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备课组备考复习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三政治备课组备考复习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dbda0c79563c1ec5da7163

高三政治备课组备考复习计划

纵观近几年来广东的高考试题,特别是政治试题,大致呈现出如下特点:试题既关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又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察;试题以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立意,强调了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学科性和综合性相渗透,寓能力考核于知识考核之中。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我校高三政治备课组在高三一开始就针对高考制定了周密的备考复习计划. 具体说来,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让学生树立起高考意识。

要让学生明确复习时间的紧迫性。高三上学期学生容易对时间产生依赖感,总感觉刚进入高三,离高考还早着呢,容易产生松散、懈怠、麻痹大意的思想。因此,一进入高三,教师就要提前将全年复习计划告知学生,在每一轮复习甚至每一阶段复习之前再将阶段复习计划告知学生,甚至每一节课下课之前,下一节课的复习内容都要让学生知道。目的是让学生对整个高三的复习情况有一个整体感知。老师要给学生讲明:高三复习实际上只有9个月的时间,要用2个半月的时间讲新课。三个月时间一轮复习5本书,2个半月时间二轮复习,一个月时间三轮复习和考前自查。将时间化整为零后,学生能认识到复习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

二、夯实基础,作好攻坚战准备。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平常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学生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因此,在政治总复习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学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犹如电脑一般,鼠标一点,“记”上心来。要达到这一点,一要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而且要学会同遗忘作斗争,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要适当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同时必须不断提高看书学习的速度,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三要学会从宏观上去把握知识,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图表化。考生在总复习过程中,应当自觉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自我建构每一门学科的立体知识体系,以备需要时随“点”随“到”。

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动手构建有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学会从总体上驾驭知识,提高从整体上去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当然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整理,不

过一定要自己动手,切不可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更不能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否则就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更谈不上印象深刻和融会贯通了。

三、坚持把能力训练作为“谋分之基、创新之源”

培养能力是课改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考试知识范围”规定了考试的广度,“能力要求”则规定考试的深度。因此,在坚持基础知识为第一要务的前提下,强化能力训练更是“谋分之基、创新之源”。

有资料显示,学生高考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①审题不仔细 ②书写不规范 ③思维不灵活 ④表达不清楚 ⑤基础不扎实 ⑥答题抓不住要点,不能规范使用专业术语。这六大带有共性的失分因素,从能力角度看,集中表现为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差;落脚在具体题型上,主要是主观性试题。很多同学对主观题有一种恐惧感,常常得意不得分。为此,我们在复习教学中,将努力强化这两方面能力的训练,突出思维能力,突破表达能力。就思维能力的训练,我们主要抓住三个方面:

(1)进行学法指导,加强审题、组织答案的能力。学生经常困惑于自己辛辛苦苦写下来的答案为什么总是得不到理想的分数。这里的关键在于你所答的内容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和指向,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和重点。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养成动笔答题前反复研读试题设问指向的习惯,杜绝一瞄试题就动笔,凭感觉答题的马虎作风。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有意识多让学生开口,让他们讲解题思路,分析过程,慢慢领悟解题的奥秘。 (2)、关注时政热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高考命题所运用到的信息,往往都是时政热点,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时政热点问题,重点关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于具有长效性的热点信息,侧重关注其新的特点、新变化,并从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最佳角度切入,进行深入探究,要注意把握热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于什么是热点问题?这实际上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我发现,很多高考模拟试卷所反映的热点是值得商榷的。主要是太泛、太偏,关注细微末节的东西,而不够典型、新颖。有的老师几乎把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都列入重点对象,这就未免太泛了。我认为,凡是以后可以进入历史大事年表的重大事件、典型事例和新生事物,否则,就没有必要过分关注。如党中央、国务院、人大的重大会议精神,国际国内和省内十大新闻,就是当然热点,而经济、哲学、政治、文化领域发生的新生事物,也是必须重点关注的。我们要学会筛选,首先要把一些太难的、过分敏感的负面的问题筛选掉。如民族宗教问题、腐败问题、社会丑闻和非主流国家之间的国际纷争等,尽管各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但严肃的高考一般不会把这些东西反映到考卷上的。

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老师不一定要完全包办代替,而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一些时政专题,教师可在人民网、新华网或南方网等权威网站下载一组含有不同观点的文章,条件好的学校可放手让学生去搜集,老师要将材料进行一定的编辑整理,然后分发给各个学生,要求他们结合教材上的有关原理,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充分讨论。如果全部由老师代替,可能设问角度只有一个,经过训练形成思维定势以后,反倒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新异性和灵活性。

我们要求学生,无论是平时看报看新闻,还是考试练习,都要养成看到材料、看到事例就尝试着联想课本知识、思考理论基础的习惯。也就是说,在做每一个题目时,都应养成用语言描述自己思维过程的习惯,树立“对于一个问题,我可以不会答案,但不能不会思考”的理念。

(3).合理训练,以练促学,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与技巧。

首先,要加强经典题型训练。为使训练达到好的效果,训练题目的设计、选择要规范、要新颖、要灵活,尽量与新高考题型及设计特点保持一致。训练量要适度,难度要适中。本人认为:经过众多命题精心设计、研磨的高考试题一般都是经典题例,任何高考模拟题在质量上都无法与之媲美,最好的模拟题是历年高考真题。所以,教师要搜集国内各地命制的至少3年的高考试题,经过筛选、修改后,按比例编在新题中组成试卷,然后发给学生进行模拟训练。试后要进行讲评,侧重分析试题的考核意图、结构特点、答题要求,在讲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存在问题的归纳与成因分析上,要特别注意解题方法技巧的总结与指导。另外,在训练中,我们常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参考答案,自悟参考答案,明白答案中每一小点的答题角度,模仿参考答案的思维路径。为此,我在课堂上讲主观性试题先让学生讲,再让学生评论答案,讨论答案,之后,把参考答案展示出来,找差距,自己还可以补充答案,力求拓展学生的思维。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2010-08-13 07:16:30| 分类: 校本教研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高考已经结束,通过对上一届高三的了解,他们既有成功,也有不足。成功之处:复习前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两纲一题”,把握高考动向;精心编写实用高效的教学案;与时俱进,关注生活;一周两次的高强度文综拉练,提升学生答题技巧;考前典型题目汇总回扣;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练与精讲相结合,狠抓落实。不足之处:虽然高考中所涉及的热点,平时训练都能一一对接,但有些热点仅为蜻蜓点水,没有深挖到底,落实到位;在训练中,对训练题目的选择与训练的质量有所欠缺,错题重错的现象不能杜绝;复习时间过于匆忙,过于紧张,更疲于应付。我们07级学生也已经步

入了高三,一轮复习即将开始,为了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在学习上一届高三的经验及吸取教训

的基础上,本着全面、系统、扎实、灵活的原则,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夯实基础,一轮复习有大约5个月的时间,要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打好基础。对基础知识掌握要全面不留死角,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任何一个知识点的疏漏都可能导致高考的失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确保没有遗漏,现在很多学生都忽视对课本的阅读,对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全面,因此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全面性,理清教材的知识脉络;重视重复记忆,政治知识点多、遗忘的快,每复习完一课、一单元要系统地再回顾一下,所以老师要不断地检查,加强落实;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准确、简练,规范使用政治术语,高考阅卷实行踩点得分,不用规范的政治语言影响得分,所以我们平时就要规范学生的语言。另外,我校学生类别多,有文科实验班、普通班、艺术班(美术、音乐、文管等),学生的学情也较为复杂,因此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要突出课标要求,夯实基础,把当堂课的知识点弄清楚练明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环节多,并适当设置梯度,使学生在课前填写学案时有兴奋度,每节课前检查要有批语,并给予表扬鼓励,各类班级和学生之间不进行比较,但要看学生前后的进

步幅度,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二、认真研究教材、深入研究考纲,把握高考动向。考纲不仅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内容和能力要求,而且规定了试卷的结构、难度系数、考试方法和考查的知识范围等,这为我们的复习指明了方向。老师也要加强对《考试说明》《课程标准》的认真研究。复习中应深入研究08及09年的高考试题以及考试说明,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较为规范的、科学的练习题,训练答题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技巧,发展思维能力。

三、加强集体备课,精心编写学案。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加强集体备课,坚决落实市教科院关于集体备课精神,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优势,把个人的智慧融入集体,打群体战,决不孤军奋战。周二下午的集体备课雷打不动,要把一周的教学任务用集体的智慧准备好,要有主讲人,其他人有好主张、好思路,好资料,大家要相互交流借鉴,另外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补充、讨论。要努力做到经过集体备课或精心设计的教案方可进入课堂,经过仔细推敲的语言,方可在课堂上讲,经过精心选择的资料或试题方可让学生做。我们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学案的设计必须做到:考点清晰、重难点突出、作业设计科学合理、练习题精挑细选,热点材料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争取把最好的课展现给学生,把最好的学案印制出来。

学案的编写从环节上看,要有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课后拓展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突出课堂、追求实效。课堂教学是整个政治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尤其素质教育形势下,课时数减少,时间紧,任务重,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过程,向每一分

钟要质量,向每个知识点要分数,向每一道题要技巧。

首先,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落实。每节课用10分钟的时间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一方面是对学生课前复习的监督,另一方面教师在检查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检查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采用随机提问,或者书面检测的方式,利用认真设计好的书面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没有掌握好的

内容,适当强化。

其次,强化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巧妙设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是思想行政治课的生命力之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接触的媒体多,视野广,他们普遍对时事、新闻都很关心,也感兴趣。而热点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是考试题目设置新情景的原材料。在复习课中,我们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设计问题,引

起学生的思考。

第三,教师要精讲点拨。抓住主线,突出重点,把握好逻辑关系。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同时,突出教材的重点,使学生的复习能事半功倍。避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重点内容,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