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d5164433687e21af45a99b

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要把校园自然环境变成能动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内化文明行为,创建文明校园。

(9)利用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开展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学校决策、服务、协调等管理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利用家长资源服务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施教。

(10)真正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心理咨询室要与学生建立多途径的心理联系,要使学生心理上的郁结能够有途径得到发散和排解。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特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要建立班级、宿舍心理委员制度,不定期地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辅导,使他们的群体心理调适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建立全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3.夯实德育工作基础,加快德育建设

(1)切实抓好德育课程建设。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学科渗透,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资源优势。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发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资源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生活体验。

(2)积极拓展德育基地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辟德育基地,逐步建立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社会实践基地、校内德育阵地”四大板块为核心的德育基地网络。

(3)以四支德育队伍为主体,形成 “人人为教育之人、处处为教育之地”的全员、全程育人机制。即:以校长为首的管理队伍,以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会干部为主要力量的学生队伍,以家长委员会为核心的家长队伍。启动“德育名师”工程,发挥“德育名师”的示范作用。特别要全力打造一支懂理论、懂方法、有思想、有能力、能够与学生为师为友、胜任各年级学生思想工作的班主任教师群体。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组织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交流与传帮带活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校本教研,并通过全校性的模范班主任评选,力争三年后学校能够胜任班主任的教师占学校教师的90%以上,其中被广泛认可的优秀班主任要达到60%以上。

4.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建立德育科研机制。利用“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的有利时机,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选定几项实践指导意义较强的德育课题,加强对德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指导,定期召开研讨会,征集德育论文,提高研究水平和实效。

9

(2)完善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校评、家长评、社区评相结合。每学期全校评选一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进步生、学习标兵以及其他各类标兵,并在全校表彰奖励。各班可以根据各班情况选出班级各类先进学生。

(3)出台德育激励机制。要从班级、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出发,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评估班级、评选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4)开展班主任队伍情况调查,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调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德育工作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班主任培训计划和内容,并认真组织实施;按照中学德育大纲要求,制定学生德育目标体系,通过各种渠道实施德育目标。

(5) 把握好对违纪学生教育处罚的力度。制定完善学生违纪处罚条例,对于各种严重违反校纪的学生要依据学校有关规定及时予以惩戒,以正校风。

(四) 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培养、引进并重的方针,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为造就教育家创设宽松的环境。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岗位聘用和奖励惩戒的首要内容。采取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社区和家长共同评价的办法,每年开展先进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在评优升职晋级中坚持师德一票否定制。

2.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1)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争青年教师三年达到合格标准,2/3教师成为学校骨干, 1/3教师成为骨干教师。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45岁以下教师要制订个人专业成长方案,明确自己成长的目标、措施。

(2)坚持教师岗位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抓好校本研训,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教改。每个教师每五年应接受不低于240课时的集中培训。积极参加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3)坚持学习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着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教育

10

硕士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取得硕士生学位人数要达到15%。

(4)所有班主任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3.制定和实施学校的“名牌工程”工作方案

借助国培计划和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成长计划”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对学校教师中的省市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等,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再培训,通过与北师大的合作、课题研究产生一批“三秦名师” 、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形成一支科研水平较高、课题研究能力较强、指导作用发挥较好、辐射其他学校的科研名师团队。

要成立学校的名师工程领导小组,制定筛选、培养名师的计划,制定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管理制度,包括待遇。

4. 加强与北师大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聘请一批校外教育教学专家,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疑难和困惑,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个性化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成长。要充分利用这种专家资源。培训的形式也要能够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尽可能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师生互动。

5. 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

坚持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常规教研交流活动,进行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加强与省内名校同级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扩大影响。积极参与省“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校长、教师海外培训计划”的实施。

6.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培训

任课教师都能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断拓宽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范围。 7.用“引进来”的方式,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名师的物质待遇,创造名师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平台(比如名师工作室),吸引名师来校工作。

8.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制定有关问卷,科学、全面的分析任课教师综合素质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规划,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方面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坚持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相结合,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教学工作

11

坚持质量立校。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加强教学管理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科学知识、实践能力支撑。力争实现中、高考成绩稳步提高,向省内一流中学目标迈进。探索适合每个学生发展、促进人人成才的育人模式。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多样化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

1.真正落实国家课程方案

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落实学生自主选课制度。真正发挥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

2.分阶段、分学科、分专题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主要以科技、体育、艺术、社会实践为主要学习领域,同时在每个学习领域中由学科课程或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中开发和建设具有系列性的校本课程,也可以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围绕杨凌农业的主题,开发和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六年内逐步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系列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3. 落实省“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

4. 关注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

注重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秀潜质,积极推行分层教学、选课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和学习选择机会。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探索高中阶段拔尖创新学生和特殊才能学生培养方式。

5. 探索我校的特色发展道路

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探索我校的特色发展道路,满足不同潜质和志趣学生的发展需要。完善我校英语特色课程,建设生物水培实验室,并且产生一定成果和影响。重视加强实验室、图书馆、通用技术教室等建设。逐步实现各个部室对学生学习研究开放。

6.进行“科研兴教”的实践与探索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每位教师都能够围绕科研课题开展个案研究,并通过课题的研究,优化教学,提高质量,达到“兴教”的目标。同时,将洋思中学的经验与我校实际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