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精选15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届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精选15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1068e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2

2018届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精选15则

【阅读训练一】 材料一:

材料二:

中新网5月12日电综合报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在即,各国媒体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关注。外媒认为,“一带一路”展示了中国的远见。

美联社报道称,前美国驻华大使马克斯?鲍克斯在接受采访谈到中国的计划时表示,中国领导人“展示出了远见”。通过拟定一项重大的经济计划,中国领导人展现出他们对经济前景的期望。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称,中美双方12日公布了两国经济合作百日计划的早期收获。两国发表的新闻稿表示,美方认识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将派代表参加本月14日和15日在北京举行的高峰论坛。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一带一路”持较开放态度。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上月在北京表示,中英关系正值“黄金时代”,英国将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宏伟蓝图上,开展具体合作计划。

吴百纳指出,在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之际,英国成为首先加入支持这一战略的“亚投行”的大国,带动大批欧洲国家随之加入“亚投行”。

据介绍,已经有英国公司进驻巴基斯坦,与中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 材料三:

马来西亚常驻联合国代表沙鲁尔·伊克拉姆大使日前在纽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加强地区国家间互联互通、提高各国百姓生活水平做出重大贡献。

第 1 页 共 29 页

伊克拉姆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首先,两者均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外溢效应与消除贫困、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彼此相互促进。在此背景下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会获得联合国会员国的广泛支持,并被写入联合国的相关决议。

伊克拉姆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济走廊计划必将极大促进地区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为地区及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相信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盟国家都将从中受益。

(摘自2017年6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 26日,中国社科院“经济发展问题国际学者研修班”项目5年回顾暨“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京举办。来自俄罗斯、伊朗、土耳其、越南、巴基斯坦等多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专家围绕“一带一路”与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与双边经济关系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各国专家表达了本国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发展愿景,认为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应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为参与国家创造共同繁荣的机遇。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淑梅就此论题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可以考虑现在就开始在“一带一路”沿线展开双边的和多边的区域的自贸协定谈判。第二,鼓励中国的、邻国的一些领军的企业,着手推动价值链区域的一体化,至少先建立起一个“一带一路”的价值链,以便让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企业能够加入进来。第三,中国应该有一个更加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工作方式。她补充道,“一带一路”如何和各国的国家战略契合在一起,这是学者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 B.“一带一路”虽有利于沿线国家的发展,但目前还停留在“框架”层面。 C.“一带一路”贯穿欧亚非大陆,覆盖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和活跃的东亚经济圈。 D.“一带一路”秉承合作包容、互鉴共赢的理念,打造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美联社认为,通过拟定“一带一路”计划,中国领导人展现出他们对经济前景的期望,“展示出了远见”。

B.“一带一路”倡议,使中英关系迎来“黄金时代”,因此英国将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宏伟蓝图上,开展具体合作计划。

C.伊克拉姆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盟国家都将从中受益。

D.材料一通过图片的形式解说“一带一路”,材料三和材料四从“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角度解说“一带一路”。

E.陈淑梅就“一带一路”提出了三个建议,其中包含学者应该考虑“‘一带一路’如何和各国的国家战略契合在一起”这一问题。

9.根据材料二、三、四的内容,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4分) 答:

《关于“一带一路”》阅读答案 7.B 8.CD

第 2 页 共 29 页

9.(1)“一带一路”展示了中国的远见,得到了众多国家的认可。(2)“一带一路”将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加强地区国家间互联互通、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做出重大贡献。(3)“一带一路”还需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进行落实。(意思对即可得4分) 【阅读训练二】 材料一:

近日,一档网综《中国有嘻哈》自播出后,便引发广泛讨论,无论是导师还是选手都大受关注。节目版权的问题一直颇受争议,早前就有网友质疑该节目无论是赛制、LOGO、舞台,甚至话筒都和原版节目相差无几。7月26日,韩国MNET电视台证实《中国有嘻哈》没有购买《show me the money》版权,对节目高度相似的行为感到非常遗憾。无独有偶,上周湖南卫视刚刚开播的真人秀节目《中餐厅》,也因涉嫌抄袭踩到了雷点,部分网友甚至去豆瓣打一星以示抗议。近年来我国诞生的“原创”新综艺仿佛总能和韩国某热门综艺扯上关系。禁韩令下,版权不清白的新综艺越来越多。它们自诞生就不受欢迎,引起中韩网友、媒体阵阵讨伐。韩国方面也曾公开点名“抄袭”:东方卫视抄袭MBC综艺节目《无限挑战》,推出了《极限挑战》;湖南卫视抄袭SBS电视台《英才发掘团》制作了《神奇的孩子》,抄袭TVN电视台《三时三餐》制作了《向往的生活》。江苏卫视抄袭KBS第2频道《歌曲之争——胜负》和SBS电视台《神的声音》,制作了《更好的声音》和《一唱到底》等。

(摘自人民日报《从<中国有嘻哈>到<中餐厅>为何综艺总陷抄袭》)

材料二:

2015年综艺节目在四大地方卫视编排占比图

材料三:

2017年春节前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见面如字》《朗读者》等节目的播出赢得了受众的一片叫好,新一代文化类节目——“文化+综艺”的模式被观众盛赞为“一股清流”。

“清流”自有源泉。中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自有其深厚的内容供养。而梳理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一路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受到观众好评的电视综艺节目表达形式的创新,特别是真人秀元素的吸纳,才是赢得观众的喜欢的良方。

电视节目的功能说到底是大众娱乐,“寓教于乐”仍然需要适度的娱乐表达。而这一次“文化+综艺”类节目获得盛赞,恰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受众对当前充斥屏幕的综艺娱乐节目成为纯粹游戏甚至恶搞的“愚乐”节目的厌倦。同时,经过近几年电视综艺版权的引进

第 3 页 共 29 页

热,新一代“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模式创新,也为中国电视综艺赢得了文化自信,希望这一股文化的清流能够让中国的电视综艺最终走出“愚乐”之流

(摘自吴生华《从模仿引进到模式创新——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路径浅析》)

材料四:

“当我们一再说创新的时候,所谓创新,更多意义上不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创造,更多的还是在原有节目元素基础之上的重新组合、与时俱进。创断,更多还是模仿基础上的新,继承基础上的新,对各种节目元素和文化要素的新的融合”。电视综艺节目在收视和口碑上的双向成功,与其真诚的态度、巧妙的节目定位、新鲜的表达语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电视综艺节目不仅要对受众进行细分;在细分市场中找准定位,开辟未被涉足过的领域,要从受众角度思考,尊重受众,带着真诚策划节目,而且要打破常规思维,整合各界各领域的资源,创新节目表达形式。

(摘自李红霞《浅谈央视<开讲啦>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启示》)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近年来,我国几家地方卫视推出的几档新综艺,如《中餐厅》《向往的生活》等,虽然名曰“原创”,却因版权不清白而受到质疑。

B. 从2015年四大地方卫视编排占比看,综艺节目无论是播出比重还是收视率都高居榜首,严重挤压了电视剧、新闻时事和其他节目的发展空间。

C. 以《中国诗词大会》《见面如字》《朗读者》为代表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创新了表达形式,吸纳了真人秀元素,被观众盛赞为“一股清流”。

D. 真诚的态度、巧妙的节目定位、新鲜的表达语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能让电视综艺节目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还能赢得良好的口碑。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不仅《中国有嘻哈》版权受到争议,陷入抄袭嫌疑,还有多家电视台的所谓新综艺与韩国的某些热门综艺也撇不清关系,导致中韩两国关系紧张。

B. 从材料二的节目编排看,尽管四家电视台的新闻时事节目播出比重不大,但收视率都高于播出的比重,这与综艺节目的播出与收看的占比情况恰恰相反。 C. 电视节目的功能是大众娱乐,但“寓教于乐”也应引起重视。创新的“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成功,可以看出观众对纯粹游戏甚至恶搞的“愚乐”节目已经厌倦。

D. 提高综艺节目的收视率的关键是开辟未被涉足过的领域,这需要从受众角度思考,带着真诚策划节目,打破常规思维,整合各种资源,创新节目表达形式。 E. 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综艺节目从模仿引进到模式创新的全过程。“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模式创新,标志着中国电视综艺已正式走上了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

9. 中国综艺节目应该怎样做才能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

《关于“中国综艺节目”》阅读答案 【答案】

7.B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B项,“综艺节目无论是播出比重还是收视率都高居榜首”不能概括湖南卫视的情况,“严重挤压了电视剧、新闻时事和其他节目的发展空间”也无根据。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8.BC(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导致中韩两国关系紧张”属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版权问题“引起中韩网友、媒体阵阵讨伐”。D项,“提高综

第 4 页 共 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