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9a5159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f

1 电 kwh/a 1440000 2 水 t/a 24000 3 煤 t/a 2400 三

技术经济指标 1

精炼率 % 93.46 2

单位产品电耗 kwt/t 180 3

单位产品水耗 t/t 3 4

单位产品煤耗 t/t 0.3

5.5 工程方案

5.5.1 建筑工程设计依据: A、《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B、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CECS 102:2002 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D、《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E、《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F、《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G、《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H、《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I、《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5.5.2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将原来企业油脂生产线中的精炼车间改为色拉油车间,该车间的基本情况如下:建筑面积:773.9m2,砖混结构,1991年建造,占地500m2,全高17.1m,分为三层,一、二层安装设备,三层为值班室。根据设备布置要求,车间基本能满足项目的要求。所以本项目不需新增土建工程。

第六章 总图运输、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6.1 总图运输

厂区总占地面积为33000m2。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米,工厂主入口设在北面,主入口与次入口分开,人流、物流分开。主厂房位于厂区西侧中部。原料场地在厂区的东部。根据当地主导风风向,锅炉房和堆场,位于厂区东南面下风向,防止对厂区污染。办公室、宿舍楼、篮球场等布置在厂区东北面,靠近厂区大门,形成生活区。围绕主厂房四周设置环形消防通道,路宽15m。

企业运输以公路为主,收购原料和产品运出全部利用社会力量。 6.2 供电及通讯 6.2.1 概述 A、编制原则

可研编制依据国家有关工矿企业电气标准规程规范。设计采用节能型新设备,使生产及生活用电更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B、编制范围

本次建设主要配套:色拉油车间动力及照明配电设计。 C、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

厂区用电设备电压等级均为380/220伏,三相四线制供电。本项目用电设备装机容量为116 KW,根据工艺专业的要求,以及国家《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的有关规定,本项目主要用电设备负荷为三类负荷。 D、电源情况

企业用电由杭后高压变电站接入10KV高压供电线路。经厂内配电所变电至0.4KV,分配到各用电设备。

6.2.2 变配电方案

厂区内已有配电室,有变压器500KVA、160 KVA变压器各一台, 变电所内设高压配电柜,低压配电柜等,不需增容能够满足项目用电. 照明配电箱选用XRM102型,安装在各场所可安全操作的墙上。在厂房和办公区的主要通道及出入口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

各场所内部动力及照明配电线路均选用BV—500型电线,控制线路选用KVV—500型控制电缆,全部线路均采用穿保护钢管沿地、沿墙暗敷。 6.2.4 防雷与接地保护

根据国标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防雷接地系统。 6.2.5 电力外线及道路照明

厂区10KV电源采用YOV22—10KV型电力电缆直埋引入变配电所高压配电室。380/220伏动力及照明干线选用VV22—1KV型电力电缆直埋敷设至各场所。所有电力电缆在穿越道路、硬化地面和管沟时均加穿保护钢管敷设。

厂内道路照明采用高压钠灯,路灯控制采用光时控制装置并安装在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室内。路灯配线选用VV22—1KV型电力电缆直埋敷设。 6.2.6 通讯

为了便于指挥生产和对外联系,企业已选用了一台15门程控电话总机一套,安装在厂区办公区内,中继线由当地电信部门提供,由总机至各用话单位的线路选用HPVV通信电缆穿保护管暗敷。

6.3 采暖、通风 6.3.1 采暖

本工程不新增采暖面积,车间采暖利用原有设施。由厂区锅炉房集中供给。

厂区内已有2台小时蒸发量为6吨的蒸汽锅炉,可以满足本项目生产用热和采暖用热。色拉油车间生产用汽由锅炉房接入1.0MPa、0.6MPa蒸汽管道各一条。 6.3.2 通风

通风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生产车间设置了屋顶风机进行排风,及时排走湿气。 6.4 给水排水 6.4.1 给水

本项目年新增用水量24000吨,小时最大用水量1.67吨,厂区给水水源来自企业自备的2眼深水井和自来水,深水井井深30米,地下水水质良好,供水量为20立方米/小时。厂区内备有自来水高位水箱,储水量50立方米。 6.4.2 排水

本项目年排水量约1000吨,厂区排水采用合流制,生活含粪便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排水管网,生产污水汇集后排至厂区污水池,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排水主管为DN300铸铁管,直埋敷设。

第七章 节约能源 7.1 概述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动力,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如果能源的供应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我国是能源大国,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我国能源利用率很低,一般只有30%;仅为日本的50%,美国的60%。

近年来我国能源工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能源水平来看还

很低,仅为美国的1/5,日本的2/5,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目前我国能源生产增长率仅为国民经济总增长率的一半左右,即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所需能源的一半要靠节能来解决。开发资源、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是造福子孙,功在千秋的大事。因此在能源方针上,我国采取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把节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考虑到生产工艺的特点,从工艺路线的确定到重要设备的选择都对节能预以了高度重视。 7.2 编制依据与原则 7.2.1 编制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企业能源平衡通则(GB3484-83) D、《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 E、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1997

F、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1993

G、1993年2月轻工业部关于增加《节约能源》章节的内容深度规定 H、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设计导则GB/T15586-1995 I、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1996 J、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器技术管理要求 GB/T 12712-1991 7.2.2 编制原则

A、执行国家现行的节约能源的政策、法规、指令及有关标准,合理科学利用能源,降低

B

C、设计中所选用原材料、设备应尽量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严禁采用国家规定的淘

7.3 能源消耗指标分析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消耗水、电、汽,综合各专业的设计得到全厂的能耗如下:

表7-1 全厂综合耗能表 项 目 指 标 数 量

当量折标煤 tce

折标系数 (Kg标煤) 电消耗量

???总装机容量kw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