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总复习题00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微观经济学总复习题00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7355320647d27284b7351cd

可以相对地减少一般管理人员的比重和生产、购销的一般性费用的支出等等,从而降低了单位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量增长曲线陡峭地向左上方倾斜。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般而言,随着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最初往往规模报酬递增,然后可能有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如果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在长期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产规模的调整,尽可能使长期平均成本降低,享受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而避免由规模不经济遭受的损失。

21.简述基数效用理论及其相对应的消费者均衡。

答: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基数效用:一种产品效用的大小,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消费者可以说出从消费某种产品中得到的满足是多少效用单位。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基数效用论研究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是:消费者的偏好(嗜好)既定,消费者的收入既定,商品的价格既定。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把全部收入用完;每一元钱都化在刀口上,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22.什么是规模经济?如何确定企业的适度规模?

答: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者采用一定生产规模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生产规模扩大后,厂商可以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劳动的专业化和分工的程度,可以相对地减少一般管理人员的比重和生产、购销的一般性费用的支出等等,从而降低了单位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量增长曲线陡峭地向左上方倾斜。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般而言,随着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最初往往规模报酬递增,然后可能有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如果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在长期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产规模的调整,尽可能使长期平均成本降低,享受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而避免由规模不经济遭受的损失。

23.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答:劳动供给曲线表明的是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格之间的关系,而劳动供给可看成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供给的增加就是闲暇需求的减少,并且劳动价格(工资)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或价格。从替代效应上看,工资上升总会导致闲暇

需求量的减少,即劳动供给增加。但从收入效应来看,工资上升时,对闲暇的需求也会增加。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闲暇的需求量会随着工资的上升而下降,即劳动供给增加,但工资较高时,则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的增量很大,收人效应可能大于替代效应,因而,劳动供给会减少,引起劳动供给曲线后弯。

24.完全竞争厂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需要花钱做广告来获取更大利润吗? 答:不需要。首先,完全竞争市场中具有完全信息。其次,所有厂商产品无差异,不必为相同产品做广告。再次,完全竞争中,每个厂商份额很小,但面临无数的消费者,不愁卖不出去。最后,完全竞争中产品价格既定,厂商在此价格下销售商品就行了。

25为什么MR=MC是垄断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答:这是因为,只要MR>MC,垄断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增量就会大于所付出的成本增量,这时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随着产量的增加,MR会下降。而MC会上升,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最后达到MR=MC的均衡点,厂商也由此得到了产量增加的全部好处。而MR

26述决定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答: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27述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答: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衡量,计算效用大小的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并且消费者能够清楚地说出每种商品对自己的效用。序数效用论指出效用虽然不能用具体数字来表示其大小,但是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效用来进行排序,以序数的方式表现出来。

28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答: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

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它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29人的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会由正斜率变为负斜率?

答:平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者愿意为了更高的工资而供给更多的劳动,劳动供给曲线就表现出正斜率;当工资水平较高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劳动者会增加对闲暇的消费,从而减少劳动供给,因此劳动供给曲线就表现出负斜率。

30述洛伦兹曲线及其含义。

答: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高到低排序,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最后将得到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为洛伦茨曲线。它反映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且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31.请用经济学理论解释“谷贱伤农”。

答: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句俗语,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均衡数量的下降幅度,致使农民收入减少。

与此类似,在歉收年份,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减少幅度,致使农民的总收入增加。

32.简述无差异曲线及其基本特征

答:用来表示X,Y两种商品不同组合,却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3.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答: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生产的最有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和边际转换率相等。

34.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叠的?

答:市场上对某一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状况,可以用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来表示,该曲线也被简称为厂商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

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这样,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又可以表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销售价格是固定不变的,于是,我们必然会有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的结论,即必有AR=M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叠的。

35.什么是市场失灵?有那几种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市场的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原因:市场势力(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信息。

36、什么是供求定理?

答:若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若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化,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这种影响,称为供求定理。

37、试述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

答:(1)效用最大化;即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2)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

(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38、为什么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 答:利润??TR?TC,利润最大化时,

???TR?TC?TR???0,?MR,?Q?Q?Q?Q?TC?MC,所以利润最大化条件为MR?MC。 ?Q39、简述生产的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标准。

答:划分长期和短期的标准是规模是否可变,如果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数量不可变,则为短期生产;若所有要素数量均可变,则为长期生产。 40、简述价格歧视的类型。

答:价格歧视有三种类型: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每一个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