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8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9ba13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b

B. 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D. 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答案】D

【解析】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可能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A正确;遗传物质应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而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B正确;作为遗传物质,应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C正确;蛋白质的热稳定性比DNA的低,并且不能自我复制,D错误。

【点睛】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当时对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与此类似的结构特点。因此,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据此分析各选项。

10. 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现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宽叶植株的比例为 A. 7/16 B. 9/16 C. 13/28 D. 15/28 【答案】C

【解析】依题意可知:杂合的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产生的雌配子及其比例为XB∶Xb=1∶1;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Y,因含X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所以产生的可育雄配子及其比例为X∶Y=(1-50%)∶1=1∶2。二者进行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XX∶XX∶XY∶XY=1∶1∶2∶2。可见,F1的雌株的基因型为1/2XX、1/2XX,产生的雌配子及其比例为1/4X、3/4X;F1的雄株的基因型为1/2XY、1/2XY,产生的可育雄配子及其比例为XB∶Xb∶Y=1/4∶1/4×(1-50%)∶2/4=2∶1∶4,即可育雄配子为2/7XB、1/7Xb、4/7Y。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宽叶植株的比例为1/4XB×1+2/7×3/4=13/28,A、B、D均错误,C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忽略了题意中“含X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在求基因型为XY的雄株产生的雄配子的比例时,按理论值“X∶Y=1∶1”计算,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11. 下图所示为具有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或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或b)的家庭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b

b

Bb

bb

B

b

B

b

Bb

bb

B

b

b

b

b

页 5第

A. 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Ⅲ2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C. 如果Ⅳ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Ⅲ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 若从第Ⅲ代个体中取样获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Ⅲ2、Ⅲ3和Ⅲ4 【答案】D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名师点睛】快速突破遗传系谱题思维方法

12. 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研究结果显示,

6第

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有四倍体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 B. “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 C. “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 D. “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 【答案】B

【解析】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同的细胞,其细胞周期的起始时间不同,即细胞的分裂不同步,从而导致 “嵌合体”的产生,A正确;“嵌合体”根尖中的2N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为38条,4N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为76条,B错误;“嵌合体”的花,有的由2N细胞发育而成,有的由4N细胞发育而来,前者产生的花粉或卵细胞含有N=19条染色体,后者产生的花粉或卵细胞含有2N=38条染色体,所以“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C正确;综上分析,“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D正确。

13.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别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一 母本 子叶深绿不抗病 父本 子叶浅绿抗病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子二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组合一和组合二父本的基因型相同

B. 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4种,比例为9:3:3:1

C. 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l,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子叶深绿与浅绿的比例为3:2

D. 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最好用与组合二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亲本表现型以及F1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知,实验一的亲本的基因组成为BBrr(母本)和BbRR(父本),实验二的亲本的基因组成为BBrr(母本)和BbRr(父本),故A项错误;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为BbRr,自交后代F2中bb致死,所以自交后代的基因组成(表现性状和所占

7第

比例)分别为BBR_(子叶深绿抗病,占3/16)、BBrr(子叶深绿不抗病,占1/16)、BbR_(子叶浅绿抗病,占6/16)、Bbrr(子叶浅绿不抗病,占2/16)、bbR_(幼苗死亡)、bbrr(幼苗死亡),即在F2的成熟植株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的分离比为3:1:6:2,B项错误;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Bb杂交,得F1中BB∶Bb=1∶1,其中含B基因的配子概率为3/4,含b基因的配子概率为1/4,随机交配得F2,由于bb致死,所以F2中BB∶Bb=9/16∶6/16=3∶2,C项正确;实验二的父本基因型是BbRr,用与组合二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最好用与组合一的父本基因型(BbRR)相同的植株自交,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4. 豌豆的粒形有圆粒和皱粒,与圆粒豌豆的DNA不同的是,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若缺乏该酶会使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蔗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豌豆吸水减少成皱粒是表现型 B. 插入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重组 C. 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A

【解析】豌豆吸水减少成皱粒属于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又称表现型,A正确;插入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C错误;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15. FX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时,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母链称为正链DNA,子负链DNA)。转录时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mRNA。如图为FX174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X174噬菌体的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假设正链中(A+G)/(T+C)=m,则负链中(A+G)/(T+C)=1/m

8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