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1(新版)济南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1(新版)济南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bee09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c3

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重点) ②、知道消化的概念和类型。

③、通过探究活动“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理解化学消化的含义,认同科学探究的过程。(重、难点) 2、能力目标:

能自主设计、实施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前准备:

1、备好课;准备实验的教学器材;制作精美课件。

2、探究实验的材料器具:馒头;烧杯,量筒,试管,温度计,滴管,小刀;清水,碘液。 3、要求学生分好实验小组;准备橡皮泥;提前预习文本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但是,我导入—— 们每天吃的食物中含有各种营养成俗语导入激求知 分,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2分钟) 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人体中担当这个重任的“食品加工总厂”就是消化系统。其精妙的设备能够高效率的完成---- 消化和吸收(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重点) 环节二: 提问: 互动——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中,哪些能够直师生互动学基础 接吸收?哪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7分) 体吸收呢? 生活中的俗语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的欲望 观看美食图片;联想进餐的愉悦;激切探求美食消化、吸收的旅程。 积极回答,展示成果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又能顺理成章的过

过渡:消化系统有两大食品加工分厂,分别是“消化道分厂”和“消化腺分厂”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8-9的内容,对照3.1——4,识别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消化道分厂” “消化道分厂”的规模相当宏大,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你能说出消化道所包括的器官吗?假如一粒米,进入口腔顺次造访消化道途经之地,“便身”排出体外,你能说出食物消化的途经吗? 小结: 渡到本节课的主题 通过交流,学明确要求,自主学习 生很清晰食 物穿越消化观察思考,识别消化系统的组成 道的途经。 这些小问题可以分解长长的消化道 的组成器官,交流互动: 化整为零,使(1)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口腔,是消之简单化。韵 化道的“窗口”。 语快记朗朗(2)消化系统中最膨大的部位是 上口让学生更快更有兴胃。 趣的记忆。 (3)消化系统中最长的部位是 小肠。 对照模式图,思考讨论 (4)胃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小肠盘曲小组代表 发言交流 展示消化腺在腹腔中;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上部。 讨论: (1)消化道的“窗口“是哪部分? 的种类,使知识条理清 (2)最膨大的部位是哪部分? 楚,便于记(二)“消化腺分厂” (3)最长的部位是哪部分? 增加知识“消化腺分厂”——消化腺虽然没有(4)尝试指出自己的胃、小肠和肝脏忆;的链接,又能消化道宏大,但作用不小。能分泌消的位置在哪里? 拓展知识,增化液(含消化酶) 消化食物。人体有强学生的兴哪些消化腺,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趣,并为学习 食物的消化知识链接: 过程做好铺酶 —— 生物体内的魔术师 垫 酶是生活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 在生物体内,酶能像魔术师一样变出识图思考、师生总结: 许多戏法,它能使物质合成、分解、 转化,它自身并没有什么变化。它是 活细胞产生的催化剂。酶的特点是: 种类多、专一性、高效性、酶的催化 作用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消化系统即时训练,能的组成,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消化系统

的组成吧。 即时反馈: 1、下列不属于消化系统组成的是( ) A、胃 B、肝脏 C、心脏 D、胰腺 2、将左右相对应的知识点连接起来 梳理知识 归纳知识 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知识得到巩固。 独立思考,限时抢答。 1、 C 2、 A→③ B→④ C→⑤ D→① E→② 环节三: 食物的消化 实验—— Ⅰ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重、难点) 感悟实验深探究 过渡:我们的主食是馒头或米饭,大(15分钟) 块、较干的馒头进入口腔,不仅会变 小而且会变得湿润。慢慢咀嚼还会感 觉馒头变甜了。 设疑:馒头主要成分是什么?在口腔 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哪种变化可能 有新物质生成让你觉得甜? 回忆生活经验: 馒头在口中,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与唾液混合,细细品尝,馒头越嚼越甜! 思考回答: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没有甜味。 牙齿的咀嚼,馒头会变小、变碎。 唾液腺分泌唾液,通过舌的搅拌,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 由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很自然的体会到食物在口腔发生的变化,联想到这就是一种消化。 通过设疑,激

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实验,去探究、去讨论。 小组实验,目的让各小组的实验能进行对比,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看待实验结果 学生互助协作,不断的扩展和完善自己。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 以体现 b、用清水将口腔漱净,将舌尖抵在下 颌门齿的内下方,做咀嚼动作。3分钟 后,烧杯靠在下唇的边缘,使唾液沿 着下唇流入烧杯中。 c、取两支干净的试管,分别编号1、2 ①往1 、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 1号试管不变蓝 2号试管变蓝 馒头碎屑 (五)分析现象: ②往1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搅拌混 1号试管内是馒头碎屑,相当合;往2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搅拌 于牙齿对其进行了咀嚼,又加入了唾混合。 液并充分振荡,这样就完全模拟了口 腔中馒头的消化方式。馒头碎屑与唾 液充分混合,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 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滴入碘液 后不变蓝色;2号试管内是馒头碎屑、d、将1、2号试管都放在37摄氏度的 清水,并且充分振荡,模拟了牙齿的水中,水浴10分钟。 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但清水中没有 唾液淀粉酶,对馒头中的淀粉无分解 作用,所以淀粉没有变化,滴入碘液 后变蓝色。 (六)得出结论: e、冷却,往两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 反思和纠正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碘液 。摇匀,观察现象.。 是探究活动(七)表达交流: 探究实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展示探究实验的六个环节: 1、 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在口腔 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 2、作出假设 。 3、设计实验 4、完成实验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指导取唾液的方法: 师生互动: (一) 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二)设计实验: 设置对照实验;注意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关键是控制好实验变量(唾液) (三)关注实验: 控制好水浴的温度,保持在37℃左右。 水浴的时间不能太短(5-10分钟) (四)观察现象: 提出疑惑: ( ? ) 淀粉 麦芽糖 (无甜味) (有甜味) 明确环节,熟悉步骤。 分组实验,规范操作。 a、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4块,用小刀细细切碎两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