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第十一讲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第十一讲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8fb864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7

(4)紫红 萃取

(5)因为酒精灯直接加热时的温度高,单质碘易升华,会造成碘的损失

(6)取得到的固体少许,将其加入到淀粉溶液中,淀粉溶液变蓝,即可证明所得固体为碘单质(其他方法合理也可)

[本讲达标检测]

[课堂真题集训—明考向]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7·江苏高考)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

(2)(2016·江苏高考)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Fe的氧化性比I2的强( )

(3)(2014·江苏高考)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

(4)(2017·天津高考)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可鉴别NaBr和KI溶液( ) (5)(2016·全国卷Ⅰ)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 (6)(2016·全国卷Ⅲ)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漂白粉漂白织物( ) 答案:(1)× (2)√ (3)× (4)√ (5)× (6)√

2.(2018·江苏高考)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解析:选B A项,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烧杯,装置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浸泡液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氯气需要加热,装置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吸收Cl2应用NaOH溶液,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2014·江苏高考)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解析:选C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氯气需要加热,不加热反应不能发生,A项错误;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应用饱和食盐水,且导气管应长进短出,不能使用NaHCO3饱和溶液,否则会引入CO2杂质,B项错误;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锰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C项正确;加热过程中氯化锰水解,直接蒸发溶剂,最终得不到所要产物,D项错误。

4.(2014·江苏高考)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解析:选D 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ClO、H2O,四种离子:H、Cl、ClO、OH。氯水的颜色是氯气分子表现出来的,A项正确;滴加硝酸银溶液,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B项正确;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C项正确;向氯化亚铁中加入氯水,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D项错误。

5.(2016·江苏高考)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1)氯化过程控制电石渣过量、在75 ℃左右进行。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lO3)2,少量Ca(ClO)2分解为CaCl2和O2。

①生成C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提高Cl2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适当减缓通入Cl2速率 B.充分搅拌浆料

C.加水使Ca(OH)2完全溶解

(2)氯化过程中Cl2转化为Ca(ClO3)2的总反应方程式为6Ca(OH)2+6Cl2===Ca(ClO3)2+5CaCl2+6H2O,氯化完成后过滤。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滤液中Ca(ClO3)2与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n[Ca(ClO3)2]∶n[CaCl2]________1∶5(填“>”“<”或“=”)。

(3)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KCl固体可将Ca(ClO3)2转化为KClO3。若溶液中KClO3的含量为100 g·L,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

-1

解析:(1)①Cl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②适当减缓通入Cl2的速率、充分搅拌浆料均有利于Cl2的吸收,能够提高Cl2的转化率。Ca(OH)2是否完全溶解不会影响Cl2的吸收,故A、B两项正确。

(2)①由于电石渣中的CaCO3不参加反应,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aCO3以及未反应的Ca(OH)2。

②由于氯化过程中除发生主要反应6Ca(OH)2+6Cl2===Ca(ClO3)2+5CaCl2+6H2O外,还存在副反应Ca(ClO)2===CaCl2+O2↑,所以滤液中n[Ca(ClO3)2]∶n[CaCl2]<1∶5。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KCl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将溶液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浓溶液,然后再降温,大部分KClO3将会结晶析出。

答案:(1)①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②AB (2)①CaCO3、Ca(OH)2 ②<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