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财政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1b4389cc22bcd126ff0cf2

财政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财政概述 名词解释 财政:财政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运用公共权力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形态,即政府财政将按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来确定其职能和开支。

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安全、秩序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国家分配论:财政产生的原因有两个: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 财政学:财政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借助于政府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稀缺资源来最好地达到效率与公平两大经济目标的学问。

经济人:即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具体地说,就是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官员追求选票最大化.......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财政概念 答:(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政府

(二)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三)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 (四)财政分配是一种集中性分配

(五)财政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2、财政分配范畴是如何发展的

答:徭役和赋税——公债(封建社会)——政府预算(封建社会后期)详见P6 3、财政分配形式是如何发展的 答:力役——实物——货币 详见p7

4、如何正确理解公共财政,试述我国实行公共财政所带来的变化 答:(一)公共财政的概念: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形态,即政府财政将按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来确定其职能和开支。 (二)公共财政带来的变化 1、财政收入来自公共 2、财政支出用于公共 3、政府职能转向公共

4、社会意识的变化:收税有规矩、收了税的政府要提供高效、良好的服务、支出要合理 5、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一)经济人 (二)经济制度 (三)经济决策 (四)经济目标

(五)经济结果和经济评价 6、公共财政有那些特点?

答:1.理财的公共性2.非盈利性3.强制性和补偿性4.民主性和法制性 7、我国财政学的发展阶段是什么? 答:(一)传统财政学时期(1949一1978)

1

存在环境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

国家主要表现为“资金(物质产品的货币形式)”分配者的角色,因此传统财政理论可以概括为“国家分配论”,即国家是社会资金的分配者,全面指挥社会再生产。 (二)现代财政学时期(1978至今) 存在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时期分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

第二阶段为1993年至今 8、研究财政学的方法是什么? 答:(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 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 [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依靠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外部效应:在现实经济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即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不利或有利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因此提供补偿或取得报酬,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前者一般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后者一般称为外部经济或外部正效应。

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非排他性的产品。 财政职能:所谓财政职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财政本身固有的功能。它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而非财政概念决定的;经济条件不同,财政职能也不同。

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的制定、调整与实施,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政府通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运用,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等政策目标。 收入分配职能:所谓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进行调整,通过收入转移或税收政策改变市场初次分配的结果,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所认可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态。

经济稳定职能:所谓经济稳定职能,是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以使整个社会保持较好的发展状态,以致于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的财政功能。

政府失灵:政府不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结果或不能以公平的方式再分配收入的一种现象。 [思考题]

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所需的环境是什么? 答:(一)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二)所有行业的成本是递增的 (三)商品和服务都是内在化的 (四)不存在公共产品

(五)充分的信息 (六)完全的流动性

简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衡量收入的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有哪些 答:(一)所谓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进行调整,通过收入转移或税收政策改变市场初次分配的结果,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所认可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态。

(二)衡量收入的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1)贫困线

2

贫困线是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贫困状态的一个指标,国际上比较常用的确定贫困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人们的收入状况来确定;二是根据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货物和服务来确定,即根据维持基本生存需要摄取多少热量、蛋白质、需要的衣物、住房面积,赡养系数,卫生教育等来确定。 贫困线具有多样性、动态性。 (2)贫困缺口(Poverty gap) 率 贫困缺囗率.又称相对贫困指数,它由贫困缺口除以所有贫困人口达到贫困线所需要的收入的总和得出。

贫困缺口率主要用来衡量所有贫困人囗的平均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差距,并通过贫困缺口率的高低来衡量贫困状况的变化程度。

(3)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群占GDP的份额或货币收人的份额 (4)洛伦兹曲线 (5)基尼系数

如果基尼系数在0.2以下,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如果在0.2-0.3之间,收入分配相对平均;如果在0.3-0.4,收入分配相对合理;如果在0.4以上,收入分配差距偏大。 简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答: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的制定、调整与实施,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政府通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运用,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等政策目标。 简述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答:所谓经济稳定职能,是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以使整个社会保持比较好的发展状态,以致于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我们将财政所具有的这种功能称之为经济稳定职能。

政府失灵的表现什么? 答:(一)政治家往往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俘虏,而不管大多数人的利益。 (二)政府行动往往不能或不肯按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最优方案。 (三)政府官员的目标往往是追求机构规模最大化 (四)政治家和政府官员谋求的是他们自身的内部私利 (五)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也同样不能解决。 政府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对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认识不足,期望值过高 (二)制度性原因

(三) 理性预期的影响 (四)信息不充分

如何救治政府失灵 答:(一)进行宪政改革 (二)寻找合适的政府角色定位 (三) 削减政府权力的增长

面对政府失灵,如何做好新时期的财政工作? 答:(一)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政府失灵问题 (二)合理地、实事求是地界定政府职能 (三)按市场规律做政府应做的事

市场不能解决经济稳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价格刚性的制约 (二)主观心理规律的作用

3

(三)投资乘数和加速系数的交互作用,使经济运行出现频繁繁荣和衰退的交替

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外部效应的存在 (二)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三)垄断 (四)信息失灵

(五)对非市场性目标无能为力 (六)市场不能解决经济稳定问题 第三章 财政收入 [名词解释]

财政收入:是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通过一定渠道和形式占有的由政府集中掌握的社会产品,在货币经济条件下,这种社会产品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

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的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绝对数额,如财政收入总额,或用相对数额,如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表示。 [思考题]

财政收入的功能是什么? 答:(一)是财政支出的前提条件

(二)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三)是政府理财的重要环节

财政收入是如何分类的? 答:(一)按收入形式,可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二)按财政收入的来源

一是以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分为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 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 二是以部门结构为标准分类:分为工业部门收入和农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轻工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收入

第一产业部门、第二产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收入 (三)按行政归属,可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四)按收入稳定程度,可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临时性收入是非连续、不规则地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公债收入和捐赠收入。 (五)按收入取得的依据,分为一般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经营收入 我国目前财政收入的形式是什么? 答:(一)税收收入(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三)非税收入 (四)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五)债务收入(六)转移性收入

试论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答:(一)经济发展水平(二)生产技术水平(三)经济体制 (四)传统与习俗(五)价格(六)政府职能范围 5.财政收入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公共性(二)强制性(三)规范性(四)稳定性

6.财政理论界在关于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认识上存在哪三种不同的观点? 答:第一种观点: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指最小化的财政收入规模

第二种观点: 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指最能体现财政收入分配制度要求的财政收入规模; 第三种观点: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实现“以收定支”与“以支定收”财政分配原则相适应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