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54679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3

(2)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地方权力虽有所扩大,但企业并没有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3)政治方面:批判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3.评价

(1)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1.改革前期

(1)措施:改革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2)结果: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2.改革后期

(1)状况:过分的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 (2)结果: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 1.内容

(1)经济: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2)政治:

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

(1)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 (2)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通史链接]二战后的苏联政治、经济、文化

内容 政治 两极格局由形成、发展到走向瓦解 为纠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经济 涅夫、戈尔巴乔夫不断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文化 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世界面貌;苏联文学艺术成就 链接点 二战后苏联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本国经济,特别是重工业,使苏联综合国力增强的同时,也奠定同美国在国际上竞争的基础,但长期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国力下降,而苏联改革均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成效不大,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国内外剧变,为苏联文学艺术创作提供社会基础 [轻巧识记]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一个对象:斯大林模式。

三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四点措施:扩大自主权、改革经营管理制度、承认市场调节、实行政治“民主化”。 [思维升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领域——农业、工业,以农业为突破口。评价: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先河,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改革以失败告终。

(2)勃列日涅夫改革:领域——政治、经济,工业改革为重点。评价: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最终失败。

(3)戈尔巴乔夫改革:领域——政治、经济,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评价: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4)苏联经济改革的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

[易误辨析]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2)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归纳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认识 (1)原因: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②直接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①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否定,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社会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②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可能会遇到严重的挫折和困难,但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前途是光明的。

[整体图示]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

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

(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1)一个勇敢的调整 农业 方面 工业 方面 商业 方面 (2)核心: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 3.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集到国家手中 新经济政策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废除实物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取消一切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列宁认为“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的方式,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使苏维埃俄国经济明显好转,政权得到巩固。

3.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20世纪20年代,苏联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即“斯大林模式”。

4.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二战后苏联历次经济改革的重点、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者 赫鲁晓夫 勃列日 涅夫 戈尔巴 乔夫 ,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重点 农业 结果 经济有所 增长 成为超级 大国 苏联剧 变并最 终解体 问题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重工业 经济领 域转向政 治领域 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修补 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苏共领导 [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