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期末考历年试题合并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汽车理论期末考历年试题合并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9a735c3daef5ef7ba0d3ca1

17

2005级车辆工程

一、填空题(共 25 分,每空0.5分)

1.平均行驶车速 原地起步加速 超车加速 2.地面对驱动轮 3.驻波

4.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和诱导阻力 形状阻力 5. 轮胎与地面附着条件

6. 一定行驶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 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 循环行驶工况 7. 最大爬坡度、附着率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

8. 制动效能 、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9. 制动器的热衰退

10. 小 , 好 , 短 。 11. 侧滑 。

12. 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里不相等 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拉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 13. ? 同步附着系数 , 临界减速度 。 14. 稳态 瞬态

15. 不足转向 、 中性转向 和 过多转向 16. 越好 , 越高 。 17. 幅频 相频 18. 增加 减少

19. 驶出 , 激转 。 20. 较小 较大 动挠度 21. 行驶安全性

22. 使悬挂质量分配系数大于1 前后悬架的交联 加长 , 23. 纯垂直 , 纯角 。

二、术语解释(共24分,每小题3分)

1、发动机的使用外特性曲线

发动机制造厂提供的发动机特性曲线,有时是在试验台架上未带水泵、发电机等条件下测得的。带上全部附件设备时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称为使用外特性曲线。

2、附着率

FX2称为后轮驱动汽车的驱动轮的附着率,常用C?2表示,C?2??。前轮驱动的汽FZ2车,其附着率也不能大于地面附着系数。

3、 实际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β线) 答:常用前制动器制动力与汽车总制动器制动力之比来表明分配的比例,称为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并以符号?表示,即

??F???F?

《 汽车理论 》试卷A 第 17 页 共 66 页

18

若用F?????F???表示,则F?????F??? 9为一直线,此直线通过坐标原点,且其斜率为

这条直线称为实际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简称?线 4、 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

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称为制动力系数,用?b表示。侧向力与垂直载荷之比称为侧向力系数,用?1表示。

5、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汽车等速行驶时,在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就是等速圆周行驶。常用输出与输入的比值,如稳态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来评价稳态响应。这个比值称为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6、 轮胎坐标系

垂直于车轮旋转轴线的轮胎中分平面称为车轮平面。坐标系的原点O为车轮平面和地平面的交线与车轮旋转轴线在地平面上投影的交点。车轮平面与地平面的交线取为x轴,规定向前为正。Z轴与地平面垂直,规定指向上方为正。Y轴在地平面上,规定面向车轮前进方向时指向左方为正。如下图所示:

7、 侧偏角

轮胎接地印迹中心(即轮胎坐标系原点)位移方向与x轴的夹角。

8、 悬挂质量分配系数

??2?yab称为悬挂质量分配系数。?y为绕横轴的回转半径。a、b为车身质量部分的质

《 汽车理论 》试卷A 第 18 页 共 66 页

19

心至前、后轴的距离。大部分汽车的悬挂质量分配系数在0.8~1.2之间,即接近于1。

三、问答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5. 在汽车结构方面,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改善燃油经济性?试解释之。 汽车结构方面:在结构方面可以通过下述途径来改善燃油经济性。

(1) 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因为大型车大幅度地增加了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

力和加速阻力,因而油耗也会增加;

(2) 发动机:发动机是对汽车燃油经济性最有影响的部件;

(3) 传动系:传动系的档位增多后,增加了选用合适挡位使发动机处于经济工作状况的机会,

有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4) 汽车外形与轮胎:降低空气阻力系数是节约燃油的有效途径,轮胎的滚动阻力小也有利于减少油耗。

16. 车厢的侧倾力矩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悬挂质量离心力引起的侧倾力矩;

侧倾后,悬挂质量重力引起的侧倾力矩;

独立悬架中,非悬挂质量的离心力引起的侧倾力矩。

17. 在一个车轮上,其由制动力构成的横摆力偶矩的大小,取决于那些因素? 答: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 车轮垂直载荷的大小;

附着(椭)圆规定的纵向力与侧向力的关系; 车轮相对于汽车质心的位置;……等

18. 试分析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轮胎侧偏特性的影响? 答:在没有切向反作用力作用时:

尺寸大的轮胎的侧偏刚度(绝对值)较高;

钢丝子午线轮胎比尼龙子午线轮胎的侧偏刚度高; 扁平率小的宽轮胎侧偏刚度大;

垂直载荷有显著影响。垂直载荷增大,侧偏刚度增大;当垂直载荷过大时,侧偏刚度反而有所下降;

充气压力有显著影响。气压增大,侧偏刚度增加;气压过大,侧偏刚度不再变化; 行驶车速影响很小。

一定侧偏角下,驱动力增加,侧偏力有所减小。当驱动力相当大时,侧偏力显著下降。可以用附着椭圆表示。

四、分析题(共18分)

1. 答:在制动开始时,地面制动力随制动器制动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制动器制动力增大到使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力时,制动器制动力继续上升,但地面制动力不再增加。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但同时又受到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所以只有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地面又能提供高的附着力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货车在轻微超载时,制动器制动力仍然可以大于地面附着力;当超载增加,地面附着

《 汽车理论 》试卷A 第 19 页 共 66 页

20

力增加,从而超过制动器制动力时,整车的制动效能下降,则制动距离加长,易于产生交通事故。

2. 当车身质量一定时,?值改变相当于改变车轮质量,影响车轮部分的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增大,相当于车轮部分质量减小,车轮部分的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均提高,使三

z&个振动响应量的幅频特性的高频共振锋向高频方向移动,而峰值下降。?增大时,&2、fd略

有减小,主要是Fd/G变化较大。因此,减小车轮部分质量对平顺性的影响不大,主要影响行驶安全性。

?增大,相当于悬架刚度不变而轮胎刚度增大,从而使车轮部分系统参数ft提高而zt下

&的变化降,使三个响应量的幅频特性高频共振锋向高频移动,且峰值提高。其中,Fd/Gq&&最大,&z&2/q次之,fd/q变化很小。因此,采用软的轮胎对改善平顺性,尤其是提高车

轮与地面间的附着性能有明显好处。

五、计算题(共17分,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

5、 一辆轿车总重为21.24kN,轴距L=2.87m,重心距前轴距离a=1.27m,重心高度

hg=0.508m,制动力分配系数?=0.6。试计算:在附着系数?=0.8的路面上制动时,哪一轴车轮将首先抱死?并求出该轴车轮刚抱死时汽车的制动减速度是多少?

解:?0?L??b2.87?0.6?1.6??0.24 hg0.508在??0.8的路面上制动时,????0 ?后轮先抱死。 后轮刚抱死时,F?2?Fu2?(1??)Fu?(1??)Gdu gdtF?2?Fz2??hgduGGdu(a?)??(1??) Lgdtgdthdua1??du??g?? LLgdtgdt(1??hgdua???)? gLgdtLduL(1??)?hg?a?()? dtLgL《 汽车理论 》试卷A 第 20 页 共 6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