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审美复习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艺术与审美复习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0e63e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f

【单选题】(5分)

中国在80年代后,舞蹈审美上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 A. 舞蹈审美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否定了现实主义叙事性,走向抽象表现主义的现代主义时期

B. 舞蹈审美已经从客观反映论走上了主观认识论 C. 舞蹈审美已经完全混乱,美丑不分,是非不明

D. 舞蹈审美在比较单一的基础上,开始逐渐走向多元化 5

【多选题】(15分)

中国古代的“礼”主要是指什么? A. 礼貌 B. 礼仪 C. 道德

D. 等级制度 E. 礼品 6

【多选题】(15分)

中国当代舞蹈审美应怎样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

A. 要有“自知之明”,发扬中国古代与当代舞蹈优良传统,比如礼乐结合性 B. 继续走原苏联学派的道路,没有必要“走向世界” C. 向西方舞蹈先进的创作方法,主动走向多元化

D. 按中国独特的方向发展,自觉抵制外来各种舞蹈思潮的影响

E. 应当创造当代中国自己的新舞风,在“全球化”时代能够提出影响世界舞蹈发展的独特主张 7

【多选题】(20分)

怎样认识中国特有的“舞蹈诗”?今天多数人认为舞蹈是一种“善于抒情,而拙于叙事”的艺术,但我们仍然在大批生产叙事性舞剧。

A. “舞蹈诗”外国没有,它完全是中国人的创造

B.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舞蹈诗”,要适应国际情况,中国也不应当有

C. 在中国仍需生产叙事性舞剧的时候,为鼓励大型抽象表现性舞蹈作品,“舞蹈诗”就是一种必要的形式划分

D. 它符合舞蹈“善于抒情,掘于叙事”的规律 E. 可以强调舞蹈的诗性,没必要设什么“舞蹈诗”

第九章戏剧 无课间测试 第九章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近现代西方戏剧所发生的蜕变?

A. 演出上从“综合空间”向“身体空间”的剧场观念的演变 B. 叙事上从“戏剧体戏剧”向“叙述体戏剧”的演变 C. “身体空间”演变成为“后现代剧场”

D. 舞美上从“具象化空间”向“抽象化空间”演变的总体趋势 2

【单选题】(20分)

根据戏剧的基本特性,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可以融合所有其它艺术门类。 B. 戏剧和生活是没有边界的,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戏剧才是真实的。

C. 尽管台词、走位、动作、造型、背景、灯光等等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但每一次演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

D. 当众表演是戏剧现场性的核心。 3

【单选题】(20分)

根据戏剧的人文维度,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 戏剧能起到教养社会民心的作用。

B. 戏剧是历史的缩影,是保管人类记忆和良知的容器。

C. 戏有不同,大戏要体现民族气象,小戏则无需承担民族文化。 D. 戏剧本身就是生活的形而上的象征。 4

【单选题】(20分)

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说法,哪一种最为恰当?

A. “国剧之本质,是艺术不是剧本。”这说明戏曲表演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程式化的表演,因此,行当程式、四功五法是戏曲本体之所在。

B. 面对西方戏剧的冲击,戏曲不能“破格”、“创格”,而应该“守格”,只有这样,才能保有中国艺术主体的纯粹性。

C. 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体特征是程式化、歌舞化、虚拟性、综合性。

D.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访苏到新世纪初昆曲名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事实证明,只有最精微的艺术才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审美特质。 5

【单选题】(20分)

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走进剧院,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 戏剧带来快乐和深刻 B. 体验经典的永恒意义 C. 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D. 直面人类本真的存在

第十章电影 无课间测试 第十章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文明的保护性太强了,我们连起鸡皮疙瘩的本能都失去了。要想打破这种麻木,唤醒我们的道德平衡,就要使用人为的方法给人以惊吓。” 这句话是哪个著名导演说的? A. 安东尼奥尼 B. 梅里爱

C. 希区柯克 D. 大卫 芬奇 2

【多选题】(10分)

关于电影(或银幕)的重要比喻或观念有:全选 A. 镜子 B. 窗户 C. 梦 D. 寓言 E. 商品

第十一章摄影 无课间测试

第十一章章测试 1

【单选题】(15分) 摄影的根本属性是 A. 光影作画 B. 瞬间意念 C. 客观记录 2

【单选题】(10分)

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使用的是 A. 沥青法 B. 银盐法 C. 火棉法 D. 干板法 3

【单选题】(10分)

世界上第一张数码照片于( )年问世 A. 1913 B. 1957 C. 1981 D. 1992

第十二章艺术与宗教 无课间测试

第十二章章测试 1

【单选题】(25分)

在西方,艺术大约从什么时期开始从宗教中独立出来? A. 古希腊 B. 中世纪 C. 文艺复兴

D. 20世纪 2

【单选题】(25分)

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是多少? A. 1/2 B. 1/3 C. 1/4 D. 4/5 3

【单选题】(25分)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谁提出来的? A. 柏拉图 B. 康德 C. 黑格尔 D. 贝尔 4

【单选题】(25分)

谁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 A. 蔡元培 B. 朱光潜 C. 宗白华 D. 鲁迅

第十三章美育与人生

1、美育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单选题)

A: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十分重视美育;

B:18世纪末,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

C: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D:到了20世纪初,胡适在北京大学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美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下列关于海伦·凯勒事例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单选题)

A: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B:海伦·凯勒曾说:“如果我是大学的校长,我要设立一门‘如何使用你的头脑’的必修课”;

C:海伦曾写过一篇题为《给我三天光明》的文章,设想给她三天可以用眼睛看见东西时间,那么她会怎样度过这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