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单项选择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法理学单项选择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881423443323968011c9278

的政策调整的社会关系比法律调整的范围广阔;(6)稳定程度不同,法律相对言具更高的稳定性。

5159.下列各项,关于法与经济基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法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变化

B.法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法可以积极保护和促进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D.法能促进和保护经济基础,因而具有进步性

正确答案是:d

分析:【解析】法只有促进保护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才具有进步性。

5158.法律能否对社会发展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 A.是否适应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

B.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

正确答案是:c

分析:【解析】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法,才是进步的法。

5157.历史法学派是19世纪兴起的一个法学派别,该学派主张( )

A.法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B.法象语言、风俗、政制一样,是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的 C.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D.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

正确答案是:b

分析:【解析】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则是胡果,重要代表人物有等。萨维尼等认为:法并不是立法者有意创制的,而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只有“民族精神”或“民族共同意识”,才是实在法的真正创造者。在《现代罗马法的体系》中,萨维尼指出,法律的存在与民族的存在以及民族的特征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的早期阶段,法就已经有了其固有的特征,就如同他们的语言、风俗和建筑有自己的特征一样。立法者不能修改法律,正如他们不能修改语言和文法一样。立法者的任务只是帮助人们揭示了“民族精神”,帮助发现了“民族意识”中已经存在的东西。萨维尼指出,法的最好来源不是立法,而是习惯,只有在人民中活着的法才是唯一合理的法;习惯法是最有生命力的,其地位远远超过立法;只有习惯法最容易达到法律规范的固定性和明确性。它是体现民族意识的最好的法律。

5156.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 ) A. 自然法

B. 习惯法 C.不成文法 D. 习惯

正确答案是:d

分析:【解析】法律制度是在私有制和阶级逐渐形成的社会背景下孕育、萌芽,并与国家组织相伴发展和确立起来的,而原始社会不存在阶级和国家,因此也不存在法律。

5155.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 ) A.单一的立法体制

9

B.复合的立法体制 C.制衡的立法体制 D.折衷的立法体制

正确答案是:a

分析:【解析】我国是“一元多层次”的立法体制,在这个统一的法律体系内并存着两种法律制度,即大陆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以香港、澳门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但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从属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体系,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不能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

515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正确答案是:d

分析:【解析】详见讲义358页,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它以社会革命的力量为推动力。

5153.下列选项中,属于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的是( )

A.法是最高的理性 B.法是公意的体现 C.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 D.神的智慧是一切法律的渊源

正确答案是:d

分析:【解析】西塞罗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卢梭认为法的本质在于公意;而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派的哲学家则认为法是作为理念的自由;只有中世纪的神学家阿奎那认为法是神的智慧。

5137.10.张某是某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他向市检察院举报了他的领导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黄某的行为属于( )

A.法的适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解释

正确答案是:b

分析:【解析】要求考生区分法的遵守和法的适用的概念,注意法的适用、法的遵守和法的执行主体的不同。法的适用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广义上法的执行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狭义上法的执行主体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而法的遵守主体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

5136.违法的主体必须是( )。

A.达到一定年龄的自然人

B.享有权利能力和专门能力的自然人 C.有一定领导机构和业务范围的社会组织

10

D.达到法定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依法设置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正确答案是:d

分析:【解析】此考点要求考生掌握违法的主体,违法主体是违法的构成要件之一,违法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此,自然人只有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时,才能成为违法行为的主体。

5135.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正确答案是:a

分析:【解析】此题要求考生掌握关于法律效力的知识点。广义上法的效力即法的约束力和强制力;狭义上法的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详见讲义286页。

5134.下列关于法的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国家法的体系不包括国际法

B.一个国家法的体系不包括将要制定的法

C.一个国家法的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组成的法的整体 D.法的体系是个历史范畴

正确答案是:c

分析:【解析】“法的体系”即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法律体系的基本构要素是法律部门。不能把某一国情下的法的整体当成法的体系的特点,注意到不成文宪法国家法律体系。

5133.根据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法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 一般法和特别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正确答案是:b

分析:【解析】详见讲义277页,注意根本法和一般法的不同。根本法即宪法,“普通法”是与“根本法”相对应的概念,其制定程序较根本法简单;而一般法指对一般的人和事在不特别限定地区和期间内有效的法律。“特别法”是与“一般法”对应的概念,特别法是指对于特定的人和事,在特定的地区、时间内有效的法律。

5132.夫妻间有相互抚养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 A.行为

B. 非物质财富 C.物质财富 D. 无形财产

正确答案是:a

分析:【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夫妻间相互抚养的法律关系中,

11

双方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抚养,而抚养是一种有物质内容的行为,不仅仅是财产。

5131..法典编纂是指( )。

A.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

B.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

C.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织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是一种立法活动 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

正确答案是:c

分析:【解析】法典编纂是典型的立法活动,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将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所有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清理和修改,创制新的规范,修改不适合的规范,废除过时的规范,从而编制成内容和谐一致、体例完整合理的系统化的新法律或者法典。注意其与法律汇编的区别,法律汇编又称法规汇编,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标准汇编成册的活动,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一种形式。因此,法律汇编不改变法律的内容,不是一种立法活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均可为;法律编纂是一项制定新法的活动;是国家立法机关的专门活动。

5130.下列各项属于法律事件的法律事实有( )。 A.人的死亡

B. 甲和乙签订了一份合同 C.甲借给乙一万元钱 D. 甲违章开车,撞死一路人

正确答案是:a

分析:【解析】法律事实的种类有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其标准在于该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称为法律行为;与当事人意志无关,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的称为法律事件,人的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件。

5129.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 A.任意性规范

B. 授权性规范 C.委任性规范 D. 准用性规范

正确答案是:a

分析:【解析】详见讲义268页,题眼:“允许”、“自行确定”。法律规范的分类,任意性规范是指在法定范围内允许行为人确定其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定,允许行为人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是否行为、行为的方式,及权利义务的内容。注意其与授权性规范的不同,任意性规范的最大特色在有给法律关系参加者留下了相当的自由空间,其核心在于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意思自治”,而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

5128.下列哪一种学说认为法律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指引和评价人的行为的规范,行为的规范评价是法律责任的本质( )。 A.道义责任论

B. 规范责任论 C.历史责任论 D. 社会责任论

正确答案是:b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