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7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限时集训23 补写句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7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限时集训23 补写句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84929566e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a

专题限时集训(二十三) 补写句子

(限时40分钟)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大气中,当这种污染物浓度超过大气自净能力时便构成大气污染,__①__。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短时间内可在大气中积聚到很高浓度,许多人因而患病甚至死亡。更多的情况则是__②__,体质下降或导致某些慢性疾病。大气中的污染物一般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也有少数的污染物经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__③__,但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危害严重的只有几十种,可分为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和生物性物质三类。

① ② ③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的内容和结构。整段话共五句,第一句是主旨句;第二、三句分别强调大气污染在短时间内和长时间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第四句是污染物对人类的污染途径;最后一句是大气污染的种类。据此,①处应该是对文段的总括,即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②处,根据前文污染物“短时间内”给人带来的影响,以及②后的“体质下降或导致某些慢性疾病”可知,此处应填与“人们长时间受低浓度污染物的侵袭”类似的内容。③处,根据结尾“危害严重的只有几十种”可知,此处应填与“大气污染种类繁多”有关的内容。

【答案】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人们长期受低浓度污染物的侵袭 ③大气污染的种类繁多(6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在感冒服药期间,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重复用药。__①__,很容易造成某些成分服用量超出安全限额。感冒有时会伴有发热、疼痛的症状,__②__,于是便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这是十分有害的。须知感冒的治疗本身需要一定的过程,而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有扑热息痛的效用。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或同时吃退烧药和止痛药,__③__,导致急性肝损伤,严重时会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

① ② ③ 【解析】 本段一共五句话。第一句表述的内容是感冒患者不能重复用药;第二句写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第三句写感冒的症状及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有害;第四句写感冒治疗需要过

1

程以及许多感冒药都有共同的作用;最后一句写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带来的危害。由此可以看出,语段的整体意思是感冒时重复用药有害。其中,第一、二句为假设关系,第三句及四、五句为因果关系,第五句明显为假设关系。全段为总分关系。第①处应用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第②处的内容应与感冒患者的心理有关,即想让感冒尽快好起来;由前面的“如果”可知,第③处应用与“如果”搭配的词语。

【答案】 ①如果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 ②有的患者(病人)急于尽快康复 ③就会造成扑热息痛的成分摄入过量(每句2分)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香草常被用来美化环境,而一项研究显示,__①__,比如对唇形科的一些香草喷洒热水,就能够促使其向空气中释放大量杀菌成分。__②__,如在大棚里种植此种香草可减少农药使用量等。日本茨城大学副教授佐藤远雄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如果将唇形科香草叶片在50摄氏度的水中浸泡数十秒,叶片就会大量释放具有杀菌效果的对伞花烃和松油烯,其释放量分别达到通常情况下的6倍和8倍。研究小组认为,___③__,误以为叶片感染了病原菌,从而产生抵抗力,释放出抗菌物质。

① ② ③ 【解析】 解答此题,要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和横线前后的具体内容。①处,前文表述了香草的一般功能,后文举例说明一些香草可释放杀菌成分可知,此处应填该项研究的结果,即有些香草具有杀菌功能。②处,由前文说“促使香草释放杀菌成分”的方法,后文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可知,此处应该填类似于“这个方法还可用于其他诸多领域”等内容。③处,由后文对香草能产生这种杀菌功能的原因的分析及“误以为”一词可知,此处应填香草能产生杀菌成分的直接原因,从前文的研究过程可以看出,是因为对这些香草进行了加热,故此处应填类似于“香草遇热受刺激后”的内容。

【答案】 ①有些香草还具有杀菌功能 ②这个方法还可用于其他诸多领域 ③这是由于一些香草遇热受刺激后(6 分,每句给2分,意思对即可)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6分)

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__①__,统称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__②__,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大领域: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二十四节气”的申报,__③__。

2

① ② ③ 【解析】 ①处,根据前面“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及后面“统称‘二十四节气’”可以判断,此处可填“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②处,根据前面“‘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后面“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可以推知,此处可填“传统农业生产与节气密切相关”。③处,根据前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大领域可以推断,此处可填“属于‘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这一范畴”。

【答案】 ①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 ②传统农业生产与节气密切相关 ③属于“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这一范畴(6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古代在纸张发明之前,用削得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__①__,用于写信的简则称为“书简”。在书写之前,要挑选青竹筒在微火上烤灼使之脱水,就是把竹筒的水分蒸发出来。经烤灼,__②__,犹如人体出汗。经烘干的竹简易于书写,且不易为虫蛀。__③__,“汗青”后来引申为书册、史籍。

① ② ③ 【解析】 文段第一句提到两个概念,“简”“书简”,结合①处后“用于写信的简则称为‘书简’”可知,①处应该表述某种事物称为“简”之意,结合前句可知,这种事物是“这种竹片”。②处后“犹如人体出汗”,是一个简单的比喻,由喻体“人体出汗”和前文“把竹筒的水分蒸发出来”可知,②处作为本体可填类似于“竹筒表皮渗出水滴”的内容。③处后出现新的名词“汗青”,显然③处应该是“汗青”的命名。

【答案】 ①这种竹片称为“简” ②竹筒表皮渗出水滴 ③所以称被烘烤处理过的竹简为“汗青”(6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6.(2018·南昌一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莺生性胆小,常常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__①__,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起来,又唱又跳。它还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__②__,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回到密林中去。__③__,早晨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淋浴。

3

① ② ③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补写恰当语句的题目,答题时要通读文段,理解文段的意思,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上下文可知,①处是对上文莺躲避危险的敌人伯劳的转折,可以填与“然而危险一旦过去”类似的内容;根据下文“只偶尔才在树边上露面”可知,②处所填的内容是说莺的躲藏,可以填“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之类的内容;根据下文的采集露水和摇晃树枝淋浴可知,莺喜欢水,所以③处可以填“莺还喜欢水”之类的内容。

【答案】 ①然而危险一旦过去 ②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 ③莺还喜欢水(6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声调是指发音时贯穿于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不同的声调分别具有或升或降、或平或曲的变化特点,__①__。同一个人的不同的音高变化,__②__。声带越紧,声调越高;声带越松,声调越低。声带先松后紧,声音就由低变高;声带先紧后松,__③__。控制声带的松紧可以形成不同的音高,从而构成不同的声调。

① ② ③ 【解析】 根据第一空前面的关键词“变化”和第一空后面“音高”一词以及文段最后一句所总述的三者关系 “从而构成”的提示,①处可填“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音高”;根据第二空后面“声带越紧,声调越高”“声带越松,声调越低”的规律,②处可填“是由控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或“和控制声带的松紧有关”;根据第三空前面“声带先松后紧,声音就由低变高”句式,结合照应关系,③处可填“声音就由高变低”。

【答案】 ①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音高 ②是由控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或:和控制声带的松紧有关) ③声音就由高变低(6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会影响出汁率,__①__。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__②__,而果胶被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__③__,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