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考古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9c98ec45fbfc77da269b12e

1、考古学分期的完善 (1)“三期论”的提出

1819年丹麦汤姆森“三期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2)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提出 2、考古地层学的成熟

考古学有两个最基本的方法论:地层学和类型学,这两个方法论若得不到确立,就不能说考古学的真正成熟。

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利曼对特洛伊古城的科学发掘,是严格按地层堆积进行的,标志着地层学的成熟,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特洛伊古城,位于现在土耳其西北部小亚细亚半岛。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记述了希腊人和特洛伊人战争的故事,但人们长期认为特洛伊城是虚构的。1870——189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利曼发掘特洛伊城址,特洛伊的真实存在才得以确认。

谢利曼(1822——1890)是原是德国商人,少年时在其父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乔利的《通史》中看到一幅特洛伊的想象图,引起了很大兴趣,后来又读了《荷马史诗》,于是渴望找到特洛伊。46岁后谢利曼弃商从事考古,找到并按地层堆积科学发掘出了这座城址。“近代考古学是伴随着谢利曼开始的。” 3、考古类型学的成熟

1903年瑞典的蒙特柳斯发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在首章《方法论》中,将类型学的理论加以系统化。标志着类型学理论的成熟。 4、“考古学文化”概念的提出

20世纪2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以“文化”代替 “时期”。 这是因为考古学的“文化”除因时间早晚而有差别外,在地域上也有差别,世界范围内的同一个时期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各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往往在同一个时期中并存。 (二)百余年来中国考古学回顾 1、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1)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

(2)1928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对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科学发掘; (3)殷墟共发现甲骨文近15万片;

(4)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2、敦煌文书的发现与研究

(1)1900年王道士发现莫高窟藏经洞;

(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各类文书5万多件,极富价值 ) (2)敦煌文书因遭到西方人劫掠而分布在世界各地; (3)敦煌学成为国际“显学”。 3、汉晋简牍的发现

(1)1906年英国斯坦因在尼雅遗址、楼兰遗址、敦煌遗址发掘出700多枚汉晋简牍; 敦煌汉简

(2)1931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瑞典人贝格曼在额济纳河流域古居延旧地发掘出11000枚汉代简牍 居延汉简

(3)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已出土简牍达20万枚左右,总数字达600—700万,为中华民族的史册增添了灿烂的新篇章。

4、安特生首次发现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

瑞典人安特生 北洋政府矿政顾问 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并发掘

5

了以彩陶和磨制石器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提出了“仰韶文化” 名称 对中国学术具有重大影响。

5、城子崖龙山文化的发现

1928年吴金鼎等在山东历城县城子崖龙山遗址的发掘出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6.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的成立和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是我国考古机构独立进行科学发掘的开端,是考古学在中国诞生的重要标志

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石璋如、郭宝钧、尹达、吴金鼎、高去寻、夏鼐等都是这一组织的著名的考古学家。

1928--1937年进行了15次发掘;新中国成立后,殷墟发掘取得进一步成就。对殷墟的考古发掘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学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考古发掘。 7.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现

(1)1929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开始对周口店进行大规模的发掘;

(2)1929年(12月2日)在裴文中主持下首次发现第一枚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3)周口店遗址共发掘出属于40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及大量的石器和用火痕迹; (4)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对人类起源研究具有世界性影响。

8.1931年梁思永发现著名的后冈“三叠层”,开创了我国考古地层学理论。

后冈遗址的“三叠层”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解决了中国考古学上的这一关键性问题。这是中国考古学开始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考古地层学理论的创始人:梁思永 9.苏秉琦开创了中国考古类型学理论。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1933年《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瓦鬲的研究》 中国考古类型学理论的创始人:苏秉琦

10.我国南方首次发现史前新石器遗址——良渚遗址

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于1933~1936年在浙江的一些地方进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发现并发掘良渚遗址。

11. 1944年夏鼐重新发掘齐家文化的墓葬,第一次发现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文化的地层证据,批驳了“中国文化西来说” 甘肃宁定县阳洼湾

12.新中国考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了年代早于北京人的元谋人和蓝田人等猿人化石和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化石。各地发现的 200多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地点,代表了人类进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

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新石器时代考古:

a,早期文化(前仰韶期文化)遗存的发现(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河北磁山文化、河南裴李岗文化、陕西大地湾文化、江苏青莲岗文化等),找到了仰韶文化的先驱,对探讨中国农业、畜牧业和制陶工艺的起源有重要的帮助。

b、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松泽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石家河文化等等遗址)。 (3)青铜时代考古:

A,夏代考古取得重大进展: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的二里头文化

6

B,商殷时代的考古:商代早期的二里岗文化(郑州) 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等 殷墟的更大规模发掘

C,西周春秋时代的考古:周原遗址(铜器窖藏 西周甲骨文 周公庙遗址大墓) 丰镐遗址 北京琉璃河的燕国墓地 山西翼城晋侯墓地 三门峡虢国墓地 曲阜鲁故城 临淄齐都 新郑郑韩故城等 (4)铁器时代考古:

战国楚系墓和楚简的发现(曾侯乙墓 郭店楚简) 秦始皇陵的勘察和兵马俑坑的发掘

湖北云梦睡虎地和湖南龙山里耶秦简的发现 汉长安城的发掘和西汉诸陵的调查发掘 西汉各地诸侯王墓的发掘 唐代法门地宫的发掘

明十三陵的勘探与定陵的发掘等 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考古》杂志于2001年组织选定出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 1.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与北京人、山顶洞的发现 2.云南元谋人的发现 3.陕西蓝田人的发现

4.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金牛山人的发现 5.广东曲江马坝人的发现

6.河北阳原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群的发现与发掘 7.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8.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9. 湖南道县玉蟾岩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发掘 10. 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1. 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2. 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3. 湖南澧县城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4. 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5. 河南渑池仰韶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6. 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7. 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8.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19. 山东泰安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地的发掘 20. 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21. 湖北京山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22. 河南安阳后冈三叠层的发现

23. 河南陕县庙底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24.河南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 25.上海青浦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26.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 27.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

28.湖北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 29.甘肃临洮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7

30.青海乐都柳湾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墓地的发掘 31.辽宁凌源、建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掘 32.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33.广东曲江石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34.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

35.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的发掘 36. 台湾台北圆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37.甘肃广河齐家坪齐家文化遗址的发掘

38.河南偃师二里头村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39.山西夏县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 40.内蒙古赤峰夏家店早期青铜时代遗址的发掘

41.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墓地的发掘 42. 河南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43.河南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44.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方国遗址的发掘

45.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46.江西清江吴城商时期青铜文化遗址的发掘 47.江西新干商代晚期大型墓葬的发掘

48.四川广汉三星堆相当于商代晚期祭祀器物坑的发掘 49.陕西周原西周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50.陕西丰镐西周都城遗址与墓地的发现与发掘 51.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遗址与贵族墓地的发掘 52.山西曲沃西周晋国贵族墓地的发掘

53.河南三门峡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虢国上阳城与虢国墓地的发掘54.山西侯马东周晋国故城遗址的发掘 55.河南新郑东周郑韩故城遗址的发掘 56.河北易县战国中晚期燕下都遗址的发掘 57.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的发掘

58.湖北江陵东周时期楚都纪南城周围东周墓群的发掘 59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的发掘

60 湖北铜绿山西周至汉代矿冶遗址的发掘

61 陕西咸阳秦咸阳城及秦宫殿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62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勘探与发掘 63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与龙岗秦墓的发掘 64 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 65 陕西西汉帝陵的调查及陵园的勘探与发掘 66 河北满城汉墓的发掘

67 江苏徐州地区汉代楚王陵的发掘 68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 69 广州汉代南越王墓的发掘 70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发掘 71 河南洛阳烧沟汉墓的发掘

72 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及贵族墓地的发掘 73 居延汉代遗址与简牍的发现与发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