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 黔东南州 三穗县工业布局中长期规划(正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贵州省 黔东南州 三穗县工业布局中长期规划(正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16870cf12d2af90242e6ee

9、三穗县伟泰电子厂 1 1 712.9 705.7 4.5 -13.1 -13.1 从表上可看出,三穗规模以上工业的9家企业有6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总亏损额达376万元,有3家企业未亏损,但利润也仅为52。1万元。三穗工业经济严重下滑,亟待着力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工业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小,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支柱产业难以形成,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其主导地位作用。

二、工业布局现状及评价

2005年三穗县3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33.14%、 35.63%、31.23%,工业发展仍然相对薄弱,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属于资源依赖型,生产粗放型为主,产业效率低,单位工业产值能耗高,产品相对缺少市场竞争能力。

县内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9家,主要产业可以分为电力、冶金、建材、制药、化工、电子、水利等,其中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势力和知名度的企业有荣华制药公司、利源木业公司、新穗水泥厂、平坝电站等,现状产业产品结构相对单一,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第二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弱。

三、工业区(园区)基本情况及评价

我县工业园区规划是2003年启动的,县人民政府特聘请省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作了2.5平方公里的《三穗县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规划成果于当年9月完成,并已上报省州待批,后因国家政策调整原因搁至今日未能启动,由于未能启动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业经济严重滞后并制约了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财力供给不足。

13

第三节 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产业布局

三穗县产业布局不合理,现三产结构类型为“三一二”,工业产业相对落后,产业效率低,仍然处于工业经济原始起步阶段,在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中,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未能突出,商业不发达,农业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畜牧业和种植业仍然是我县主导产业,因此,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制约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工业布局

1、现状我县内工业企业数量不多,以小企业为主,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基本上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粗放型类工业,如伟泰电子厂和水泥厂就是这两种类型工业的典例。

2、我县工业布局不够合理,基本上属松散型。虽然已形成了电子、制药、电力、冶金、建材、化工、轻纺、食品等八大工业体系,但其规模效应、集约化程度、以及上下限产业链的研发开发等与现代工业的要求还差距甚远,资源的合理配臵和资源共享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3、土地利用的不合理性也是导致工业布局不合理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我县原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未能留出足够的土地安排工业入驻,土地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一些工业布局不合理,如林脂化工企业安放在瓦寨,金穗铁合金公司安臵离国道3公里远的美敏等,这些企业的布局,基础设施未能实现共享,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劳动生产成本,增加了企

14

业负担。

第二章 工业发展方向 第一节 地区工业发展战略取向

围绕工业强州战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我县工业经济将主动融入黔东工业经济区,依托黔东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和黔东工业经济区的带动作用,集全县的智慧和力量,培育和建设工业经济区,搭建工业发展平台,并以工业经济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项目,走工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通过10—15年的一个相对合理的建设发展周期,建设成为规划合理、设施完备、管理优秀、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的高标准工业经济区,建设成为以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的,以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为支撑的结构优化合理的现代化生态工业经济区。

第二节 工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比较优势 1、交通优势

65号高速公路和320国道贯穿于我县工业经济区,距湘黔铁路羊坪车站仅25公里,为工业经济区的建设和物质运输提供了快捷的运输条件。同时也加快了与华东、华南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

2、区位优势

我县工业经济区处于泛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区和华中城市经济区两大区域的前沿,又位于贵阳与长沙、凯里与怀化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相互连接线上,还处于州内黔东工业经济区和“仰阿莎”

15

湖旅游圈重叠辐射范围,理论上属于城市区域体系中心的边缘区,存在着城市与工业聚集区的空洞位子上,我县工业经济区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形成湘黔边界的区域性工业产业基地和贵州省东联经济战略的结点,充分发挥其边界增长极效应,通过生产要素的聚集和工业产业的规模效应,进而打造一座区域性的工业经济城市。

3、资源基础

在我县及广阔的黔东腹地范围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生物资源,能够为我县工业经济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和原材料,县境内的邛水河,有丰富的水资源,拟在其上游修建的塘冲水库,其库容量为4240万立方米,日供水可达40万吨,完全能满足100万人口的工业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我县还是省内粮食生产重点县和畜牧养殖重点县,盛产的水稻、麻鸭、金秋梨、鱼腥草等早已盛名省内外。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为我省劳动输出大县,这些资源为工业经济区的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物质保障。

4、适宜的政策机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县委、县政府把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已列为我县经济发展重要举措,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调整和完善对外开放政策,着力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按照“引进来,留得住,能发展”的原则为投资企业提供快速发展载体和平台,切实为投资者提供效能、规范、快捷、优质的服务。

二、市场特点及企业竞争优势

按照黔东工业经济区的总体产业布局规划,我县布局的四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