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话说温州》整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四年级《话说温州》整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2c370a10661ed9ad51f33a

(1)出示摆摆说说题目。 (2)学生动手摆摆解决问题。 (3)交流反馈。 4.读一读

(1)出示谷超豪爷爷的诗歌,生朗读。 (2)讲讲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第三课时 姜立夫 教学目标:

1. 2. 3.

了解姜立夫和其他温籍数学家的成就和有关事迹。 感受姜立夫的名师风范和不怕辛劳,艰苦创业的精神。

初步学会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信息,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

或活动成果。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信息,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 1.姜立夫事件报告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姜立夫的故事、生平等。 (2)阅读“温州在线”,突出姜立夫的事迹。 2. 资料交流

(1)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温籍其他数学家的资料整理分享,可以以讲故事、报告、作品展览的形式出示。

(2)对温籍数学家的事迹进行感受分享。 (3)评选最佳“信息收集员”。

第四课时 数学家摇篮工程 教学目标:

1.了解温州市“数学家摇篮工程”的目的和内容,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这项活动中去。 2.通过采访、交流活动了解一些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

4.了解温州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家乡。

教学重难点:了解温州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家乡。

教学过程:

1.

资料分享

(1) 整理课前收集有关温州市“数学家摇篮工程”的有关资料。 (2) 资料分享。 2.

访访做做

(1) 采访班级数学老师或者数学尖子生。 (2) 交流:怎样更好学习数学? 3.

创作天地

一大组学生合作完成“创作天地”的数学小报,并进行展示与分享。

第五单元 民间舞蹈

第一课时 跑马灯 教学目标:

1.

了解《跑马灯》是温州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的形式之一。了解马灯的制作材料

和方法,体验少年儿童游艺——《跑马灯》。

2. 氛。

3.

认识串铃,学习串铃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作简单的伴奏。

学唱《跑马灯》歌曲,识读锣鼓谱并模拟演奏。感受由锣鼓音乐制造的喜庆气

教学重难点:了解《跑马灯》是温州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的形式之一。了解马灯的制作材料和方法,体验少年儿童游艺——《跑马灯》。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听锣鼓。

(2)讨论锣鼓音乐的作用。 2.学习锣鼓知识 (1)简介锣鼓音乐。

(2)感受、体验“走马锣鼓”。

(3)学习“走马锣鼓”。 3.认识“跑马灯”

(1)看录像《海疆雄风》。 (2)讨论“跑马灯”特点。 (3)学唱马灯歌。

(4)歌表演:小组自创自编,汇报表演。

第二课时 藤牌舞 教学目标:

1. 2. 3.

了解《藤牌舞》的起源和基本艺术特征,产生对瑞安民间舞蹈的兴趣。 在观看录像和图片中,初步掌握制作藤牌道具的方法,学习简单的藤牌舞动作。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藤牌舞》的起源和基本艺术特征,产生对瑞安民间舞蹈的兴趣。 教学过程:

1.

欣赏与体验

(1) 观看录像——瑞安春节期间的民间文艺活动。 (2) 出示《藤牌舞》造型、服饰、道具的图片。

(3) 小议:观看你了这段录像和图片后,你有神马感受?《藤牌舞》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藤牌舞》中最突出的是手中拿着道具藤牌,它是战争中的防御武器。 2.

道具制作——藤牌

(1) 出示藤牌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 (2) 学生制作。 3.

学与练

(1) 学习藤牌舞的基本步法和执牌法的基本步法——小跑步站“八字步”,双腿屈膝,上身微向前俯,用前脚掌小跑前进。

学习执藤牌法发:左下臂伸入藤牌背面的臂箍里,手紧握手柄。

(2) 学生手执藤牌,踩着基本步法小跑步在音乐《将军令》的伴奏下做着“攻城”演习。 4.

创作与表演

(1) 观赏舞蹈《盾》,注意各个场面。 (2) 分组讨论:各用什么方式来表演。

(3) 在《将军令》音乐背景下,分组表演自己所创作的设定情景。 (4) 分组表演,互相评价。 5.

第三课时 板凳龙 教学目标:

1. 2.

借助多媒体课件,感受温州舞龙民俗活动,了解地方文化。 体验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 小结

教学重难点:感受温州舞龙民俗活动,了解地方文化。 教学过程:

1.引入,激发兴趣

(1)简单介绍温瑞塘河上龙舟竞渡的盛况,端午那日,在温州各地都有龙舟竞渡,并“悬赏夺标”,俗称“划龙船”或“划斗龙”,温州方言里俗称“水龙”。

(2)揭题:龙是中国人民喜欢的神物,自古以来就是吉祥的象征,温州流传着有本地浓郁特色的“龙”的故事,每年不仅有端午节时的“水龙”,还有正月里热闹非凡的舞“板凳龙”呢,在温州方言里俗称“纸龙”。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纸龙——板凳龙”,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揭题板书:板凳龙。

(3)初步感知舞“板凳龙”(课件出示板凳龙的图片) 2.体悟“板凳龙”的文化底蕴 (1)古老的传说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板凳龙”的传说,现在,大家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生1:(拿起笔记)我搜集的故事是我从网上搜索到的。从前有一位以打卖草鞋为生的老人,收养了两女一男三个孙儿。某年春节,有钱人家的孩子舞龙灯,欢天喜地。三姊弟十分羡慕,回到家中后,聪明的小弟看到爷爷打草鞋用的长凳子,一端系着未打完的草鞋,活像一只龙头,就高兴地喊:“看这草鞋凳,活像一条龙!”两姊妹一看确实像,三个人就各举起凳子的一条腿舞了起来。他们舞得开心,村邻们发现后也觉得有趣,就领他们到街道上去舞。从此,“板凳龙”这个民间舞蹈便形成和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