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1ce8a7eff9aef8941e06c9

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了一首五言律诗应命罢了。当时众人所题之匾如下:迎春──旷性怡情;探春──文采风流;惜春──文章造化;李纨──万象争辉;宝钗──凝晖钟瑞。这些题匾大都充满了歌功颂德之意,更不必说诗歌自身了,而黛玉诗中虽然也有一些颂圣之语,但全诗字句较为清新。而且林黛玉帮宝玉写的那首诗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海棠社诸芳作咏,黛玉的风流别致,宝钗的含蓄浑厚,湘云的清新洒脱,都各有个性。” 再来看看第二十七回中的《葬花吟》。此诗共五十一句,可以说自首至尾,字字精警,句句动人: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诗诗黛玉诗中的压卷之作,是她用生命铸成的绝唱。它深深地打动多少读者的心,更引出多少多情多感的女儿泪。诗中的背景是漫天飞舞的桃花,生之华丽,死之惨烈,当然会让人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感受,黛玉不仅表达此意,也有对自身不幸命运的哀怨,更难能可贵地表达了对严酷外界的控诉,对污浊环境的拒斥。读完让人觉得凄楚感慨,真的是黛玉得血和泪的结晶。那个孤高自许,洁身自爱的女子身影便宛在纸上眼前。而黛玉在中秋夜在凹晶馆与湘云联诗,虽是用了“十三元”的韵,但她对上湘云的“寒塘渡鹤影”的那句“冷月葬花魂”真是让人称奇。

五、纯美之爱情

在《红楼梦》里,最感人的是黛玉对宝玉的纯洁凄美的爱情了。宝黛的爱情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并围绕二者的爱情展开,通篇《红楼梦》无处不迸发宝黛爱情的动人火花。

在第一回,作者用别具匠心的想象,浪漫夸张的笔调,创造了“还泪”之说,也是宝玉念念不忘的木石前盟,以此说明宝玉、黛玉的爱情是前世注定的,是有前缘的,而他们来到俗世是为了续前缘。把宝玉、黛玉的爱情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也因此更真实、深刻、感人。当二人第一次见面,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地有了这样的场面: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这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绝佳注解。

从此,他们“一桌吃,一床睡”,一起看“杂书”,一起听戏曲《牡丹亭》,而且还一起“埋香冢”。他们往往同哭同笑,彼此都倾注了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可能的东西。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思想一致,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而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叛逆性格。从书中的描写可见,宝钗的美,绝不在黛玉之下,甚至“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但是宝玉还是没有爱上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生活道路和社会理想。只有黛玉是完全理解他,与他一致的。也就是说,黛玉除了美貌和才华,更重要的是具备与贾宝玉一样的共同志趣,而宝钗则是宝玉是不同的,所以渐行渐远,所以贾宝玉认为只有林黛玉才是他的生死知己,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爱情发展过程:

第二十八回中,黛玉提到“金玉”二字,宝玉便说自己心里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便是妹妹了。这时他们处于互相试探阶段。

第二十九回中,二人都在试探,彼此心中都萌发了爱慕,但他们没有相互表白。

第三十二回时,宝、黛的爱情才明朗化,黛玉因听到宝玉在众人面前夸她从不劝他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并把她引为知己,

林黛玉心中“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的还觉亲切”。

而第三十四回中,宝玉挨打之后,他们的彼此劝慰,林黛玉说得,半日在抽抽噎噎的说的一句话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她看似妥协的言辞,其实是心疼和深深的担忧。 再后来他们的爱情便越来越刻骨铭心了。

第五十七回,当紫鹃告诉宝玉,黛玉要离开贾府是,宝玉“呆呆的,一头热汗,满脸紫胀。”后来便“痴”了;黛玉听到袭人来说李妈妈说宝玉不中用了时,哇的一声,将腹中之药一概呛出,抖肠搜肺,炽胃扇肝的痛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紫鹃忙上来捶背,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鹃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由此可见,二人都是用自己的命来爱的。

但最后“木石前盟”终于还是成了空,黛玉的生命以还泪的结束而烟消灰退。她的泪也流尽了,她去的那么凄美,但也无憾,在第九十七回中,宝玉说道:“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他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头。”在九十八回中,宝玉对袭人哭诉中也有“不如腾一处空房子,趁早将我同林妹妹两个抬在那里,活着也好一处医治服侍,死了也好一处停放。”颦儿芳魂未远,听得此言,也应无憾,她得到了宝玉的心。黛玉的爱情是悲的,但也是美的。尤其在当今,爱情在物欲面前而显得苍白和不堪一击,黛玉的执著更让我在喜欢的同时,肃然而生敬意!

“脂砚斋对林黛玉有这样一段评价:‘真可拍案叫绝,足可见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是决倒天下之裙钗也。’”“而清代的西园主人则说:‘ 林颦卿者,外家寄食茕茕孑身,圆居潇湘馆内,花处姊妹丛中,宝钗有其艳而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洵仙草为前身,群芳所低首者也。’林黛玉,她真的无愧是金陵十二钗之首,她是曹雪芹笔下绽放的最美的奇葩,她是世俗中难觅的仙子,她是我眼中女孩的典范,是钟灵毓秀的真女子。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岳麓书社出版,1987年4月第一版

[2]王志尧《红楼梦精解》[M]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 [3]何永康、沈永新《红楼梦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4]蔡义江《蔡义江点评红楼梦》[M]团结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