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示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文言特殊句式示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73842116529647d272852ca

文言特殊句式示例

1. 刘备天下枭雄。

【注解】判断句,无标识。 2. 臣之所好者,道也。 ..

【注解】判断句,完整标志“者……也”。 3.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注解】主语:此人(已省略)。判断句,标志“……也”。参乘:驾车的人。

【翻译】此人就是为刘邦驾车的人樊哙。 4. 粟者,民之所种也。 ..【注解】判断句,标志“者……也”

【翻译】粮食,是人民种的。 5.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

【注解】判断句,标志“为”。全:使动,保全。破:使动,破坏。

【翻译】凡是用兵的法则,使国家保全的是上计;使国家破坏的是下策。 6.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注解】判断句,标志:副词“乃”。鼓:象形字,引申为“拿”的意思

【翻译】我就是市场上拿刀杀猪宰羊的人。 7. 梁父即楚将项燕。 .【注解】判断句,标志:“即”,就是。

【翻译】梁父就是楚将项燕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注解】判断句,标志:“则”,就是。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景象。 9.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注解】判断句,标志:“是”,是。 10.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注解】被动句,标志:“于”。“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翻译】在国内被郑袖疑惑,在国外被张仪欺骗。 1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注解】被动句,标志:“见”。而:转折。

【翻译】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

12.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注解】被动句,标志:“见”。徒:白白地。 【翻译】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地被欺骗。 13.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注解】被动句,标志:“见”。诚:实在。

【翻译】我实在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14.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

【注解】被动句,标志:“为”。

【翻译】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耻笑。 15.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者可以千数。

【注解】被动句,标志:“为……所……”。“……者”:定语后置。可:可以。 以:用。数:计数。

【翻译】被人马所践踏的弱兵可以用千来计数。 16.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注解】被动句,标志:“为”。不(fǒu)者:不这样的话。且:将要 【翻译】不这样的话,你们都将被俘虏。 【集锦】 若属、尔等、汝等:你们

chái

吾辈、吾侪:我们

之类、之属、之伦、之侪:这一类

17. 沛公安在? .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安在?在安)。安:哪里 【翻译】沛公在哪里呢? 18. 大王来何操?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何操?操何)

【翻译】大王来做什么呢? 19. 许子奚为不自织? .

【集锦】胡(为乎)、焉、安、何、盍、奚:疑问副词,为什么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奚为?为奚)。奚:何 【翻译】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呢? 20. 权知其意,执肃之手:“卿欲何言?”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何言?言何)

【翻译】孙权了解他的心意,握着鲁肃的手说:“您要说什么呢?” 21. 古之人不余欺也。 .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余欺?欺余),标志:否定句中代词“余”作宾语。

【翻译】古代人没有欺骗我啊。 2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己知?知己),标志: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

患:以……为患,担心。

【翻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23.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未之尝闻?未尝闻之),标志:否定句中代词“之”

象形字,鸟将麻(草)扇倒 作宾语。治: 治理 靡(mǐ) .

治理得很好 没有(靡日不思,靡计不施) 太平 靡靡之音(靡表示奢靡,特殊记)

浮靡 “靡”表示“倒”: 靡(mí)

侈靡 望风披靡

浪费

奢靡 所向披靡

靡费 风靡一时

【例如】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 【翻译】(史记上)国家治理得太平、致使国家混乱的规律道理,没有 不体现出来的。

【翻译】老百姓不富足,却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的,从古至今,还没有听说这样 的事。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标志:“之”。“泛”通“覂(fěng)”, 结束。大命:指国家。 无定指代词“没有谁”(99%要用此翻译) 莫 没有(否定副词)

有的人

也许,或许

【翻译】残暴的贼寇公然行凶的时候,没有谁能够阻止;国家将要灭亡的时候, 没有谁能够振兴救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不知句读),标志:“之”。 【翻译】不懂得句读,不理解疑惑。 唯余马首是瞻。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马首是瞻?瞻马首),标志:“是”。 【翻译】只看我的马头就可以了。 何功之有哉?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何功之有?有何功),标志:“之”。 【翻译】有什么功劳啊? 唯利是图。

【注解】倒装句,宾语前置(唯利是图?唯图利),标志:“是”。 【翻译】只图利。

24.

25.

26.

27.

28.

29.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少矣)

【注解】“大阉之乱”作状语,翻译时必须加上“的时候” 缙绅:借代,代指读书人,当官的人

“而”字去掉为定语后置,但有“而”不能译为定语后置, “而”作为连词,表示递进。

【翻译】阉党作乱的时候,当官的人不改变志操的太少了。 30. 此山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注解】倒装句,定语后置。具体:形体基本具备。 【翻译】这座山也是形体基本具备但体积较小的雁荡山。 31.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注解】倒装句,定语后置。是:这样。

【翻译】铿然做声的石头,比比皆是(都是这样的)。 32.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注解】倒装句,定语后置。

【翻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劲的筋骨。 33. 疆土之新辟者……赋税之繁重者……

【注解】倒装句,定语后置。

【翻译】新开辟的疆土,繁重的赋税。 34. 人马烧溺死者

【注解】倒装句,定语后置。 【翻译】被烧死淹死的人马 35. 求人可使报秦者

【注解】倒装句,定语后置。

【翻译】找一个能够出使并回复秦国的人。 36. 今战士还者

【注解】倒装句,定语后置。 【翻译】如今回来的战士。

37.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注解】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在败军之际接受任务,在危难之时接受命令。 38.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注解】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于:比。(只要“于”前为形容词,100%译 为“比”)

【翻译】虽然才能比世人高,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39.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注解】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于:比。

【翻译】让支撑房屋的柱子,比在南面田里耕地的农夫还多。 40.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注解】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以:把。 【翻译】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

41. 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注解】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荻=柴(瞻前顾后法),以:把。 【翻译】在车上承载干燥的柴火,在其中灌上油,用帷幕盖上。 42.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注解】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以:用。 【翻译】用篆书文字和鸟兽的图形装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