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第五章 连锁遗传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普通遗传学第五章 连锁遗传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9e4363d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0

9、四分子分析:单一减数分裂的四个产物留在一起,称作四分子,对四分子进行遗传学分析,称作四分子分析。

10、原养型或野生型:从野外采集的链孢霉能在简单的/成分清楚的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称之为原养型或野生型。

11、缺陷型或营养依赖型: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要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一营养物质才能生长的叫缺陷型(突变型)。

12、连锁遗传:把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在进入配子时保持在一起的倾向称为连锁遗传。 13、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

14、限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完全不表达。 15、从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16、交换: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交换,从而引起相应基因间的交换和重组

17、交换值:也称重组率/重组值,是指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的百分率。 18、基因定位:就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9、单交换:当3个基因顺序排列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如果每个基因之间都分别发生1次交换,即单交换

20、双交换:对于3个基因所包括连锁区段来说,就是同时发生了两次交换,即双交换

二、填空题

1、16% 2、bac

3、8种,1:1:1:1:1:1:1:1;4种,1:1:1:1:1;8种,不相等 4、46%,4%

5、无干涉,完全干涉,无双交换的发生,不完全干涉,减少或下降,负干涉,增加或上升,微生物

6、连锁群,单倍体染色体数(n),单倍体染色体数加1(n+1) 7、120,30%

8、非交换型,交换型

三、选择题:

1、B 2、A 3、B 4、C 5、A 6、A 7、B 8、A 9、A 10、A 11、C 12、A 13、C 14、C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五、简答题

1.试述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遗传的特点及规律。

答:完全连锁: 1.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传递中相依不分。

2.不论多少对基因(N对) ,都将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比例1:1,3种基因

类型,比例1:2:1,2种亲型表现型类型(当基因完全显性时) ,比例:3:1。

不完全连锁: 1.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即有连锁,也有交换。

2.杂合体产生的配子中,即有亲型配子,也有重组型配子,亲型配子数远大 于重组配子数。

3.在充分交换的条件下,n对基因将产生2n种配子类型,3n种基因型和2n

种表现型。亲型类型最多,多交换类型最少。

2.简述两对基因连锁遗传和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

答:独立遗传: 表现一致,只有一个表现型,只表现两对因子的显性性状。

有4种表型,既有两亲本性状出现,也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组合。新 组合是两对相对性状间的不同组合,4种表型的分离比为9:3:3:1。 有与F2完全一样的4种表型, 4种表型的分离比为1:1:1:1。

4.两对性状中的每一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孟德尔定律,相对性状同时传递 时,他们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连锁遗传: 表现一致,只有一个表现型,只表现两对因子的显性性状。

有4种表型,既有两亲本性状出现,也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组合。新

组合是两对相对性状间的不同组合,4种表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

是亲性类型的实际数大于理论数,重组类型的实际数小于理论数。

有与F2完全一样的4种表型,4种表型的分离比不符合1:1:1:1,而是

两亲型类型机率相等,两重组类型机率相等,亲型类型出现的机率远远大于重组类型。

4.两对性状中的每一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孟德尔定律,相对性状同时传递 时,他们既有连锁,也有交换。

3.简述四分子分析与着丝粒作图的基本原理。

四分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真菌减数分裂留在一起的4个产物中,等位基因发生分离,显隐性基因在子囊孢子中得以表现,据此,可根据子囊或子囊孢子的表型对减数分裂4个产物的遗传组成进行分析。着丝粒作图就是利用四分子分析法,测定基因与着丝粒间的距离,进而绘制真菌的遗传学图。其基本原理是减数分裂中没有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和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的四分子产物中,等位基因在排列方式上是不同的,前者称为第一次分裂分离,或叫M1模式,后者称为第二次分裂分离,或称为M2模式,计算交换产物占总产物的百分数的一半,即可估算出基因与着丝点的距离。这样,以着丝粒为一个位点,就可以把相关基因定位在真菌染色体上。

4.何谓同配性别和异配性别,在XX-XY和ZZ-ZW两种性别决定中有何不同?

答:同配性别:只产生一种带有X或Z性染色体的配子的性别;异配性别:产生两种带有不同性染色体的配子的性别。

XX-XY型性别决定中,雌性性别是同配性别XX,只产生一种带有X染色体的雌配子;雄性个体是异配性别XY,能产生含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两种雄配子。因此,当雌雄配子结合受精时,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XX,将发育为雌性;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XY,将发育为雄性;雌性和雄性的比例一般为1∶1。由于这类性别决定类型中,雄性个体性染色体是杂合的,所以也称为雄

杂合性。

ZZ-ZW型性别决定中,雄性个体是同配性别ZZ,只产生一种含Z的雄配子,雌性个体是异配性别ZW,产生Z和W两种配子,雌雄配子结合,所形成的雌雄性比同样是1∶1。由于这一类型中雌性个体是杂合的,所以也叫雌杂合型。 5.何谓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

答:限性遗传:指只在某一性别中表现性状的遗传,这类性状大多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受生物体年龄、性别等条件及背景基因型等内在环境影响而产生。

从性遗传:是指在两个性别中都表现,可是表现程度不同的性状的遗传,从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受生物体内内在因素影响而在雌、雄个体之间的表现有差异。 6.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之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答:交换值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 率,或等于交换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动在0~50%之间。交换值越接近0%,说明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少。当交换值越接近50%,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多。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通常以这个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遗传距离。交换值越大,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远;交换值越小,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近。

7.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之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答:交换值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 交换的频率,或等于交换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动在 0~50%之间。交换值越接近0%,说明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 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少。当交换值越接近50%,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 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多。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所以通常以这个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遗传距离。 交换值越大,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远;交换值越小,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近。 8.试述连锁遗传与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及细胞学基础。

答: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如两对相对性状表现独立遗传且无互作,那么将 两对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F1 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 自交F2 产生四种类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其比例分别为9:3: 3:1。如将F1 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测交后代的四种类型比例应为1:1:1:1。 如为n 对独立基因,则F2 表现型比例为(3:1)n 的展开。

独立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控制两对或n 对性状的两对或n 对等位基因分别 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 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连锁遗传的表现特征:如两对相对性状表现不完全连锁,那么将两对具有相 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F1 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 自交F2 产 生四种类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但其比例不符合9:3:3:1, 而是亲本型组合的实际数多于该比例的理论数,重组型组合的实际数少于理论 数。如将F1 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测交后代形成的四种配子的比例也不符合1: 1:1:1,而是两种亲型配子多,且数目大致相等,两种重组型配子少,且数目 也大致相等。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 染色体上形成两个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在减数 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各对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对应区段间会发生

交换,由于发生交换而引起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从而打破原有的连 锁关系,出现新的重组类型。由于F1 植株的小孢母细胞数和大孢母细胞数是大 量的,通常是一部分孢母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发生在某两对连锁 基因相连区段内;而另一部分孢母细胞内该两对连锁基因相连区段内不发生交 换。由于后者产生的配子全是亲本型的,前者产生的配子一半是亲型,一半是重 2

组型,所以就整个F1 植株而言,重组型的配子数就自然少于1:1:1:1 的理论 数了。

9.大麦中,带壳(N)对裸粒(n)、散穗(L)对密穗(l)为显性。今以

带壳、散穗与裸粒、密穗的纯种杂交,F1 表现如何?让F1 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 其后代为:带壳、散穗201 株,裸粒、散穗18 株,带壳、密穗 20 株,裸粒、 密穗203 株。试问,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交换值是多少?要使F2 出现纯合的 裸粒散穗 20 株,至少要种多少株? 答:F1 表现为带壳散穗(NnLl)。

F2 不符合9:3:3:1 的分离比例,亲本组合数目多,而重组类型数目少, 所以这两对基因为不完全连锁。

交换值% =((18+20)/(201+18+20+203))×100%=%

F1 的两种重组配子Nl 和nL 各为% / 2=%,亲本型配子NL 和nl 各为 (%)/2=%;

在 F2 群体中出现纯合类型nnLL 基因型的比例为: %×%=10000,

因此,根据方程10000=20/X 计算出,X=10817,故要使F2 出现纯合 的裸粒散穗20 株,至少应种10817 株。 10.在杂合体ABy74 a382 a3 a98 a:

1) 已知a、b交换值为10%,且交换值=1/2交叉频率=(a、b基因间发生交换的胞

母细胞/总孢母细胞数)100%,所以,发生a、b基因间交换的胞母细胞数=交换值2总孢母细胞数=10%21000=200个。

2) AB、Ab、aB、ab 4种配子,其中Ab、aB是亲型配子,AB、ab是重组型配子,已知

a、b交换值为10%,则4种配子的比例为:5:45:45:5。

2.解:

1)测交子代4种类型的比例不是1:1:1:1,且重组类型出现的机率远小于亲型类型出现的机率,说明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

交换值=(31+29)/(265+275+31+29)100%=10%

2)纯合红色矮秆基因型为GGhh,为雌雄Gh配子融合产生,由题可知,Gh配子为重组型

配子,其产生的机率应为重组值(交换值)的一半,即5%,所以GGhh个体产生的机率为:5% 5%=%. 3.解:

a) 杂合体Tr/tR产生4种类型配子,测交后产生TR/tr、Tr/tr、tR/tr和tr/tr 4

种基因型后代,已知t、r的交换值为20%,且Tr、tR为亲型配子,TR、tr为重组型配子,则TR/tr和tr/tr为测交后代中的重组基因型,出现的总机率应为20%,所以,测交子代四种类型TR/tr、Tr/tr、tR/tr、tr/tr的比率应为10:40:40:10。 b) 同样,自交子代TTRR个体是由重组型TR雌配子和TR雄配子融合成TTRR合子发育

而来,出现的机率应为: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