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72210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c

杨朱的方法——逃离人世,遁迹山林。 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无为。 庄子的方法——无待无我,避于仙境。

17.简述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袭明: 按道、常、规律办事。

处柔:(贵柔守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无为”:

“寡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46章)所以要“寡欲”。

不为天下先 :“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18.述评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人生哲学。

不为天下先 :“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19.庄子的 理想人格——浑沌、神仙

《应帝王》中有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9.述评庄子的生死观。 主张“重生”,反对“轻生” “外生死”

超生死——游无何有之乡

20.“视死如归”的含义及其文化渊源。

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大宗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圣人“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 21.简述庄子的幸福观。

相对幸福 自由尽性 以理化情,达生知命

绝对幸福 无己、无功、无名 22.简述中国道教的特点。

① 它是重视今世、重视生命价值的宗教。

② 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即相信仙人、仙境的存在,世人可以寻求到或修炼成仙。 ③ 是重视科技的宗教。

23.简述佛教中“菩萨”的含义及其精神境界。 波罗蜜修渡成功的人便是“菩萨”。

“菩萨”是梵语菩提(觉悟)萨陲(有情)的译音,中文直译即为“觉有情”,即多情的慈悲救世的得道者。 24.简述佛教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1.死后成佛到今生成佛 2.禁欲主义苦行僧被修正 3.长期修炼成佛到顿悟成佛 4.佛教对中国巫术的妥协 25.简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小乘佛教:认为世间无常,人生是苦。主张出家修行,宣称生死轮回,在轮回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罗汉)

大乘佛教:主张世间无常,一切皆空。把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解脱说成是最高、最真实、最理想的精神境界,叫作“涅磐”。 (菩萨、佛)

26.简述《三十六计》的成书时代及其作者。

檀公即南朝刘宋王朝大将檀道济(385-436年),高平金乡(今山东省济宁金乡县檀庄)人。2008年9月,在檀道济的家乡济宁地区发现了玉简册书《三十六计》,玉书尾片刻有“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即公元596年,距檀道济仅160年左右。 27.简述中国古代的战争观。 ㈠.义战而礼战 ㈡.强兵而重战 ㈢.弭兵而反战

㈣.义战而仁战 28..述评“向戍弭兵”。

“弭兵之会”就是谈判修和,停止战争的盟会。

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合晋卿赵子文、楚令尹子木等在宋结盟,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弭兵之会”,又称“向戌弭兵”。此次弭兵大会共邀请了十余国参加,并约定,除齐、秦大国外,其余各国均需准备双份礼品,分别贡于晋、楚盟主国。从此,小国的贡纳负担增加了一倍之多。

“弭兵”也是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

向戌弭兵受到了子罕的批评:“凡诸侯小国,晋楚所以兵威之。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起国家,以事大国,所以存也。无威则骄,骄则乱生,乱生必灭,所以亡也。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而子求去之,不亦诬乎?以诬道蔽诸侯,罪莫大焉。纵无大讨,而又求赏,无厌之甚矣!”子罕的意见有三:①弭兵不利于小国。②弭兵不合天意。(天生五材)。③弭兵不符合圣人之道。

《左传》是褒子罕而贬向戌,尚武备而贱弭兵。

28. 如何看待宋襄公的泓水之战。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举兵伐郑,楚军为救郑而与宋军战于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