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二级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8f71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c

合格的原材料,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场。

3)锚杆钻孔必须采用风动钻进,钻孔完成后采用高压风清孔。严禁用水钻钻进,严禁用高压水冲清孔。

4)锚孔孔位应按设计要求准确放置于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0.2m;锚孔斜角误差不得超过±2°;实际钻孔深度应比设计孔深大0.2m。 5) 锚杆孔内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注浆。

2.2 路面工程

2.2.1路面结构方案:

S317省道竹山县佑城至竹坪段改扩建工程面层施工,在老路、桥梁及隧道铺装沥青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在主线一般路段、平面交叉及主线高填纵向半挖半填路堤段,采用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在沥青混凝土表、下面层选用重交通道路沥青AH-70,在基层上设稀浆分层采用层铺法,沥青层之间设黏层采用乳化沥青,在铺筑沥青层前,基层上撒布透层油。 2.2.2路面施工方法:

(一)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及基层施工方法

为了使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能够优质高效按期完成,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指定地点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试验路段。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方法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我们将正式开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

(1)配合比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所用水泥和碎石要进行技术指标检验。按理论配比进行室内制件,当7天保水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提出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2)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①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集料粒径不大于31.5mm,集料级配应满足设计所列级配范围;水泥必须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

②下承层准备

a、在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应将下承层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保持表面整洁,并适当洒水湿润,使其符合规范及图纸规定。

b、下承层上的车辙、松软及其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位均应翻挖、清除,并以同类混合料填补,重新整形、碾压,并应符合压实度的要求。

③测量放样

在已修建合格的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曲线段每10m设一桩。 ④厂拌混合料

根据试验路段确定下来的配合比,将符合要求的材料由自动配料装置配好后拌和直到均匀,重点检查水泥剂量和控制最佳含水量。

⑤运输和摊铺

a、在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下承层上,按试验路段铺筑时确定的松铺系数摊铺混合料,摊铺前下承层表面应洒水湿润。

b、采用自卸汽车把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用稳定土摊铺机将混合料按要求的宽度和厚度均匀摊铺,在摊铺机无法工作的路段或部位,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人工摊铺。

c、在未经碾压的铺筑道上严禁任何车辆行驶。 ⑥碾压成型

a、混合料经摊铺、整平后,应即时在全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的方向应与路中线平行,直线段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到外侧,依次连续均匀碾压。碾压时按试验路段铺筑时确定的压实遍数,使全路段范围内均匀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

b、凡压实机械不能作业的部位,采用机夯进行夯实,并达到规定压实度。 c、在现场应按相关规定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定工地压实度。

d、按监理工程师选定的地点进行表面平整度和层厚度检验。凡超过规定允许范围者返工,直至达到规定标准。

e、任何未压实或部分压实的混合料未扰动地放置2小时以上应清除并更换,清除的混合料应废弃。

⑦养护

a、完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的基层一般养生期不少于7天,在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表面潮湿状态,并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或采用塑料薄膜养生。

b、在养护期内,如遇气温在5℃以下时,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冰冻。 c、在养生期间,施工车辆的通行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其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5km/h,车辆行驶应在该层全宽度范围内均匀行驶。

(3)施工控制要点:

水泥标号、碎石级配、配合比、摊铺厚度、宽度、压实度。 (二)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

(1)原材料必须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用料规格。

(2)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①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②生产配合比的设计阶段 ③生产配合比的验证阶段 (3)铺筑试验段,做好技术总结

通过铺筑试验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使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4)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5)混合料的运输 (6)沥青混合料摊铺 ①找平

面层均采用摊铺机并行摊铺,由于各结构层的矿料种类、质地及合成级配不同,对各层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不同,因此采用的找平方法也不一样。

②摊铺

(7)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是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施工过程中,上面层采取压实机械组合,并加了一台15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增加上面层的压实能力,以保证了上面层的铺筑质量。

碾压程序

沥青混合料各层的碾压成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

a、初压 主要为了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起稳定作用。由2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完成。静压、振压各一遍。振压用高频率低振幅,速度为3km/h,紧跟摊铺机,尽量少喷水,坚持高温碾压,一般初压温度在140℃~150℃左右。

b、复压 主要解决压实问题。开始复压温度应在100℃左右,通过复压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压实度。

c、终压 主要是消除压实中产生的轮迹,使表面平整度达到或超过要求值,碾压终了温度应不低于70℃。

经过终压后,由专人检测平整度,发现平整度超过规定时,应在表面温度较高时,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要求。

2.3 桥梁工程

秦古中桥位于十堰市竹山县S317竹山佑城至竹坪段改扩建工程上,桥址中心桩号为K20+388.5,设计为4×2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桥面连续,下部构造采用重力式桥台,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桥面宽度9.0m,长度92.0m。 2.3.1总体施工方法

桩基采用冲击钻成孔,钢护筒、泥浆护壁,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钢筋笼现场加工,分节制作,每节9-12m,井口连接采用单面搭接焊。

桥台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板,汽车起重机吊装,混凝土浇筑一次完成。 钢筋在钢筋棚中集中下料加工,现场绑扎成型。

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搅拌机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汽车吊浇筑。 20m T梁在桥梁预制场预制,沿架梁便道用运梁跑车运输至台尾,架桥机架设就位。 2.3.2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水中钻孔灌注桩桩基,采用填土筑岛围堰平台;陆上钻孔桩场地平整采用挖机整平,上放方木平台,直接成孔作业。

(一)施工平台与护筒 (1)施工平台

首先将台位处用土填平,清除场地杂物,填筑面积应满足钻孔及桥台施工作业需要。 (2)护筒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