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镇宝山村总体规划说明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龙门山镇宝山村总体规划说明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5efb135f0e7cd184253656

次、丰富多彩的室外空间,注重创造空间环境的形式界面——环境体态、形态、尺度、色彩、肌理、半私有、半公共空间,保证了居民与环境的直接对话,便于营造和谐宜居,空间生动的社区内部空间。

5、社区绿地结构及景观

本社区景观分为外部景观和内部景观。

外部景观上充分利用社区内通透的景观视线,将西北部敦实厚重、植被葱翠的背景自然山体吸纳入社区内部,与内部景观互相交融。然后是打造季节性冲沟旁的防护绿地,包括色彩丰富的铺地、灵活自由的小径、景观小品等元素。在具备对季节冲沟防护功能的同时,又便于塑造开敞的视线通廊,有利于水体景观对社区的渗透。其次是利用高压绿化走廊大面积开敞的绿地体现出乡村本土田园风貌。

内部景观上主要是通过“一心,两点”的串联形成主要的景观轴线,然后在入户路上的行道绿化形成次要的景观轴线以及一个组团绿化节点。细部上首先是入口景观节点利用叠水的潺潺水声和欧式风格铺地的色彩牢牢地吸引住人们的注意;其次是社区内部的亲水走廊,主要由丝带状的水流和木质走廊组成,再配合绿化以及供游玩用的欧式凉亭和坐凳给人以宁静的感觉;再次就是本次规划的中心位置,主景观由喷泉池和周围欧式铺地以及公共建筑主成,并且在喷泉中设置体现欧洲风情的雕塑小品,从声音和视觉上给人冲击力:最后是社区出口处景观节点采用旱地造景设有小型雕塑和小品,与入口的借水造景相对应。通过以上主要景观的变换给人一种“开场一序幕一高潮一结尾”心理感受,同时达到“景随步移,人在画中游”的景观效果。

6、社区道路结构

本次路网规划以鱼刺放射状的形态为主骨架,形成自由的路网结构。主要道路宽12米,次要道路宽9米,入户的枝状道路3.5米。

社区户型设计上设置了户内停车的功能。主、次入口处分别设有一个生态停车场主要是为了满足外来游客停车需要。

7、社区建筑风格

社区建筑统一采用现代欧式风格,色彩上采用两种主色调:蓝色和红色,不同院落采用不同的建筑色彩以达到社区内色彩的丰富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空间领域划分的作用。

建筑采用了二种户型,建筑面积分别为286m2、328m2,房间功能丰富齐全。建筑外形虚实进退有致,外墙采用文化石与墙漆的搭配既与周边环境充分结合,又突出了现代欧式风格的厚重华丽。其中A、B户型为两层。

8、植物培植

社区种植植物建议以乡土花卉、树种为主,如高山杜鹃、牡丹、大丽花等,点缀梅花、桂花

以及香樟等,并配以一定色叶树种,保证季季花色不同,花香宜人。另外,须注重低矮灌木和高大树种的层次退让与建筑的关系,塑造层次清晰自然的社区竖向景观。

(六)道路交通工程规划(注:道路工程图上提供的设计坐标与实际存在的误差是由于甲方提供的基础数据经过处理后造成,规划建议甲方在进行施工设计的时候要进行校核验证。)

1现状情况

(1)三府坪片区现状位于宝山村5、6社之间。

(2)地形为典型山地五陵平坝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低海拔高程1077.50米,相对高差20.00米。

(3)对外交通现状情况:

仅有乡村机耕道与对外交通彭白公路相连,

2规划设计依据

(1)国家及四川省有关规划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条例

(2)地形图资料(1:500)

(3)有关本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料

3规划原则

(1)规划与现状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最高海拔1097.50

(2)道路平面规划结合平、纵、横统一考虑,使之有机结合,布置合理,同时兼顾线路的总体性及局部路段的特殊性,使布局更加合理;

(3)规划采用合理的技术指标,在不过多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量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线形标准。

(4)规划应与道路性质及环境相适应,兼顾道路的美观和景观。

4路网规划

本次路网规划以树枝放射状的形态为主骨架,形成自由的路网结构。

5道路等级及红线宽度、断面布置

(1)规划原则

A、与道路的性质和特点相结合;

B、保证车辆、行人的交通安全和畅通;

C、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协调;

D、有利于道路排水;

E、选择横断面的合理布置形式,考虑近远期结合;

(2)道路分为两级:主路、次路

主路:红线宽度12米

次路:红线宽度9米

6交通设施规划

(1)停车场规划原则远期结合。

A、停车场宜根据停车特性及需求来确定停车场车位与形式及停车容量。

B、尽可能分散多处布置,应避免停放出入口对着交通道路。

(2)停车场只在各公共建筑集中地带及居住组团内部根据需要设置停车场或停车位,按照《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置相应的停车设施。

(3)另在街头用地不规则处设置多处街头绿化休闲小广场。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道路平曲线半径R≥50米。

(2)交叉口缘石半径主路与主路相交r≥8米,主路与支路相交r≥5米,支路相交r≥4米。

(3)道路广场面积: 0.42公顷。

(4)道路纵坡:

i最大=10.09% i最小=0.55%

8竖向工程规划

(1)场地平整及室外工程规划原则

在场地平整过程中,结合集镇用地,分析研究自然地形,结合解决集镇用地的各项控制标高,使建筑用地与道路之间在竖向上能良好的结合。场地平整主要控制单位面积上的填挖方量,避免高填深挖,合理、经济地组织集镇用地的土石方。土石方工程,做到填挖方基本平衡和在经济运距范围内移动。土石方工程量采用方格法计算。

具体措施如下:

A、各类建筑用地填挖方高度小于5米。

B、挡土墙高度尽量减少,在可能的情况下,多采用与护坡结合,降低挡墙高度。

C、在同一台地内的地面排水坡度不大于3%。

D、大型公共建筑在深填方地段,设地下室,以减少深基础的回填方量。

(2)室外工程

室外工程包括:挡土墙、护坡、普通梯道、宅前道路。由于本区石料资源丰富,故挡土墙和护坡的石料只需要部分外区采运。

(3)场地平整及室外工程规划方法

街区竖向规划采用“结合地形、以建筑分台”的原则进行,不改变原自然

地形坡向,基本保持原地面排水体系,避免深挖、高填。

A、结合地形与建筑布置情况,以一排建筑或单幢建筑为一台,各台地坪标高均以图示地坪规划标高控制(横线上)。在深填方地段,为减少填方量,以(横线上)标高为建筑基底标高。在每一台中,因地形起伏,建筑基底有相当于1层或0.5层错台时,在单元入口增设梯步。

B、为利于建设,建筑的室外地坪标高的确定,以基地范围内局部填挖方高度控制在5.0米以内。考虑到填挖方放坡斜面的水平宽度加建筑采光通风必要间距,建筑红线与室外构筑物距离≥5米。

C、临街建筑的室外地坪标高与道路标高不在同一平面时,视情况而定。道路高于街区自然地形2米以下时,规划建筑室外地坪填到高于道路标高20—50厘米的高度,该建筑适当加深基础。道路标高高于街区自然地形2米以上时,建筑室外地坪与道路的高差为建筑层高的倍数来确定规划建筑室外地坪标高,临街建筑与道路之间用人行便桥或梯道相连。当街区自然地面标高高于道路标高时,建筑适当后退红线,建筑以梯道同道路联系。

(七)管线工程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