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核心考点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核心考点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9d6ef67f705cc175527099a

大小较一致 核染色质 较粗,每例结构都一致 较疏松,每例结构较不一致 呈细点均匀状 核型 核仁 胞浆量 规则,偶有凹陷或折叠 不规则,折叠或凹陷常见 较规则 明显,一个或多个, 小而不清楚,少或不见 清楚,一个或多个 呈小泡状 少 不定,常较多 不定,有些细胞深染 不定 较多 深蓝色 常明显,呈蜂窝状 胞浆嗜碱性 轻或中度 胞浆空泡 不定 3、细胞化学染色: POX 与SBB:阴性,阳性的原始细胞〈3% PAS:约20%-80%的原始淋巴细胞呈阳性发应,呈粗颗粒状或块状。 4、免疫分型: 早B前体-ALL为HLA-DR、CD19; 普通B-ALL为CD10、CD19、CD20; 前B-ALL为CD19、CD20、CD22、Cyμ; B-ALL为CD19、CD20、CD22、Smlg; 早T前体-ALL为CD7、CD5; T-ALL为CD7、CD5、CD2、CD3。 注意部分ALL细胞可同时表达髓系抗原,如CD13,CD33等 5、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约70%-90%的ALL有克隆性核型异常,其中66%为特异性染色体重排 ①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见假二倍体、超二倍体、亚二倍体等 ②染色体结构异常: 【诊断】 ①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25%可确诊ALL ; ②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及单克隆抗体组合以流式细胞术区分T或B细胞系急淋及其免疫学亚型; ③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异常对B-ALL和T-ALL的诊断、判断预后和微量残留白血病的检测有重要意义,根据遗传学异常可区别伴频发性染色体异常的B-ALL和非特指性B-ALL; ④发现与B-ALL有关的频发性遗传学异常时,即使骨髓原始和幼稚细胞<20%,无髓外瘤块的证据,仍可诊断为B-ALL; ⑤如果患者有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瘤块的同时骨髓中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增多但≤25%,不诊断为ALL,而是诊断为B-LBL伴骨髓浸润。因此,对于骨髓中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增多但达不到ALL诊断标准的患者,要认真寻找髓外瘤块的证据。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慢淋” 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形态学上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淋巴结和脾脏等淋巴组织的侵袭。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指该类肿瘤性淋巴细胞主要在淋巴结、脾脏等淋巴组织浸润而没有明显累及外周血和骨髓。CLL和SLL是同一生物学实体,无本质区别。但SLL发生率明显低于CLL且疾病晚期主要以CLL形式存在。95%以上的慢淋为B细胞性(B-CLL),T细胞性(T-CLL)者较少。

CLL在欧美各国发病率高,约占白血病的25%,在我国较少见,仅占白血病的5%以下。本病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男性,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以后有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消瘦、低热、盗汗等。较为突出的体征是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及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约半数患者有皮肤病变,晚期有贫血和出血表现。CLL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可合并AIHA、ITP等疾病。患者因正常Ig的产生减少,易并发各种感染,是常见的死因。该病异质性强,病程长短不一,短至1~2年,长至5~10年,甚至终生无需治疗而不影响生存。 【检验】

1、血象:白细胞增高常为最早诊断线索,一般可达(30~100)×10^9/L,分类淋巴细胞增多,晚期可达90%以上,B淋巴细胞绝对值≥5x10^9/L,形态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与正常的成熟

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细胞体积小、染色质浓集、无核仁、胞浆少、核浆比例高。不典型细胞包括幼稚淋巴细胞、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