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期末复习2016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应急管理期末复习2016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07679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f

六、简述应急资源的特征。

答:①稀缺性。资源总是稀缺的,应急资源尤其如此。由于当突发事件发生之后,需要在短时间中获取某些特殊的资源。这种时间压力往往使得特定资源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变得相对缺乏。②分散性。尽管国家对于基本的应急资源(譬如帐篷)实行了物资储备制度。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消融应急物资的基本属性,即分散性。基于此,应急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就是资源整合。这种整合需要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等推进。③不确定性。应急资源的不确定性乃是由于突发事件状态下对于应急资源需求的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应急处置的队伍必须快速响应需求,通力合作,及时做好应急资源的保障。④琐碎性。应急资源具有较为明显的琐碎性。这种琐碎性部分地是由于突发事件本身的多样性增强了应急资源的复杂性。

七、简述应急处置的基本框架。

答:①价值是灵魂,是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没有正确的原则和思想指导,应急处置巨系统就难以真正有效运转,最终实现应急管理目标。②机制是支撑,是应急处置的合作结构、相互关系。任何价值落到实处,需要制度支撑,需要协调人、财、物之间的关系,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合和协作。③方法是思路,是应急处置的基本策略、具体方式。不同类型、不同时间、地点的突发事件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妥善处置,就要讲究不同的方法,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法的科学性是处置现代社会突发事件的一个关键。

八、简述信息报送的原则。

答:①及时报送:突发事件的演进与发展瞬息万变。信息报送的延迟将影响应急救援资源的及时组合与有效配置,导致事态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②准确报送:准确性就是要求信息报送必须按照实事求是的方针,既不缩小,又不夸大,客观地反映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在应急管理中,准确的信息报送才有价值。③持续报送:持续的信息报送可以使应急决策部门所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和真实。在初始阶段,突发事件的性质、原因等要素往往暴露得不够充分,甚至出现一些假象。只有不断进行续报,事态才有可能越来越清晰。

九、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答:①突发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存在着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但往往很难对其真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作出准确预测和及时识别。②多样性:公共卫生事件与事故灾害也密切相关。③广泛性:传染病一旦具备了三个基流通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它就可能在毫无国界情况下广泛传播,这是第三个特点,也就是传播的广泛性。④差异性:在时间分布差异上,不同的季节,传染病的发病率也会不同。⑤综合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需要四个方面的结合,在解决治理公共卫生事件时,还要注意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社会体制、机制的问题;工作效能问题以及人群素质的问题,所以要通过综合性的治理来解决公共卫生事件。

十、简述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构建原则

答:①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突发事件应对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面临多重价值目标的选择。构建的应对机制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把挽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②综合协调的原则。构建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必须有助于冲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行政体制束缚、打破地域、部门界限,调动全社会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③预防为主的原则。构建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必须能有有效地监控危险源,对风险进行动态的预测预警,进而最大限度的遏制突发事件的发生。④尊重科学的原则。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构建既需要科学的管理理念,有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⑤依靠法治的原则。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必须符合相关应急法律、法规的要求。⑥社会参与原则。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必须有利于发挥群智、群力、群策的作用,做到群防、群控,体现公共治理的精神。

17

十一、简述应急资源保障基本宗旨和要求。

答:①应急资源保障要服务于大局,围绕中心工作而展开。正所谓“保基本,不添乱”,避免“过度保障”,影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实现。②应急资源保障要注重精细周密。为了做好精细化工作,应急资源保障就应当强调分类保障和分阶段保障。③应急资源保障要强调资源的布局合理。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区域、不同的城市类型、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高发区,保障资源应有不同的分布。④应急资源保障过程要强调资源的共享协同。由于突发事件的特性决定了保障资源的稀缺性,同时应急保障资源又是突发事件赖以成功处置的最基本的要素。⑤应急资源保障要强调保障方式的灵活多样。突发事件大小规模不一,种类各异,潜在的危害、衍生的灾害难以把握,保障方式和应急活动必然是多种多样的。⑥应急资源保障的行动要快捷动态。

十二、突发事故灾难事件的特征

答:①事故灾难是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发生的意外事件;②事故灾难是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事件;③事故灾难是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社会影响程度等来衡量事故的大小;④事故灾难必须是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

十三、简述应急处置中的机制构成。

答:①预案机制。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龙头, 是“一案三制”的起点。预案具有应急规划、纲领和指南的作用, 是应急理念的载体。②预警机制。预警主要是指危险要素尚未转变为突发事件之前,将有关风险的信息及时告知潜在的受影响者,使其采取必要的行动,做好相应的准备。③指挥机制。指挥调度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和中枢,包括进行决策,向各个相关机构发出指令或进行授权,并协调其他系统的功能和行动。④信息机制是指通过机制设计,实现信息的及时、快速、准确、全面的传递,以有利于决策和反应的做出。

十四、简述应急资源管理的对象。 答:①基本应急物资:《应急物资分类及产品目录》中列出了基本应急物资的清单,具体涉及防护用品、生命救助、生命支持、救援运载、临时食宿、污染清理、动力燃料、工程设备、器材工具、照明设备、通讯广播、交通运输以及工程材料等方面。②应急人力资源:应急处置需要多种人力资源队伍的通力合作,具体包括应急管理队伍、应急管理的专家队伍、应急处置的专业人员和应急人力队伍。③应急交通和通讯资源:各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交通和通讯资源的合理配备是确保应急处置指挥有效、物资运输及时的重要基础。④相配套的法制、体制与机制建设:应急资源管理还不能忽视对于相关法制、体制与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只有支撑应急资源管理体制健全,机制有效和顺畅,各项应急资源管理工作才能有序进行,应急管理组织也才能高效运转。

十五、应急处置评估反思的基本原则。

答:①客观性原则。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和通过评估得出的结果论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与事实相符合。从而使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等在调查评估的报告中得以真实清晰地再现。②规范性原则。规范性是指调查评估的程序、指标、标准、内容与结果等应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③独立性原则。调查评估的主体要具有独立性,其任务是如实调查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实和影响,客观地评估应急管理机构的工作绩效,而不是为其他原因(譬如权力、金钱等)所驱使。④参与性原则。在调查评估中增强参与性,原因有三:一是突发事件涉及广大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他们有权参与相关调查;二是社会公众的参与可为调查评估提供详实的资料;三是社会公众的满意度本身就是调查评估的重要数据类型和数据基础。⑤目标导向原则。调查评估的终极目的是提高应急管理的效能,而非分出不同个体或组织在应急处置或应急救援中各自表现的优劣。

18

论述题

一、运用所学习的理论,分析应急处置的巨系统。

答:应急处置是一个由多人、多资源、多行为、多目标、多关系组成的巨系统。应急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保证这个巨系统能够高效、有序运转,最终实现应急处置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应急处置巨系统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有人、财、物,还有各种关系,最终指向的是实现保证平安、安全的目标。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指挥机制问题。主要涉及指挥人员缺位、错误指令、指挥失灵等问题。没有科学、统一、有效的指挥机制和指挥,要使得巨系统中的人财物有序运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②人员配备问题。主要涉及到巨系统中的人员不足、专业不够等问题。这里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员的充足问题,往往是一个数量问题。另一方面是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即质量的问题。现代社会的突发事件处置不仅需要人员队伍的数量保证,还要求有关人员具备必须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能有效开展应急处置。③资源配备问题。主要涉及到巨系统中的配备不足、配备过多、分配不合理等问题。现代社会的突发事件处置往往需要各种先进的装备和设备作为辅助手段,例如救援车辆、卫生救护器材、药品、食品、大型工程机械等。④合作沟通问题。主要涉及到巨系统中的人和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防止出现互相扯皮、推诿,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等问题。⑤方式方法问题。主要涉及到巨系统中的人员采用什么方式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处置事件的问题,防止错误方法、激化矛盾。

二、结合实际,论述应急处置的机制内容。

答:①预案机制。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龙头, 是“一案三制”的起点。预案具有应急规划、纲领和指南的作用, 是应急理念的载体。(预案机制的基本内容展开)②预警机制。预警主要是指危险要素尚未转变为突发事件之前,将有关风险的信息及时告知潜在的受影响者,使其采取必要的行动,做好相应的准备。(预警机制的基本内容展开)③指挥机制。指挥调度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和中枢,包括进行决策,向各个相关机构发出指令或进行授权,并协调其他系统的功能和行动。(指挥机制的基本内容展开)④信息机制是指通过机制设计,实现信息的及时、快速、准确、全面的传递,以有利于决策和反应的做出。(信息机制的基本内容展开)

三、结合实践,论述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处置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答:(一)依据《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的规定,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需坚持:①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放在首位。②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由建设部牵头负责,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军队、武警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权限,负责有关地铁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③属地为主、分工协作。轨道交通事故灾难应急处置实行属地负责制,人民政府是处置事故灾难的主体,要承担处置的首要责任。④应急处置与日常建设相结合、有效应对。应急机制建设和资源准备要坚持应急处置与日常建设相结合,降低运行成本。

(二)依据《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的规定,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分为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现场处置、信息发布、善后处理等方面:①监测预警。预警信息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一级)、重大(二级)、较大(三级)和一般(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②应急响应。不同的轨道交通事故类型采取不同的应急响应措施:火灾应急响应措施;地震应急响应措施;地铁爆炸应急响应措施;地铁大面积停电应急响应措施。③现场处置。一旦发生轨道交通运营事故,轨道交通车站层、线路层、网络层值班人员应立即核实情况,在报请发布相应等级预警信息的同时,通过组织、指挥、协调现有力量实施即时处置。应急联动中心在接报后,立即组织公安、消防、医疗急救等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先期处置,迅速控制并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19

④信息发布。信息发布应明确事故的地点、事故的性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救援进展情况、可能影响范围、预计影响时间、安全警示事项、事故区域交通管制情况以及临时交通措施等。⑤善后处理。善后处理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要环节,轨道交通事故现场处置完成后,事发地的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地铁事故灾难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治安管理、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救援物资供应和及时补充、恢复生产等事项。⑥事故原因调查分析是善后处理的重要环节,调查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事故灾难的地铁基本情况,事故灾难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主要经验教训和事故灾难责任人及其处理结果等。

四、联系实际,论述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对策与原则。 答:(一)处置对策:①坚持社会公平的制度取向,防止贫富差别日益扩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民利益保护等制度,使广大百姓能够不断地从改革的过程中得到好处,分享成果。建设与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及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②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关爱弱势群体,增强强势群体的社会责任。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好处理,重要的是如何处理政府和群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切实维护群体利益。③完善整合社会力量,缓解社会矛盾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相应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④建立以法律为主体的制度调控体系。

(二)处理原则:①在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总方针的指导下,公安机关正确地分析判断矛盾的性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坚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原则。②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事件的针对性、目的性和不同的起因,统一领导、组织、督促有关责任单位、职能部门开展处置工作。③坚持团结大多数,孤立和打击极少数的原则。④坚持可散不可聚,可导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原则。⑤坚持慎用警力的原则。

五、联系实际,论述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原则与流程。 答:(一)基本原则:①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需要提高全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②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分级管理。③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④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

(二)基本流程:①监测报告:应急信息的监测是突发事件处置的首要环节,应急信息是否全面、及时准确将直接影响应急处置的成效。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报告网络体系。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出入境检疫机构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②应急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③善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