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汇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汇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8ac8c1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8

二十一、医院新建医疗设施卫生学审定制度

1、医院新建医疗用房在设计之前,应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对新建医疗设施进行卫生学审定。 3、医疗用房卫生要求: (1)采光、通风良好。

(2)建筑结构成弧形结构,有利于清洁卫生。

(3)室内不宜设地漏,地面以水磨石为宜,并有防蝇设施。 (4)墙面、房顶应光滑,便于清洁、消毒,不脱颗粒。 (5)室内设感应式流动水洗手设施,有干手设备。 (6)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划分要明确。

(7)有卫生处置室,有卫生工具的清洁、消毒、晾干、保存设施。 (8)有取暖、制冷设备。

(9)患者或工作人员的公用卫生间不设坐式便盆,以免交叉感染。

21

第三部分 重点部门、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一、 门诊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齐,给患者检查及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手消毒液擦拭。 2、普通患者和特殊感染患者分室就诊,医护人员接触传染疾病患者后应更换诊查床单,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消毒,医护人员的手可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1—3分钟,流动水冲洗。

3、无菌操作应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带。 4、诊前10分钟开窗通风,每天于工作时间结束后紫外线消毒1-2小时。

5、坚持每日的卫生清洁和月大扫除制度,保持诊室、治疗室、换药室的清洁整齐,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子、凳子、诊床等,更换床单、枕套。

6、使用中碘伏、酒精溶液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2%戊二醛0(泡持物钳)每周更换一次。

7、灭菌物品开封后的有效期为24小时,并注明开封日期和时间。

8、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冲净,干燥备用。

9、各室使用后的布类、器械等物品应先立即在流动水下冲净血水、体液等污物,再集中送供应室处理。

10、 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均应投入黄色医疗废物袋或黄色利器盒。 二、急诊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工作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戒指,注意个人卫生。

2、治疗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接触每个病人及污染物后,用消毒皂液及流动水洗手。 3、急诊室布局合理,定期通风。

4、各诊室、抢救室、治疗室、输液室及注射室每天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消毒60分钟,并有记录。

5、各室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柜一次,每月大搞卫生一次。

6、抢救室的平车、轮椅、诊疗床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7、体温表一用一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

8、各种急诊抢救包、治疗包、检查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灭菌有效期6天。 9、吸氧导管一次性使用,湿化瓶一人一用,每天更换无菌水,用后湿化瓶浸泡消毒,干燥保存。

10、静脉输液止血带做到一人一带,使用后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晾干备用。

22

11、2%戊二醛浸泡无菌持物钳,应一筒配一钳(镊),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周,碘伏、酒精瓶应保持密封,每周更换灭菌2次。

12、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吸氧导管及引流袋等,按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规定执行。

13、吸引器皮管使用后每次更换,引流液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倾倒、清洗后用消毒液浸泡备用。

14、便盆、尿壶专人使用,使用后消毒液浸泡消毒30-60分钟,一人一用。 15、各室拖把、抹布分开专用,标记明确、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6、观察室床头柜,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并做到一桌一巾。对传染病病人留观后,按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17、各诊室应配备齐个人防护用品,对各种传染病疑似病人应做好隔离及个人防护。 18、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绿脓杆菌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双层防渗漏黄色胶袋内及时转运。

19、医疗废物按照本院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并做好相关登记。 三、换药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

2、换药前后须认真洗手,接触特殊感染病人后用消毒液擦手。 3、室内环境整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4、操作台、椅等物品表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二次,遇病人体液污染随时清洁。 5、地面每日用清水拖地二次。如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

6、室内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60分钟,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7、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换药时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8、严格执行换药原则:先清洁伤口、再感染伤口、最后隔离伤口。

9、无菌物品应放置清洁专柜,分类按消毒日期先后顺序放置、标明科室、名称、灭菌日期及有效期,有效期为6天,每天检查有无过期物品。

10、无菌持物钳、泡镊筒、无菌容器、碘酒、酒精瓶每周更换消毒二次。无菌敷料罐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11、换药用的消毒剂开启后,应注明时间。外用生理盐水开启24小时内使用。 12、换药器械用后先冲洗净血水、体液等污染物,再送供应室清洗灭菌。

13、供病人换药时使用的搁脚、手的支撑架,其与病人接触面应用塑料布包好,塑料布有脓血应及时更换。

23

14、换药后的敷料、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后放入黄色胶袋(利器盒),封口后集中处理。敷料桶每天用消毒液冲洗一次,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15、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需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器械应单独密封包装标识明确送供应室处理,感染性敷料应放入双层黄色防渗漏的胶袋,及时送医疗废物暂存点。

四、治疗室、注射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医护人员衣帽整洁,戴口罩、洗手,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2、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要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方能进行下一项操作。 3、坚持每日清洁、每月大扫除制度,定时通风,确保室内物品清洁干净。 4、操作前后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桌面、台面、治疗车和治疗盘。 5、治疗室的拖布专用并有明显标志,地面每日用浸有消毒液的拖布擦拭。 6、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7、冰箱每周清洁除霜1次,药用冰箱不得放置私人物品。

8、无菌、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有标志及灭菌日期,按灭菌时间先后顺序摆放、使用。

9、每日清点无菌物品、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有效期,过期应重新灭菌。

10、无菌包、无菌敷料槽(纱布、棉球)开封后有效期为24小时,须注明开封时间。 11、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盘内的治疗巾每4小时更换一次。

12、抽取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2小时内使用,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启用时间。

13、碘伏、酒精每周更换2次、容器灭菌2次。 14、治疗车物品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15、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 五、普通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一)空气消毒

1、经常打扫卫生,保持清洁。每月卫生大扫除一次,包括玻璃、墙壁、照明灯及输液架等。

2、病房采用湿式清扫,如湿式拖布、湿毛巾,以保持空气清洁。 3、普通病房每日开窗通风,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30分钟。 4、特殊感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封闭病房,进行终末消毒。 5、病房、治疗室、换药室采用紫外线灯或移动式空气消毒机消毒。 (二)一般物品消毒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