异丙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3.伴心收缩功能低下及尿量减少的休患思者,应选用(3.B)

A.间经胺 B.多巴胺 C.多巴酚丁胺 D.肾上腺素 E.异丙肾上腺素 4.异丙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是(4.B)

A.兴奋心脏,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松弛支气管 B.兴奋心脏,升高收缩压、降低舒张压, 松弛支气管 C.兴奋心脏,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松弛支气管 D.抑制心脏,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松弛支气管

E.抑制心脏,降低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松弛支气管 5.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是(5.C )

A.中枢兴奋 B.舒张压升高 C.心动过速 D.体位性低血压 6.具有明显中枢兴奋性的拟肾上腺素药是 (6.D)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麻黄碱 E.异丙肾上腺素 7.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目的主要是(7.D)

A.防止过敏性休克 B.防止低血压 C.使局部血管收缩起止血作用 D.延长局麻作用时间,防止吸收中毒 E.扩张血管,促进吸收,增强局麻作用 8.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的受体是(8.E )

A.β1受体 B.β1和β2受体 C.α和β1受体 D.α和β2受体 E.α、β1和β2受体

9.静滴剂量过大易引起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是(9.C)

A.异丙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 E.多巴酚丁胺 10.下列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是(10.D)

A.多巴胺 B.异丙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去甲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二、多选题

1.多巴胺的作用特点是(1.ABCD )

A.加强心肌收缩力,输出量增加 B.较少引起心律失常 C.扩张肾血管增加尿量 D.对中枢影响小 E.支气管扩张

2.间羟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前者的优点是(2.ABCDE)

A.作用时间较长 B.升压作用弱 C.心脏作用弱,较少引起心律失常 D.可肌注给药 E.肾血管收缩弱,较少引起少尿

3.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相比,前者的特点是(3.ABC)

A.收缩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显著 B.肾血管收缩,明显减少肾血流量 C.只能静脉滴注 D.兴奋心脏强 E.扩张支气管强

4.异丙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相比,前者的特点是(4.ABCD)

A.扩张支气管强 B.骨路肌及内脏血管扩张明显 C.外周阻力明显下降 D.兴奋心脏作用强 E.可治疗过敏性休克

5.麻黄碱与肾上腺素相比,前者的特点是 (5.ABCD)

A.可口服 B.升压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C.中枢兴奋明显 D.支气管扩张作用弱 E.反复应用不易产生耐受性。

6.常用于心脏骤停的药物有(6.BC)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E.阿托品 7.去甲肾上腺素静滴外漏引起组织坏死,可采用治疗措施有(7.CDE)

A.静脉滴注阿托品 B.静脉滴注山莨菪碱 C.酚妥拉明局部注射 D.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E.局部热敷

8.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脏作用特点是(8.ACDE)

A.使心输出量增加 B.直接激动心脏氏受体 C.直接激动心脏P1受体 D.加强心肌收缩力 E.心肌耗氧量增加

9.下列对肾脏血管有收缩作用的药物有(9.ABE)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异丙肾上腺素 E.间羟胺 10.肾上腺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10.ACD)

A.过速型心律失常 B.局部组织坏死 C.血压升高 D.烦躁、头痛、焦虑 E.呼吸困难

11.异丙肾上腺素具有(11.CDE)

A.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 B.使肾血管收缩 C.使骨骼肌血管扩张 D.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E.加快传导,心率增加

12.肾上腺素与异丙肾上腺素相同的适应证是(12.CE)

A.过敏性休克 B.鼻粘膜和齿龈出血 C.支气管哮喘 D.与局麻药配伍 E.心脏骤停 三、问答题

1.简述肾上腺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药理学基础。1.肾上腺素可激动心脏β1受体,使心脏收缩力及输出量增加。激动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及减少过敏介质释放,缓解呼吸困难。激动α1受体使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收缩,改善支气管粘膜水肿及使血压升高,缓解过敏性休克症状。作用快,疗效好,给药方便(皮下、肌注及静注)。常首选治疗过敏性休克。 2.简述多巴胺用于休克治疗的药理学基础。2.多巴胺激动α、β及DA受体,对外周β2受体作用弱,激动心脏β1受体,使心脏收缩力及输出量增加。激动外周α受体使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对肾、肠系膜、冠脉(DA受体)扩张,增加重要脏器血流,改善肾功能,增加尿量,防止内脏器官及肾功能衰竭,故常用于感染性、出血性、心源性等休克,尤适用于心收缩力降低、尿量减少休克思者。

3.简述间羟胺取代去甲肾上腺素用于休克早期的原因。3.间羟胺除直接兴奋。受体外还可促进神经末梢释放NA,兴奋心脏作用弱,较少引起心律失常,对肾血管收缩很弱。很少引起少尿。作用持久,可肌注给药,应用方便。主要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头晕,剂量过大或过频可引起心动过速甚至心律失常,反复用药易出现耐受性。

4.简述异丙肾上腺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咽发干、心悸不安;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目眩、面潮红、恶心、心率增速、震颤、多汗、乏力等。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心率。在支气管哮喘病人,已具缺氧状态,加以用气雾剂剂量不易掌握,如剂量过大,可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产生危险的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第十章 抗肾上腺素药 自测题 单选题

1.下列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药物是(1.C )

A.普萘洛尔 B.多巴胺 C.酚妥拉明 D.东莨菪碱 E. 多巴酚丁胺 2.普萘洛尔的禁忌证是( 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