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江西省抚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江西省抚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7b05530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2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了对母亲的爱。 B.冰心的代表作是《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

C.《罗摩衍那》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部叙事诗。罗摩是诗中的主角。 D.泰戈尔创作了《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等诗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随着地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节能减排”正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B.经过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她终于夺得了全国公开赛的冠军。 ....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D.庆祝晚会上的小品表演让台下观众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3.下列《西游记》中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酒戏嫦娥——猪八戒 B.大战二郎神——孙悟空 C.大闹五庄观——沙和尚 D.招安孙悟空——太白金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当下文艺创作创造了榜样。

B.通过“七七事变”80周年参观活动,让我们回顾了历史,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C.面对紧急的汛情,长沙工商部门加强汛期市场监管,防止不出现利用洪灾哄抬菜价、掺杂掺假等违法经营行为。

D.“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跟我们息息相关的理念。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 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 ②。

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日中不至,________;对子骂父,_____。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观沧海》中特写大海之景,突出惊涛拍岸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送裴郎中①贬吉州②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①郎中:古代一种官职。②吉州:地名,现指江西吉安。 1)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了送别时的环境。 B.第二句写了临别时的心情。 C.第三句写了离别分手的原因。 D.第四句写了贬谪之地的景物。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以“猿啼”“水自流”衬托送别裴郎中时的伤感。 B.三、四句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政治上受挫折而被贬遭逐的悲凉心情。 D.全诗写眼前景,道别离情,自然而巧妙,很耐人寻味。 四、综合性学习

8.学习本文后,班级准备开展关于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拟出了下面三个问题,请你帮忙完成。

(1)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成语,请写出几个来。(至少三个) (2)这些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相似点?

(3)现代人赋予了“狼”很多新的意义,请在下面的两个例句中选择一个,分析句中“狼”的新意义。 例句:①嫁人要嫁灰太狼。

②生态保护主义提倡要“与狼共舞”。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匹夫不可/夺志也?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博学而笃志( ) ②饭疏食饮水 ( ) ③传不习乎( ) ④匹夫不可夺志也( ) 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解释从上面几则语录中提炼出来的两个成语。

择善而从: 三省吾身:

8)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10.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摘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4)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5)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两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有感情地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那小男孩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待妈妈的醒来。妈妈刚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接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仿佛害怕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能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 2)文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本文的中心?请写下来。

3)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仿佛害怕他会突然间飞了。 ....

4)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它表现了小男孩什么样的心情?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12.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

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

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1)根据以上语段描述的内容,简析牧羊人的形象特点。 2)请从写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3)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牧羊人的行为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句式开头,介绍一个自己熟识或者崇拜的人。

[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是一丝不苟的。 七、作文 13.作文小练笔

课文中的莎莉文老师为了作者的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令人敬佩,请你也写一位你最敬佩的老师,描写出其外貌特征,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