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db06212af90242a895e5e7

“你关注你专业的就业前景吗?”在这个问题中,72.4%的同学选择了特别关注,21.5%的同学选择了偶尔关注,只有6.1%的同学选择了不关注。这说明大部分的同学都很关注自己专业的前景。“毕业后你的打算是什么?”在这个选项中,44.5%的学生打算毕业后直接工作,35.5%的学生打算继续深造,17%的学生打算先工作再深造,还有3%的学生是打算自主创业。那些打算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同学中,一半人回答是希望继续深造,由于其它原因被迫就业的,对于这一半而言,他们的目标也很清晰。另一半虽然选择了继续深造,其实本身是愿意选择就业的。说明这些人在确定就业目标时显得比较犹豫和彷徨,可能还没有考虑好,他们将会是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的最大受益者。

“毕业后,你更倾向于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结果显示\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流行。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学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大学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于就业热情这部分的三个问题都非常清楚的表明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热情很高,在就业方面是非常积极主动的。而大学生关于就业较为积极主动的态度也主要原因就是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竞争较为激烈,导致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就业情况,详情见第五部分就业倾向的具体分析。

3.2学校就业指导

为了了解同学们对于对学校的求职辅导内容的具体需求。设定这部分有三个问题 “学校有没有为你们提供实习。”“你最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就业指导服务”同学们最需要的内容依次为提供实习岗位50.9%,帮助明确职业方向48.2%,邀请更多企业来本校招聘35.4%,充分的职位信息34.9%等。这些正是同学们所需要的辅导内容。希望学校的职能部门,能够在此方向多多做出努力。而且,这些要求都是可以实现的。

3.3自我分析

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积极、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善于与他人沟通合作,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600名同学中,只有33%人进行了长期、中期的职业生涯规划;32%人制定了近期的规划,其他33%人都没有仔细考虑过甚至2%名同学都没有想过。

这些数据显示,现今仍然需要培养、引导和训练大学生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中,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潜能去实现人生目标。在此,我们提醒各位同学,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4就业倾向

4.1就业关注

从什么时间开始关注就业结果显示有11.2%的同学从大一就开始关注就业,17.5%的同学从大二开始关注就业,52.5%的同学是从大三开始关注就业,18.8%的同学是从大四才开始关注就业状况的。超过一半的同学都是从大三的时候开始关注就业状况的,只有不到30%的同学从大一大二就关注就业,其实大一大二的时候是职业规划的一个好的时段,如果能从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关注就业状况并准备职业规划,这对于毕业后打算直接就业的同学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大三再关注就业也不算太晚,因为对于本科生来说,大三才开始开始大量的专业课程,大三的时候能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来指导以后的就业。

就业信息的来源旨在了解同学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来源。因此题目设为,“你所获取就业信息主要渠道是什么”。结果最前面的几项依次为:搜索专业招聘网站的信息(75.2%),听企业宣讲会,招聘会(65.8%),拜访校友、师哥师姐(40.2%),阅读相关报刊书籍30.8%。而通过学校活动的还不是很多。可见,网络信息是就业信息渠道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学校有必要加强对毕业生的网络服务,比如对于大四本科生,应该可以开通网络线路,以利于其检索各种必要消息。同时,学校

各职能部门也可以加大就业信息发布的力度,帮助联系企业。

4.2就业形势

就就业形势而言,53.6%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32.2%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正常;而认为就业形势好,就业容易,或者对就业形势不了解的人只占了14.1%。由此可见,多数的学生都已经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在择业的时候就会更加的谨慎。因此,大学生要求相对降低,希望所获得的职位与专业对口度并不是很高。

由图可知,一方面,有57%的大学生希望自己所获得的职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度为视情况而定,也就是说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与将来想要找的工作之间的契合度并不明确,12%的大学生甚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并不在乎所学专业与工作是否对口,而仅有31%同学表示希望对口。另一方面,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多的是呈现两个极端,要么希望对口,要么无所谓,而女生视情况而定的比重略大。

4.3就业信心

当今大学生仍然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本次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那么大学生就业究竟是怎样的态度呢?

面对就业,27%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有信心,62%表示感觉一般,9%表示对未来迷茫,有2%则表示悲观;而相比较而言,男生较女生信心度要高,尤其是,在非常有信心方面,男生比女生高8个百分点,并且男生中没有极度悲观的。女大学生就业信心低与其就业难度高于男大学生是紧密相连的。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前不久的一项调查显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

大因素。女性毕业生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不只是本科生与专科生面对着身价下降和找工变难的压力,两三年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就业也变得尴尬起来,有的地方甚至“下嫁成风”。歧视女性毕业生行为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4.4就业选择

至于毕业后择业的地区,大家的选择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大城市(53.8%)家乡(22.6%)二三线城市(15.3%)西部地区(5.2%)其他(3.1%)毕业后的明显就业趋向,且我校选择就业的大学生中大多青睐在一线发达城市就业。为了解同学对自己未来工作的具体意向。我们的问卷题目10设为 “你所希望从事的行业是?”,题目11设为 “毕业以后,单位方面选择”。两道题都设定为多选题。在所有问卷中,41.0%的同学选择教育,科研行业,是所有候选行业中最多的。至少说明,在科大整体氛围熏陶下或者条件下,搞教学研究还是正宗,科技大学不愧是科技大学。

37.8%的人选择IT,电子商务,计算机硬件等行业,位居第二,而且这个比例超过了电子信息口的人数比例(23.8%),说明许多其他院系得同学也希望进入该行业。这个现象是正常的,因为该行业具有高技术,高起薪的特点,一直以来就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行业之一,而且作为IT技术本身也算是科技大学学生的强项。

选择金融机构的人占35.4%,明显超过了金融相关专业所占人数比例(11%)。考虑到在其他群体的调查中,金融行业一般都不在前三名选择的行列中,这个比例实际是很高的。究其原因,无外乎三个。一是金融行业的高回报的诱惑,二是科大学生进入金融行业本身的门槛不是太高,科大的数理基础有助于科大学生改换门庭,三则是科大的校友们的在华尔街的成功事例,也鼓舞着现实中的部分科大人朝此努力。另外,愿意去政府机关的也达到29.2%,也占了不小的比例。而选择去建筑,房地产等和制造,运输,采矿等则所占甚少,这与科大的学科设置相符合。

4.5就业影响因素

我们针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分别对男生和女生进行了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