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8农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8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93163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c

【答案】7、A 8、C

【解析】

7.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图中显示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情况为非洲东部的索马里等地由出口为主地区变为进口为主地区,马达加斯加由进口为主地区变为出口为主地区;非洲中部和西部变化较小,非洲北部基本无变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8.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影响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内市场的变化,中国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对非洲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中国与非洲距离遥远,所以A、B选项错误;非洲农业技术较为落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014江苏卷地理)《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技 D.水力资源 【答案】1.C 2.A

【解析】1、从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级狭,才通人,复行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可以得出该处周围高,内部地势平坦开阔,应为山间盆地,故答案选C。

2、“桃花源”环境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处于山间盆地,气候相对温暖,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与外界交流较少,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故答案选A。

1.从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可

(2014江苏卷地理)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1表

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1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

19-20题。

19.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A.洪泽湖周边地区 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 D.沿海地区

20.“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A.山地易排水 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 D.山地云雾多 【答案】 19、BC 20、AD

【解析】19、读左图可以看出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范围是年均温15—29℃,年降水量在1000—2000mm的地区,对照右图,可得出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太湖周边地区和沿江地区,故答案选B、C。

20、茶树生长环境要求地表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排水,但是又要求空气湿度较大,山东丘陵自然坡度有利于排水,山地迎风坡空气受地形抬升,容易形成云雾,有利于茶树生长,生产好茶,故答案选A、D。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2014海南卷)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图3)采用滴管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面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7.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8.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答案】9、A 10、D 11、B

【解析】6、土壤、光照、水分虽说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不到早熟。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因此只有A项正确。

7、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因此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8、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广人稀,机械化作业可缓解劳动力缺乏问题,B正确。

(2014大纲卷)39.(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种植棉花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国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10分)

材料三: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0C,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0C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图6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