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生理学习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精品课程生理学习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7dd98e79b89680203d82541

A 带负电的小分子 B 带正电的小分子 C 电中性的小分子 D 带正电的大分子 E 带负电的大分子

6 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 囊内液体胶体渗透压 C 血浆胶体渗透压 D 囊内压 E 全身动脉压

7 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主要靠下列哪项来调节 A 自身调节 B 神经体液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正反馈调节 E 前馈调节

8 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A 肾交感神经兴奋 B 注射大量肾上腺素

C 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D 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液 E 注射抗利尿激素

9 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是由于 A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增高 B 肾内压下降

C 血浆胶渗压增高 D 肾血浆流量增多 E 囊内液胶渗压下降

10 交感神经兴奋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由于 A 平均动脉压降低 B 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C 囊内压升高

D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E 肾血浆流量降低

11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 A 一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 B 一个肾脏生成的原尿量 C 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D 两肾生成的终尿量 E 一个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12 滤过分数指下列哪一项的比值 A 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B 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 C 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 D 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 E 肾血流量/心输出量

13 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 A 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B 肾血浆流量增大 C 血浆蛋白浓度增高

D 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

E 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14 近球小管重吸收的关键动力是 A 基侧膜上的Na+ 泵 B 管腔膜上的同向转运 C 管腔膜上的逆向转运 D 管腔膜上的电中性转运 E 管腔膜 上的生电性转运

15 下列哪项属于被动转运 A 水从低渗透压侧至高渗透压一侧 B Na+ 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 C 葡萄糖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 D 氨基酸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 E 蛋白质进入细胞

16 抑制近球小管的Na+ -H +交换不引起 A Na+ 排出增多 B Cl-排出增多 C 水排出增多 D HCO3-排出增多 E 葡萄糖排出增多

17 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发生于 A 近球小管 B 髓袢 C 远球小管 D 集合管 E 各段肾小管

18 近球小管对小管液的重吸收为 A 低渗重吸收 B 等渗重吸收 C 高渗重吸收

D 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E 受醛固酮的调节

19 肾糖阈是指

A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B 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C 肾小管开始吸收葡萄糖的血糖浓度

D 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最大能力

E 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的临界尿糖浓度 20 肾小管对HCO-3的重吸收 A 以HCO3-的形式吸收 B 以CO2的形式吸收 C 主要在远球小管进行 D 滞后于Cl-的吸收 E 不依赖于H+的分泌

21 肾小管对H+的分泌增加不引起 A Na+ 吸收增加 B HCO3-重吸收增加 C NH3分泌增加 D K+分泌增加 E H2PO4-排出增加

22 髓质高渗梯度建立的主要动力是 A 近球小管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B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C 远球小管、集合管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D 髓袢升支粗段对尿素的主动重吸收 E 远球小管、集合管对尿素的主动重吸收

23 肾脏外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A 近球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 * B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 C 远球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 D 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 E 集合管对尿素的重吸收

24 肾脏内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A NaCl B 尿素

* C NaCl和尿素 D KCl

E NaCl和KCl

25 代谢性酸中毒常伴有高血钾是由于肾小管 A H+-Na+交换增强 B H+-Na+交换增强 * C H+-Na+交换减弱 D K+重吸收增强 E NH4+-K+交换减弱

26 剧烈运动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体循环动脉血压下降 B 醛固酮分泌增多 C 肾血流量减少

D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 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增加

27 高血钾引起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于肾小管 A H+-Na+交换增强 B H+-K+交换增强 C K+-Na+交换减弱 D HCO3-重吸收增强 E NH4+-K+交换减弱

28 球管平衡是指

A 近球小管对滤过液的重吸收率为65%~70% B 肾小球滤过率等于肾小管吸收率 C 肾小管的重吸收率为65%~70%

D 肾小球滤过率随肾小管吸收率而变化 E 以上都不是

29 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 A 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B 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C 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D 促进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E 保Na+、排K+、保水

30 下列可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因素是 A 心钠素

B 血管 紧张素Ⅱ

C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 血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