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9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9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8623e65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6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9年高三第二学期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选择题(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忖(chǔn)度 僭(jiàn )越 摩洋工 不省人事 ..B. 押解(jiè) 溘然(kè)长逝 明信片 攻城略地 ..C. 溺(nì)爱 炽(zhì)热 清花瓷 厉行节约 ..D. 怃(wǔ)然 咄咄(duó)逼人 景泰蓝 计日成功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从北京乘坐高铁去上海,速度真了不得,五个小时后,就______上海了。

②中国小说不是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偏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行的表现使读者 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③“银河”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必将带动许多高科技产品________,填补某些领域的空白。

A. 临近 体会 面世 B. 临近 领略 面市 C. 邻近 领略 面世 D. 邻近 体会 面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同时像“毒奶粉”这样的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

B.一曲曲儿歌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将我们的记忆带回到了那些曾经的蹉跎岁月,长大....了的我们在体味欢乐的同时,更感到了肩头的责任。

C.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精彩纷呈,且不说运动场上的生龙活虎,就连看台上不绝如缕的呐喊....助威声也足以使人震撼。

D.各国政府纷纷亮出的“花钱消灾”的救市举措,使得本就不大景气的世界经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 “寒潮”中,更显得捉襟见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将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因此,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高校扩招势头将从今年起逐步遏止。

B.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其产品多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C.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难以解决钓鱼岛争议问题,起码可以就如何防止危机升级而做出努力。

D.我们的报纸、杂志、图书及一切出版物,尤其是中小学教材,要增强语言使用的规范意识,坚决杜绝用字用词不规范的问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汉书》等。

B.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它塑造了“守财奴”老葛朗台这一经典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D.创作于三十年代的《边城》、《竹林的故事》均是我国 “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其作者分别是沈从文、废名。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大命①

(清)唐甄

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②”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③.

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

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

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

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曰:“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吁嗟人乎!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吾惟无身,是以无患。’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选自《潜书》) .【注释】 ①大命:指天下的命脉 ②粞:碎米。 ③曷:通“盍”,何不。

6、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 资:供给 .B. 比其反也,犹哭 比:及 .

C. 犹食之而不甘 甘:美味 .D. 恶衣菲食,不敢自恣 恣:恣意,放纵 .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江河之水广 皆以美于徐公 ..

B. 平则万物各得其所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 权重于物则坠 夷以近,则游者众 ..

D. 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下列句中补出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故)无所资以为生也 B. (此)是吾夫之墓也 C.以(之)为天下之美味也

D. (唐子)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的观点,指出社会分配公平是治理天下的要害所在。

B. 第①段中,唐子用鱼水关系回应了邻人的关心:自己如同身处干涸水塘中的鱼,纵有本领也无法生存,并建议邻人用慰问自己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暗含讽刺。

C. 第②段中,唐子知道了妇人哀哭的原因后不禁感叹百姓的生活今不如昔。过去的人没有睡破席子的,如今的人连件新衣也穿不了。

D. 唐子认为天下有人快乐有人忧愁,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安乐地坐车,有人走路走得脚上都长出了茧子,都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才造成了贫富差距。

第Ⅱ卷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

10、将下列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

②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11、唐甄在《大命》一文中说:“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意为“鱼在江河里,就忘记用来生存的本领。”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试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200字以上)(12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皇甫谧,汉太尉嵩曾孙也。所 养 叔 母 教 曰 昔 孟 母 以 三 徙

成 子 曾 父 以 烹 豚 存 教 岂 我 居 不 卜 邻 何 尔 鲁 之 甚 乎 修 身 笃 学 自 汝 得 之 于 我 何 有 因 对 之 流 涕 谧 乃 感 激。

(选自《初潭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十题任选八题完成) (8分) ①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②浴乎沂, ,咏而归。(《侍坐》)

③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④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⑤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⑥ ,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⑦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⑧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关汉卿《窦娥冤》) ⑩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殢人娇 张扩

深院海棠,谁倩春工染就?映窗户,烂如锦绣。东君何意,便风狂雨骤?堪恨处,一枝未曾到手。 午日乍晴,匆匆命酒。犹及见,胭脂半透。残红几点,明朝知在否?问何似,去年看花时候?

①下列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词的开篇即点出题旨“咏海棠”,并巧妙运用问句引出比喻,将天然的海棠比喻为人工织成的锦绣。

B. 上阕结尾处用一“恨”字写出了作者的惜花之情,他恨狂风骤雨的来临让人无法充分欣赏美丽的海棠花。

C. 词的下阕别开生面,着重描述作者“赏残花”的行为。“胭脂半透”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雨后海棠花的颜色与质感。

D. “明朝知在否”的问句表达了作者一片惜花伤春之心,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尽感慨。

②读这首海棠词,许多人认为“午日乍晴,匆匆命酒”一语非常精彩,请结合全词从结构和含义两方面简析其妙处。(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睡眠的谜团(有删节)

为什么我们和其它许多动物会将一生的大量时间耗费在睡眠上,这是生物学领域最大的奥秘之一。睡眠究竟给生存带来什么好处呢?难道睡眠就是为了完成某些至关重要的生物功能,诸如使身体恢复活力或者重新“启动”大脑而逐步进化?这是研究人员多年来苦苦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