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率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生态效率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8395cc12f60ddccdb38a04f

《扩汇节支促循环 推进集约持续农业》

这要归功于投入,包括物质性的硬投入(良种\肥料\水利\农机\资金\基本建设等)和非物质性的软投入(科技\人才\政策\管理等)。

二 《关于开展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思考》

[1]周震峰. 关于开展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07,06:9-11.

生态效率( eco- efficiency) 这一概念是在 1990 年最先被德国学者提出[2],于 1992 年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理事会 ( WBCSD) 在其向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的报告 《改变航向: 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点》中提出的。它是工业组织对社会的一种回应, 以显示工业界愿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工业界的口号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实现途径是更加理性的利用自然资源。因此, 工业界对生态效率的定义是: 可持续发展具体到企业水平即被称为生态效率, 具体讲, 生态效率是指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资源利用、工业投资、科技发展等都要朝着工业附加值最大化以及资源耗费、废物污染最小化这一方向前进[3]。

WBCSD 将生态效率定义为:“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满足人类需求和保证生活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同时能逐步降低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和资源强度, 其降低程度要与估算的地球承载力相一致”[4]。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ECD) 认为生态效率是说明“为了符合人类需求而使用生态资源的效率”, 可视为产出和投入的比值。产出是指一个企业、产业或者一个经济体的整体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价值, 而投入是指一个企业、产业或者一个经济体的整体的环境压力总和[5]。

[2] 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 21 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45- 47

[3] Schmidheiny, S., Zorraqu!n, F. Financing Change: The Financial Community, Eco-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Cambridge: MIT Press, 1996

[4] Claude Fussier.工业生态效率的发展[J].产业与环境,1995,( 4) :71- 74

[5] OECD proceedings.Innov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M].[S.L.]:OECD,2002:139

(硕士论文)

基于生态效率的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1]胡巧玲. 基于生态效率的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1.1 生态效率 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最早是在 1990 年由德国学者 Schaltegger 和 Sturm作为一个“联结商业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即增加的价值与增加的环境影响的比值[51]。1992 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WBCSD)在里约地球峰会上,将生态效率定义为:通过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服务和商品,在满足人类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把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力一致的水平上[52],简而言之就是影响最小化,价值最

大化。后来,WBCSD还对生态效率定义中补充了要达到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5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问题也愈演愈烈,生态效率作为一个测量经济与生态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也逐渐被大家认识和接受,相关研究机构纷纷对生态效率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认为:生态效率是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效率[54]。欧洲环境署(EEA)认为:生态效率是以最少的自然界投入创造更多的福利[55]。巴斯夫集团(BASF)认为:生态效率是通过产品生产中尽量减少能源和物质的使用以及尽量减少排放以帮助客户保护资源[56]。国际金融组织环境投资部(EFG-IFC)认为:生态效率是通过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的可持续性[57]。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认为:生态效率是增加(至少不减少)股东价值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58]。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Heritage)认为:生态效率是用更少的能源和自然资源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59]。加拿大工业部(Industry Canada)认为:生态效率是一种使成本最小化和价值最大化方法[60]。

本文依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WBCSD)提出的定义为基础,采用世界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提出的生态效率概念模型进行数据计算。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结合各种生态效率的定义以及农业的产业特点,笔者将生态效率在农业方面的定义为:在提高农业经济产值和农产品优质前提下,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经济与环境和谐并存的效率。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研究》

[1]邱寿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研究[J]. 能源与环境,2008,04:8-10+13.

1 生态效率理论

生态效率概念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生态经济学, 尤其是Boulding、Daly、Ayres 和Simonis 提出的流量经济( throughput economy) [1]。这一概念为国际所认识是在90 年代, 因为当时OECD 和WBCSD( 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 开始在它们的项目中推动和实施这一概念。最初, WBCSD 对生态效率的定义是:生态效率是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富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 同时使整个寿命周期的生态影响与资源强度逐渐减低到一个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能力一致的水平来实现的。

[1] Hoffrén, J.Measuring the Eco- Efficiency of Welfare Generation in a National Economy. Tampere University, 2001,

43.

WBCSD 的广义生态效率概念把福利、竞争力、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自然资源的使用与环境承载力都结合在一起。而OECD 提出一个内涵相同但更为简洁的概念, 不过这个概念仍然是广义的:生态效率是使用生态资源来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生态效率概念的本质提炼起来就是“以更少的环境影响创造更多的价值”, 因此, 生态效率概念是把经济福利与环境质量结合在一起。如果把它看作如下的一个比率, 则更容易理解。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对国家、地区、公司和产品等各层次的生态效率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不过, 各个层次的生态效率至今还没有比较一致的度量方法。近年来, 研究生态效率的中心在欧洲, 欧洲各地区认为提高生态效率是提高地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因此把提高生态效率作为一个重点来研究。

传统发展模式主要是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因此科技和体制的重点是节约劳动和资本, 但是大量地消耗资源和环境。在新时期我国各地区要协调发展则必须超越这种

仅仅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的发展模式, 转而采用既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 又追求大幅度提高生态效率的发展新模式, 相应地, 科技和体制既要强调节约劳动和资本, 也要强调节约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