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事故案例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903897d31b765ce05081413

及消防队。在公司领导及消防队领导指挥下,公司干部职工使用灭火器、灭火沙等协同消防队灭火,于14时05分左右将火扑灭,避免了更大事故的发生,经采取措施后迅速恢复了生产。 一、

事故原因:

3#氯化釜导热油进口管法兰泄漏,使270℃的导热油气喷在附近的照明线路上,造成短路打火引起着火,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1、 操作工李风霞在巡检中检查不细,漏点发现不及时;发现着火后,没能及

时控制事态发展,以致造成火灾,负有主要责任;

2、带班长陈春堂不能及时了解本系统的生产运行状况,出现问题不能及

时制止,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3、氯化苄分厂副厂长于佰胜平时安排、检查工作不细,负有领导责任。

第十七篇、“4〃1”盐水工段事故通报

二00二四月一日上午8:50分左右,氯碱车间盐水工段操作工曹某在擦洗回水泵时不慎受伤,左手臂被连轴器上的定位螺丝带进连轴器下受伤,脑部也受伤。 一、事故经过:

四月一日上午,曹某(主操作)、贾某、王某上白班,8:05分,王开启回水北泵、卤水南泵,贾8:10分左右进行上盐操作,曹约8:15分取粗盐水、回水作含碱分析,8:35分曹拿着扳子和擦机布去一楼打扫卫生。约8:40分左右班长张庭学从回水罐上下来到操作室看是否是回水泵停了,到了一楼门口看到回水泵上趴着一个人,张跑过去拉闸并喊人,随即将其拉出来一看是曹某,正好有一拉卤水的司机来到这儿,随同张一起把曹抬到茶炉路口。贾听到张的喊声立即停了所有的泵(当时约8:50分),将曹送往医院抢救。 二、原因分析:

经调查分析认为,曹某在擦洗回水泵时,该泵正在运行,违反了“化工企业通用工程操作规程”HGTA0059—85第2、1、6“机器在运行中……不得进行任何修理工作”和安全规章制度中的一般机械注意事项第12条“设备在检修清理时应将设备停止运行…..”的有关安全规定,属违章作

13

业造成的责任事故。 三、事故反思:

这次事故,个人身体失去了健康,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同时给家庭增加了负担,给企业也造成了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第十八篇:盐酸工段吸收塔爆炸事故

2002年4月2号下午2:40分左右,氯碱车间盐酸工段在“三合一”合成炉点火投运时,出现爆炸事故,造成尾气吸收塔破碎,部分管道及石墨合成炉部件受损。

一、 事故经过:

氯碱车间根据调度会安排,下午2:00左右停车合成炉准备投运石墨合成炉,在进行点火分析合格等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于2:40分左右点火,投入运行调氯流量、调整氯氢比例,此时监视显示器看不到火焰,而炉头风门口喷出氢气火焰,调整无效准备灭火时(2:44分左右)系统发生爆炸。

二、 事故原因分析:

1 、点火时,投入氢气量过大,造成调氯困难,炉内氯气耗尽后,火焰点移至风门外,此时炉头处已无火焰, 部分未经燃烧的氢气与未参加反应的氯气混合进入,盐酸系统形成爆炸性气体。尾气吸收塔内积累大量可爆炸气体,引起尾气吸收塔爆炸,造成“三合一”合成炉部分部件及管道受损。 2、组织点火过程中,有关部门未制定出详细可性的操作方案,是造成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3、新投入使用的设备,实际操作经验不足,车间重视程度不够,设想分析不全面,反事故演习做的不细,在组织点火过程中有分工但按排不周密,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 事故反思:

1、凡重大设备操作,严格操作票制度,事先方案应周密详细,避免一切人为因素;

2、加大职工业务培训力度,提高职工实际操作技能;

3、具体设备操作上,人员分工要明确,交待要清楚,要求要具体,责

14

任要明确,处理要果断,避免手忙脚乱的局面;

4、各职能科室管理工作要到位,把关要严格,对生产一线的指导、服务、监督意识要提高,协助车间把各项工作做好。

第十九篇、二氯自燃事故

2002年8月26日上午11:20分左右,二氯分厂造粒工段发生着火事故,损失二氯约45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约3400元(其中灭火器500元)。

一、事故经过:

运行一班接班后,朱红格带领周到楼上加料,加完料后约8:50分,朱红格向杨志刚反映说周向大仓内加料时倒进一个塑料袋,看到后马上拿了出来,开车运行一段时间后,杨发现下料比较慢,随即把布袋口扎住,把搅拌打开,看是否有塑料袋,因罐内有料看不清,就把搅拌停了,开着送料绞笼,让王怪章在下面接料。料未接完时,杨闻到一股刺激气味,王马上停车,把大料仓的袋子断开,把大料仓内的料放出来,这时搅拌内的料已经冒烟,杨拿起一块砖放到下料口上,把旋转筛的连接口断开,把旋转筛移开,把旁边的料拉到门口。

二、事故原因:

1、操作工在运料过程中,当时正在下雨,未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部分料受潮。

2、操作工在往大料仓加料时,一次倒了18袋,约600公斤,严重超过了分厂规定的一次加料不得超过100公斤的规定。

3、操作工加料时不经心,将塑料内袋倒入料仓,取出一个后没有再进行检查就开车生产。

4、操作工为了赶产量,送料绞笼转速快,绞笼内的料严重挤压,加之天气较潮,是本次着火的主要原因。

5、当班人员发现着火后,没有及时向分厂及有关部门汇报,又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火从搅拌口着向二楼,引燃了二楼的橡胶板和编织袋。

6、现场管理较差,清理不及时,二楼存放着编织袋、塑料桶、落地料等杂物。

三、整改措施:

15

1、二氯分厂要进一步完善分厂管理制度,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2、料仓加筛板,防止杂物进入。

3、加强现场管理,严格交接班制度,工段内废物及时清理,严禁存放易燃物品,严禁存放落地料。

4、加强对临时工的教育,提高操作技能和处理事故的应急能力。 5、在料仓和搅拌之间加防火帽。

6、大料仓少加料、勤加料,一次加料不得超过100公斤。 7、定期清理进料绞笼,每周清理一次。

第二十篇“10〃20”二氯自燃事故

2002年10月20日上午11:50分左右,我公司二氯分厂烘干工段发生二氯自燃着火事故,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4.2万元,并给我公司和集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事故经过:

在事故发生的二楼西门口原有4吨左右的二氯废料,10月17日二氯分厂副厂长孙某安排工段长谭某将二楼的废料倒到楼下,由于电动葫芦忙,无法倒到楼下,孙某让谭某到木工房找木板往下滑,由于木板太短,谭某就擅自让临时工把废料搬到东墙边,和原来的部分废料摞在了一起,并在原废料西边又排了两摞。堆积太高,造成积热难以散失10月20日而自燃着火。10月20日上午11:50分左右,在二氯分厂二楼混料的操作工刁一胜发现东墙摆放的二氯废料底部冒烟,就让同班操作工杨文波把没着的料拉出室外,刁一胜到楼下喊人并报告给值长郑怀信,郑安排楼下的操作工到二楼倒料,并跑向调度室,向调度长朱仝汇报,朱仝立即命令本班调度史建华通知本运行班的紧急救援小组成员和有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和领导。随后跑到现场,根据情况立刻命令二氯停车,关闭有关阀门,断开与液氯系统的连接管道,保证系统的安全。指令厂值班电工给二氯全部停电。得到消息的各职能部门人员和其他员工也赶到现场参加救援工作,集团领导和公司领导亲临现场指挥,组织人员扑救,得到报警后的消防、公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