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3cacf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e4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答案】(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加强 (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 (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4)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 【分析】

考察城市化相关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城市化的表现区域差异,对于去发展的影响生态脆弱区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治理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难度一般,基础知识考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

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从图乙可以看出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很多中等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如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国道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有材料可知,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城市人口比重较高。这些都是城市化的标志。

(2)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都是能源,因此该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如能源行业、也可以发展化工,尤其是重化工业,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和纺织等轻工业,该区草原广布,饲料充足,适合牛羊放牧养殖,可以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如炼乳等。 (3)既要面对生态破坏,又要防止环境污染问题。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黄河流域特殊的黄土层,以及夏季多暴雨的特点引发的水土流失,该区域发展重化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4)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具有示范作用。不同的区域,根据区域特色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和优化。从对外开放的作用来说,对于促进内陆地区的开发和开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内蒙古东西跨度广,邻国较多,有利于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 【点睛】拓展延伸: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由于具有不同的空间范围和城市数量,因而形成不同规模大小的城市群。城市群是一个大的区域增长极(或增长区),经济增长速度快,具有辐射带动效应。并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城市群也是一个“创新极”,创新能力很强,有利于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不同的区域,根据区域特色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和优化。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2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占36%。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

材料二 图甲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乙为“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

(1)该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 (2)分析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指出该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4)依据当地资源利用状况,为振兴该村经济可积极拓展的产业有____________。 【答案】(1)类型多样;以园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较少

(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3)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单一;农业衰退 (4)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 【解析】 【分析】

考察土地利用结构、立体农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该村土地利用结构可以从土地利用的类型以及土地利用方式两方面去谈。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村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农林以及交通和村庄建设各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园地和林地原地占有29.8%,耕地占的比重和他们基本持平,仅有29.9%,因次耕地相对较少。

(2)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的基本形式是在不同海拔发展不同的农业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多低山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容易产生水土流失,松林和竹林可以有力减缓水土流失,在相对低是较低的饭破处。茶园有利于排水,靠近河流地区,发展种植业,种植水稻,因此该空间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气候和水源。

(3)有材料一可知,该村70%的人外出就业,大多数都为年轻人,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留存的人口36%以上为老年人,人口老龄化严重,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产业结构单一,总产值与收入具有下滑趋势,因此农业衰退,经济衰退。

(4)根据当地的资源利用状况可以积极拓展产业:该地松林、竹林兼具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的木材加工产业,立体农业相对较典型,可以发展观光农业,农产品的销售,可以依靠互联网,进行网上销售,发展农村电商。

【点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通常要结合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尤其是特色农业、优势产业两方面进行回答。影响区域立体农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影

响因素,为地形,水源以及区域的气候特点。当该区域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是可以发展立体农业海拔较高处种植林木,缓解水土流失。较低的缓坡上种植经济林或者是茶叶,提高农民的收入。海拔较低处或者是河谷发展种植业,或者是养殖业、渔业。

【选做题】本题包括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30.阿拉伯海是北印度洋的一部分,面积约386万平方千米,是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图甲为“阿拉伯海海底地形图”,图乙为“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海底地形为_______,判断理由为_______。 (2)简析阿拉伯海成为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的原因。 (3)说明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4)乙海区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是_______,其危害有_______。 【答案】(1)大陆坡;深度较大,坡度陡

(2)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受周边陆地影响大 (3)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形成一个低温中心

(4)海洋石油污染 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发展;影响海滨旅游 【解析】 【分析】

考察海洋地理相关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海底的基本地形判断,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是有污染的危害以及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难度一般。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