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讲座—--技术、标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讲座—--技术、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a044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5

菌袋内缺乏充足的氧气,抑制了菌丝的生长速度。 3、发菌环境的温度少于20℃,且通风不良,或者培养料的酸碱度不适宜,也会造成发菌缓慢。因此,在栽培时,首先要选择优良的品种,是栽培成功的关键;还要注意装料的松紧度,过紧则菌丝生长缓慢,过松则菌丝生长过快。同时发菌期的管理措施应以避光,通风为主要条件,温度在23-25℃左右为宜。

八 灭菌不彻底

杏鲍菇栽培的灭菌效果,直接决定了栽培的成败。不彻底的原因主要有:1、 拌料时培养料没有吸透水,料内有生心,特别是木屑、玉米芯等质地较硬的培养料多见。2、 在灭菌过程中冷空气没有排尽,热循环不好,出现了灭菌死角。3 、灭菌时间不足,灭菌过程中出现停火断气、灭菌锅内菌袋摆放过多过紧,也会发生灭菌不彻底的现象。因此,在拌料时要注意让培养料充分吸水,爆料均匀。灭菌过程中,要保证足够的灭菌时间,即121℃灭菌90分钟,装锅时菌袋的摆放方式应避免出现死角,使热量充分循环。

九 子实体多,商品率低

工厂化生产杏鲍菇,待菌包由发菌房进入出菇房后,常温3-5天即可使菌丝修复,如果进入出菇房时菌丝未长满菌袋,则后熟期应延长至10天左右,同时,后熟期间应减少通风量,因为少量浓度的CO2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后熟期结束后迅速将温度降低至8-11℃,进行3-5天的低温处理,然后回复温度14-17℃,3-5天左右就会有大量原基形成。这时应去掉盖子,增加空气湿度至80%以上,进行催蕾。几

13

天之后便形成密集的小菇蕾,保持湿度等到菇蕾长到5cm时打开袋口,让空气大量进入,由于竞争优势,有些菇蕾长势较快,长出袋口,这时为了提高成品率,就要疏蕾了。疏蕾时应加大通风,降低空气中的含水量,因为疏蕾造成的表面创伤容易感染,形成烂菇、病菇。每袋留1-2个菇形好,生长壮实的菇蕾即可,后期空气湿度控制在80%左右,温度12-15℃,通风90分钟左右,适当的光照,5—10天左右即可成熟。

十 调查报告及实用技术

通过工厂化管理阶调查,发现以下几点问题:1. 培养料配方选择,培养主要以碳氮源供给为主,同时辅以木质素,纤维素。所以应有麸皮,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主料。但在提供碳氮源时,为了追求产量,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氮源高时虽有利于菌丝的萌发和生长,实验证明麸皮中的维生素B能良好的促进液体菌种的培养,但在出菇阶段有极大的影响,培养料中麸皮含量过高,不会直接增加产量,反而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催蕾期间容易形成大量的菌皮,影响管理,甚至增加感染细菌性病害、烂菇的几率。因此应减少麸皮的含量,应以20%左右为宜。

2. 培养料的选择,由于生产所需原料一般采集于地方富有的资源,从而不会限定木料种类,而本地区主要以山区枸木为主,冬天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在春夏秋三季,由于木料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容易滋生一些对杏鲍菇有害的杂菌,以疣胞霉为例,其大量发生于枸木当中,选料时无法避免,同时其还有难以杀灭、不影响杏鲍菇菌丝

14

生长,但阻碍子实体分化等特点,因此在后续的出菇催蕾管理中,原基不易分化,大量形成烂菇,造成毁灭性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应采取的措施有,催蕾期应扩大温差,提高湿度,实现快速催蕾,使杏鲍菇分化速度大于疣胞霉生长速度。中期疏蕾时应减小空气湿度,加大通风,降低感染几率。后期应适当提高1-2℃,使子实体快速生长,达到成熟,便可有效减少因杂菌污染造成的损失。

3. 培养料的配置,由于夏天含糖量高的培养料容易酸败,因此应减玉米芯的泡料时间,或不泡料,同时应增加石灰的含量,以平衡酸碱度。以生料ph为9,灭菌后ph为5-6.5为宜。灭菌时间为2个小时,灭菌温度125-128℃,气压低于0.05千帕时放气,然后打开锅缝,冷却至60时出锅,这样可以将袋内的水蒸气蒸发,减少二次污染的几率。

4. 液体菌种的生产,应以麸皮浸出液为主,加维生素B,发酵罐培养一周左右,期间应控制好温度,通气量,好的菌丝球,大小均匀,无沉淀。最重要的要严格控制好无菌操作,防治污染。

5. 液体菌种接种,接种环境应达到食用菌级别的空气净化度,在接种室内开放快速接种。袋温应冷却至30℃以下,不然容易发生烧菌。

6. 发菌管理,发菌期间应注意避光,通风,发菌一周以后,发菌房温度会迅速升高,这时要注意勤观察,测量温度,做好降温工作,以防烧菌。每三天五天进行挑杂,将污染的菌包即时清理,减少环境污染。每天要通风2个小时以上,25天左右即可发满菌袋,转房出

15

菇。

7. 出菇管理,应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在不影响产量和菇形的情况下,减少能源消耗。杏鲍菇的菇形管理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前提是应做好出菇整齐度,如果出菇整齐度不好,就难以分析及管理,无法对不良因素做出判断,影响下一步的生长情况。扩大温差催蕾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具体为低温处理3-5天,之后回温至14-17℃,湿度80%-95%,袋温催蕾,出菇快、齐、多。然后疏蕾,选择菇形壮实,较好的菇蕾,将来培育成品菇。育菇温度12-15℃,湿度80%左右,待菇冒扁平,即可采收,采收前一天不要洒水,以延长货架期。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