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重点+名词解释+问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病原生物学重点+名词解释+问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c2384577232f60ddcca1c5

虫卵:采用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在肛周收集虫卵是最好的实验诊断方法,应在清晨排便前或洗澡前进行。

成虫:患儿睡后在肛周附近检获雌虫也可确诊,一般在入睡1~3小时后进行。 流行与防治

世界性,城市高于农村 ,集体生活的儿童感染率高。(生活史简单,虫卵发育迅速,感染期虫卵抵抗力强)

传染源:有蛲虫感染的人。

感染方式:肛门-手-口的自体外重复感染 通过虫卵污染玩具、用具间接经口感染 吸入空气尘土上的虫卵而感染。

讲究个人公共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烫洗被褥,用碘液清洗玩具1小时

常用药物: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噻嘧啶

第五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特征。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以血液为食,造成人体的慢性失血,引起钩虫病。 形态 成虫

虫体细小,长约1cm,活时半透明,肉红色,死后灰白色。 前端较细,背侧弯曲,有口囊(内有齿) 尾端 雌虫圆锥形,十二指肠钩虫-尾刺

雄虫膨大形成交合伞,内有肌肉性状的辐肋支持。细长可伸缩的交合刺1对 虫卵

形态:椭圆形,壳薄 ; 颜色:无色透明;大小:56~76μm×36~40μm;内含物:多个卵细胞,卵壳与细胞间有空隙。 生活史

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期幼虫) 成虫寄生:小肠

幼虫移行:肺钩蚴的迁延移行:十二指肠钩虫幼虫进入小肠前暂停发育,滞留于组织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入肠腔 致 病 幼虫:

1.钩蚴性皮炎(粪毒):丝状蚴侵入皮肤数十分钟,局部出现针刺、烧灼和奇痒感,见充血斑点或血疹,继而见小出血点、丘疹或小疱疹,即钩蚴皮炎。抓破后继发细菌感染,多见于足趾、足背、手背、手指间的皮肤。

2.肺部病变:幼虫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进入肺泡时,引起局部出血及炎症病变。患者阵发性咳嗽、血痰及哮喘,甚至大量咯血,畏寒、发热等,重者剧烈干咳和哮喘发作(1-2周) 成虫:

1、贫血:钩虫对人体最主要的危害。 慢性失血的原因:

①自身吸血,边吸边排

②分泌抗凝素,致使粘膜伤口渗血

- 25 - / 49

③常更换咬附部位,新旧伤口不断渗血 ④虫体活动造成组织、血管损伤 性质: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症状: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心慌气促、贫血性心脏病、劳动能力减弱。妇女停经、流产等。

2、消化道病变和异嗜症 3、婴儿钩虫病 诊 断

1、病原诊断 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钩蚴培养法

痰液涂片查钩蚴 2、免疫诊断 流 行

1.分布:广泛分布流行

十二:温带型,北方多见

美洲:亚热带及热带型,南方多见 大部分地区混合流行。 2.流行因素:

传染源:患者和带虫者

疫土:存在有感染期幼虫的土壤。人与疫土接触而感染。 食生菜、种水稻可致钩虫感染。

钩虫感染率最高的是半农半商的菜农。 学习目标:

1. 掌握班氏及马来微丝蚴的形态特征及鉴别要点。掌握丝虫生活史特点、致病及病原学诊断方法。了解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分布、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2. 掌握旋毛虫幼虫囊包形态。 掌握旋毛虫生活史特点、致病及旋毛虫病的临床表现。了解旋毛虫感染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3. 掌握绦虫一般形态特点。

授课内容: 第八节 丝虫

丝虫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一类线虫。人体寄生的丝虫在我国仅有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两种,由蚊传播,成虫寄生在淋巴系统,引起淋巴丝虫病。班氏丝虫的危害较马来丝虫严重。 形 态

成虫:两种丝虫成虫形态相似。乳白色,细长光滑。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2-3周,生殖系统单管型。雌虫大于雄虫,尾端钝圆,生殖系统双管型,子宫内成熟虫卵壳薄而透明,内含卷曲幼虫。阴门处幼虫伸直,卵壳伸展为鞘膜包被于幼虫体表,此幼虫称为微丝蚴。雌虫为卵胎生,直接产微丝蚴。

微丝蚴: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体内有圆或椭圆形体核,前端无体核处称头间隙。两种微丝蚴的结构鉴别要点:体态、体核、尾核、头间隙

感染期幼虫:又称丝状蚴,寄生于蚊体内。虫体细长,活跃。班氏丝状蚴平均长1.617mm,

- 26 - / 49

马来丝状蚴平均长1.304mm。 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

班氏微丝蚴 马来微丝蚴 体态

柔和,弯曲较大

硬直,大弯上有小弯

头间隙(长:宽) 较短(1:1或1:2) 较长(2:1) 体核

圆形或椭圆形,各核分开,排列整齐,清晰可数

椭圆形,大小不等,排列紧密,常互相重叠,不易分清 尾核 无

有2个,前后排列,尾核处角皮略膨大

生活史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途径:经皮肤

成虫寄生:淋巴管和淋巴结

马来丝虫 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以下肢为多

班氏丝虫 浅表淋巴系统和深部淋巴系统(下肢、阴囊等) 微丝蚴寄生:血液 (夜现周期性)

致 病 有关因素:

患者机体状态、感染程度、重复感染、继发感染 丝虫侵犯的部位

致病阶段:成虫、感染期蚴、微丝蚴 马来丝虫多侵犯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

班氏丝虫除浅部淋巴系统外,还侵犯深部淋巴系统,主要见于下肢、阴囊、腹股沟、肾盂等。

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

1、微丝蚴血症:潜伏期后血中出现微丝蚴,达到一定密度后趋于相对稳定,成为带虫者。患者一般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发热和淋巴管炎表现。

2、急性超敏及炎症反应:幼虫和成虫的代谢产物、分泌物,幼虫的蜕皮液,死虫及其分解产物等均可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及全身反应。急性期患者出现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

- 27 - / 49

皮炎,以下肢淋巴管常见。

(1)流火:逆行性淋巴管炎,发作时见一条红线自上而下离心性发展,下肢多见。

(2) 丹毒样皮炎:炎症波及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时,出现一片红肿,有灼热感,称“丹毒样皮炎”。多见于下肢小腿内侧及内踝上方。

(3) 淋巴结炎:常与淋巴管炎同时发作,常见于腹股沟及股部。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4) 班氏丝虫病,除有上述症状外,还可因成虫寄生在精索、附睾和睾丸附近的淋巴管引起精索炎、附睾炎和睾丸炎。

(5) 丝虫热:出现局部症状的同时,常伴有畏寒、发热。

3.慢性期阻塞性病变:淋巴管内出现增生性肉芽肿(中心为变性的成虫或微丝蚴,并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其周围被纤维组织包围),导致淋巴管部分或完全阻塞。阻塞部位以下的淋巴管内压增高,淋巴管曲张甚至破裂,淋巴液进入周围组织。 (1)象皮肿:淋巴管破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淋巴液聚于皮下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局部皮肤增厚,弹性减弱,变粗变硬形似象皮。多见于下肢和阴囊,也可发生在上肢、乳房处。

(2)睾丸鞘膜积液:多由班氏丝虫所致。精索、睾丸淋巴管阻塞,淋巴液渗入鞘膜腔。 (3)乳糜尿、乳糜腹泻、乳糜腹水:多由班氏丝虫所致。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阻塞,致腰干淋巴压力增高,使从小肠吸收的乳糜液回流受阻,经侧支流入肾淋巴管,进入肾盂从尿中排出,尿液乳白色,淘米水样。淋巴液亦可流入肠腔、腹腔出现乳糜腹泻、乳糜腹水。

⑷隐性丝虫病:也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为Ⅰ型超敏反应。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咳嗽、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u 马来丝虫多寄生于浅表淋巴系统,主要在四肢,尤以下肢淋巴管、淋巴结炎及象皮肿多见。

u 班氏丝虫除寄生在浅表淋巴系统外,还在深部淋巴系统,引起精索、附睾及睾丸的急性炎症、鞘膜积液、乳糜尿等。 诊 断

1.病原学检查:从外周血液、乳糜尿、体液中查微丝蚴及淋巴结活检成虫可确诊。

(1)血检微丝蚴 :微丝蚴具有夜现周期性,采血时间应以夜间9时至次晨2时为宜。 方法: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法、海群生白天诱出法。 (2)体液和尿液查微丝蚴:离心沉淀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3)成虫检查法:淋巴结或肿块中抽取或活检。 2.免疫学诊断:检测抗体,检测抗原。 流 行 1.分布:

? 班氏丝虫:世界性分布,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在我国流行于山东及其以南的17省市。

? 马来丝虫:仅见于亚洲。在上述17省市中除山东、台湾均有流行。 2.流行环节与流行因素

? 传染源:血中带有微丝蚴的病人和带虫者 ? 传播媒介:蚊类

班氏丝虫―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马来丝虫―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 影响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温度、湿度、雨量、地理环境,我国5~10月气温高、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有利于蚊媒的繁殖和丝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因而是丝虫病感染的主

- 28 - / 49