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822a06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4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 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研究表明氡的α射线会致癌,WHO认

定的19种致癌因素中,氡为其中之一,仅次于吸烟。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 136 B. 50 C. 86 D. 22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为222,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222-86=136,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的关系。 2. 下列各项表达正确的是( )

A. N2的电子式: N≡N B. 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为O-C-O

C. NaCl 的电子式

D. F-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D

【解析】A、氮气中氮原子还有没有参与成键的电子,电子式为

,错误;B、CO2中碳和氧之间

B错误;C、形成的是双键,结构式为O=C=O,氯化钠是离子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C错误;D、F-的结构示意图为,D正确,答案选D。

3. 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A. H3O和OH B. CO和N2 C. HNO2和NO3 D. CH3和NH4

【答案】D

【解析】A、H3O+和OH-所含电子数都是10个,A错误;B、CO和N2所含电子数都是14个,B错误;C、HNO2和NO2-所含电子数都是24个,C错误;D、CH3+所含电子数是8,NH4+所含电子数是10,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答案选D。

点睛:掌握原子的组成以及组成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中性微粒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对于阳离子,其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减去所带电荷数,对于阴离子,其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

子数加上所带电荷数,答题时注意灵活应用。 4.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 CaCl2 B. H2O2 C. Na2S D. NaOH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可知,A.CaCl2中只含有离子键,A项错误;B.H2O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项错误;C.Na2S 中只含有离子键,C项错误;D.氢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键的判断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的判断。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化学键概念的熟悉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化学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键的概念以及判断依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解答即可。 5. 在反应3H2+N2

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

s),则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 ) 应速率为0.45mol/ (L·

A. 0.44 s B. 2s C. 0.33 s D. 1s 【答案】B

【解析】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s),则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用氨气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mol/(L·s),所以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0.6mol/L÷0.3mol/(L·s)=2s,答案选B。

6.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 甲烷在氧气中 燃 烧

8H2O与 NH4Cl反应 C.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 Ba(OH)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电子转移,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A.铝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甲烷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7. 81号元素所在周期和族是

A. 第六周期IVA 族 B. 第六周期IIIB族 C. 第七周期0族 D. 第六周期IIIA族 【答案】D

【解析】第五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4,所以81号元素是第六周期,处于第六周期,由于第六周期第18列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6,因此81号元素处于第13列,是第六周期ⅢA族元素,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把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种类数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编制规律是解答的关键。要掌握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只要记住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He—2、Ne—10、Ar—18、Kr—36、Xe—54、Rn—86),就可由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推出主族元素的位置。(1)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多1或2,则应处在下周期的第ⅠA族或第ⅡA族,如88号元素:88-86=2,则应在第七周期第ⅡA族;(2)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少1~5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第ⅦA族~第ⅢA族,如84号元素应在第六周期第ⅥA族;(3)若预测新元素,可与未发现的稀有气体元素(118号)比较,按上述方法推测知:114号元素应为第七周期第ⅣA族。另外还需要第3列中的第六周期、第七周期分别存在镧系元素和錒系元素。

8.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2+-B. 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Cu+2e=Cu

C. 无论a和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 a和b 连接时,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D

2【解析】试题分析:A、a、b不连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是原电池装置,因此在铁棒上发生Fe+Cu+

=Fe2++Cu,故说法正确;B、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构成原电池装置,铁比铜活泼,铁作负极,反

22

应式为:Fe-2e-=Fe+,铜作正极,正极上反应式为Cu++2e-=Cu,故说法正确;C、根据选项AB的分析,

铁片都会溶解,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绿色,故说法正确;D、根据正极反应式,正极上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可能是阴离子 B.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C. 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断裂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 用坩埚钳夹住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的铝并不滴落 【答案】C

【解析】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可能是阴离子,如偏铝酸钠中的阴离子,故A正确;B.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溶液氯化铵,故B正确;C. 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断裂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如将氯化钠固体粉碎,离子间受到破坏,但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 用坩埚钳夹住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被氧化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因此融化的铝并不滴落,故D正确;故选C。 10. 己知吸热反应C+CO2(g)

2CO 的反应速率为v1,放热反应N2+3H2

2NH3的反应速率为v2。对

于上述两个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 均增大 B. 均减小 C. v1增大,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 【答案】A

【解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注意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反应的吸、放热无关。 11.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H2的转化率为25%,达到平衡时,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A. 5% B. 10% C. 15% D. 20%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N2+3H2起始量(mol) 2 8 0 转化量(mol) 2/3 2 4/3 平衡量(mol) 4/3 6 4/3

2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