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大意”、不容忽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粗心大意”、不容忽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bc218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粗心大意”、不容忽视

作者:叶雪芬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07期

作为一名小学低段数学老师,在家访和平时与家长交谈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如果不是因为粗心的话,这回应该考 100分!”在帮助学生分析错题原因时学生常说:“唉!这道题本来是会做的,就是因为粗心大意,所以做错了。”可事实是这样吗?其实,试卷上或作业中“写错数字”“抄错题”这种现象绝不能用“粗心大意”这么简单的原因来解释。由于对概念掌握得不够精通,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不能正确解决题目,这其实就是不会,是学习上的“盲点”。而这样关键的漏洞往往会被“粗心”这个词给掩盖了。“粗心”一次次地在学习中出现,慢慢地,“粗心”成了一种惯性。孩子的错题表面看是粗心原因,而深究一下却发现其中隐含很多的问题。可是就因为家长和孩子把错误的原因归结到粗心,从而使许多学生面对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不仅不反思自己的学习问题,甚至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合适的借口,长此以往,不仅学习得不到进步,而且极易养成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所以说“粗心大意”的危害很大,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低年级孩子的“粗心”现象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年龄特点决定注意范围比较窄

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此外,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分配能力较差,注意范围也不够广。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如计算“20+32+48=?”会有学生计算20+32+48=52,原因是只算到前半部分的 20+32,而落下后面的+48。在小学生的思维中,单向思维强于多向思维,纵向思维强于横向思维。因此,做比较复杂的作业时,常常只注意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很少将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全面、综合的思考从而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 二、动机不足造成学习态度比较差

低年级小学生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在学习活动中,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不少学生只是一味地想早点完成作业,因此不顾对与错,只是匆匆完成交差。这些粗心的原因在于做题目时过于仓促,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将题目从头到尾看仔细。那些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会在简单的题目中出错。这些孩子正因为“优秀”就想炫耀自己的能力,对比较容易的简单问题,自认为比较有把握,掉以轻心,心理上不重视,麻痹大意,不认真审题思考,结果不该错的地方出现差错。

三、理解不到位造成基础知识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